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B. 傅雷教育儿子傅聪的信条是:先为人,次为钢琴家,再为音乐家,终为艺术家。
C.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D. 傅雷夫妇的骨灰安葬在家乡上海浦东,墓碑正面镌刻着傅雷家书中名言,这句名言是: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2、《安塞腰鼓》一文,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陕北人民具有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
C.安塞腰鼓的特点是伟大、雄浑、粗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D.文章以陕北人民的性格特点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3、下面句子强调“科学技术”且情感表达最强烈的一项是
A. 科学技术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它揭开一个个自然之谜,把古人美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B. 它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它揭开一个个自然之谜,它把古人美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它是科学技术。
C. 科学技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揭开一个个自然之谜,把古人美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D. 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揭开一个个自然之谜,把古人美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的是科学技术。
4、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 。
B. 为了改变交通拥堵的现象,我校组织部分老师担任交通疏导员,拥堵现象便戛然而止了。
C.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千姿万状,惟妙惟肖。
D.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苏轼
麻叶层层檾①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②。
垂白杖藜抬醉眼,捊青捣麨③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注)这首词作于苏轼任徐州知州时。①檾(qǐng):俗称青麻可制麻袋或绳子。②络丝娘:本为虫名,此处代指缫丝的妇女。③捊青: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麨(chǎo):用麦子制成的干粮;④软:吃饱。
词的上片写了什么农事活动?“问言豆叶几时黄”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3)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4)王安石在《子美画像》诗中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王安石的话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记》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彩艳丽,描绘出桃花源的绝美景色。
7、名著阅读。阅读下面一段书信,回答文后问题。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
这段文字选自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的名著《_____ 》,是______写给儿子__________的,这是一部 _____集。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谁能脱口叫出你的芳名
张丽钧
①“操场那边有一棵不知名的树,开红色的花,我们管它叫‘高考花’,因为它一开花,就要高考了;西门旁边长着一片绿色的低矮植物,开白色的花,我们管它叫‘开学花’,因为它一开花,就要开学了……”这是高二一个才女写的作文。头一回看到有人为花取这样的“绰号”,忍不住笑了起来。但笑过之后,又忍不住想跟作者说:“你为什么竟舍不得走到那些植物跟前,去看看标牌上标注的它们的芳名呢?”这样想着,红笔就分别在“红色的花”、“白色的花”处画了圈,扯至页眉,郑重书曰:合欢花!玉簪花!
②我友之子果果,三岁时,即能准确无误地指认出大街上跑的30多种车,还能够分辨出20多种不同牌子的空调。但是,没有人教果果认识身边的花草树木。
③去一家苗圃选花。被告知那些花木分别叫“金娃娃”“富贵竹”“招财草”“元宝树”“摇钱树”“发财树”……我呆了。它们原本都不叫这名字的,是时代赋予了它们这金光闪烁的名字。我想知道花木的感受。它们接受这名字吗?不接受的话会选择怎样的抗议方式?
④只要听到一声鸟啼,我就会问自己:“这是什么鸟呢?”我曾经跟一个爱鸟成痴的朋友说:“你开一个网站吧,就叫‘鸟啼网’,网友随便点开一种鸟,就能听到它的啼鸣。”——我多么渴望有这样一个网站呀!我的家乡有一种鸟,叫声响亮而悲切,外祖母管它叫“臭咕咕”,母亲管它叫“野鸽子”,妹妹说老师讲那是“斑鸠”,有个朋友肯定地说那是“大杜鹃”……真恨不得飞上树梢,脸对脸亲口问问那咕咕啼鸣的鸟:“亲,你究竟叫什么名字?”
⑤“花非识面常含笑,鸟不知名时自呼”。莫非,那苏轼也曾有过我这般的困惑纠结?看到不认得的花,问它:你是谁?咱们未曾谋过面哦,却为何对我这般笑脸相迎?听到不知名的鸟鸣叫,就猜:它一路呼唤着的,即是自我芳名了吧?——布谷不就痴情自呼吗?鹡鸰不就痴情自呼吗?
⑥在迁西县城见过一只神奇的鹩哥,小东西居然会惟妙惟肖地模仿警笛声!被囚笼中的它,旁若无人“呜儿——呜儿——”地鸣着警笛,围观者愈众,它鸣得愈亢奋。我以为我是懂它的——它只是在跟自己逗闷子,而不是像有人所说的那样在抖威风。
⑦永远忘不了在梵净山看到的一块警示牌,上面赫然书曰:“我们并不是这里的主人……”是啊,与人类的到来时间比较起来,草木来得更早一些,鸟兽来得更早一些。我们没有理由以“主人”自居。当我们以“过客”的身份来到这里,理应向“主人”致意,学会轻声对它们说:“谢谢你在这里耐心等我。”
⑧孔夫子说得好:“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我看来,鸟兽草木之名,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别名。万物间有千千结。当我们怀着一颗傲慢到跋扈、轻鄙到无视的心走过鸟兽草木时,我们已经对它们构成了“软伤害”;而这种“软伤害”带来的痛,迟早要蔓延到我们身上。
⑨有人说:叫出一个人的名字,是对那人别样的赞美。那么,对于鸟兽草木呢?谁能脱口叫出它们的芳名?谁还怀有脱口叫出它们芳名的热望……。
【1】文章结尾说:当我们怀着一颗傲慢到跋扈、轻鄙到无视的心走过鸟兽草木时,我们已经对它们构成了“软伤害”,这种软伤害具体表现在哪些事上,请依次填空。
(1) ;
(2) ;
(3) ;
(4)众人围观鹩哥鸣叫。
【2】联系上下文,品味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真恨不得飞上树梢,脸对脸亲口问问那咕咕啼鸣的鸟:“亲,你究竟叫什么名字?”
【3】揣摩第⑧段划线句子的意蕴。
在我看来,鸟兽草木之名,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别名。
【4】对待自然的态度,古人说:人定胜天;严春友说:敬畏自然;周国平说:顺应自然;本文作者说:向“主人”(自然)致意。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观点。
9、写作。
“时光”是指时间间隔,即一段时间中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每个人的生命中,总有一个“你”,温暖着我们的一段“时光”。
请以《你温暖了我的时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等信息。(2)书写认真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