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海东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词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

A.美术馆的画展开幕了,画家们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B.为了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领导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江苏卫视最近热播的《最强大脑》让观众大呼过瘾,来自世界各国的高手在节目中展现出的高智力让观众叹为观止。

2、下列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A.第一节“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象地写了秋风之肆虐。

B.第二节,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第三节,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第四节“安得”三句借景抒情,表现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达了作者美好的愿望和博大宽广的胸怀。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故地重游,物是人非,与之有关的旧记忆还是不期然地纷至沓来

B.这是一块令人惊诧不已的未知领域,它可以引导你进入名副其实的奇妙乐园。

C.这幅画已破损严重,简直是不修边幅,一点美感都看不出来。

D.站在高楼俯看那毕大桥,桥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颇有大都市的盛况。

4、下列词语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人情事故 消声匿迹 名符其实

B.厉厉在目 接踵而至 安营扎寨

C.怒不可遏 振耳欲聋 相辅相承

D.不修边幅 格物致知 如鸣珮环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翩翩两骑来是谁”“骑”应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心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2)蒹葭凄凄,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  

(3求之不得,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__ 。(《关雎》))

(4)____________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船头坐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佛印居右(魏学洢《核舟记》)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请将下列人名、图片与情节事迹依照相关性用直线连接

燕青   林冲 朱仝

 

 

雪夜上梁山   误失小衙内   智扑擎天柱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曹杰的《相遇》,完成下面小题。

①大年夜,阿志收起白大褂,走出中心医院的大门,心里一阵凄凉。

②正要将手机装回兜里时,铃声响了起来,阿志看了一眼,心中一阵激动,接上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妈好一点了吗?今天急诊的人比较多,现在才吃上饭,趁着这个空给你打个电话。”“没事,妈好多了,她说她在电视里看到你了,虽然隔着厚厚的防护服,但是你的声音她听得出来!她还夸你是最美的逆行者,我们……”没等阿志说完,电话那头一阵急促的救护车声传来,电话挂了。

③阵阵江风吹来,阿志心中有种说不出的隐忧。作为一位有着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从妻子那异常沙哑沉重的声音中,他已经感受到了妻子极度的疲惫和虚弱。此刻,他迫切地想和她奋战在一起。

④走着走着,阿志回到了家中,“回来了?橙子给你打电话了吗?她怎么样?”母亲一边包饺子,一边望着略带沮丧的儿子。“刚打了,她还让我代她向您问好,江城任务非常繁重,我感觉她很疲惫。”关于妻子的情况,阿志没敢说得太重。但是他知道,以母亲的敏锐,她也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母亲沉吟了一会儿,说:“过年了,下饺子吧,过了年春天就不远了!”

⑤“吃完这顿饭,明早我就去你妹妹家了!你也去江城吧,离橙子也近一些!彼此有个照应。”母亲平静地说道。阿志放下了筷子,说道:“妈,院领导知道你的健康状况,必须要有人陪!再说,我去江城也没法照顾橙子,那边的医疗任务很重。”母亲慈祥地看着阿志,微笑着说:“知子莫若母,你的秉性我最清楚,我会照顾好自己的。”阿志没再说些什么。

⑥第二天到医院,院长把阿志叫到办公室,将一张情况说明书递给了他。那方正的文字是母亲的笔迹,说明书里母亲对院方的照顾表示了感谢,同时对自己去女儿家小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并表达了希望儿子支援江城抗疫的想法。捧着母亲亲笔写的情况说明书,阿志心中满是感动。他再次递上了准备已久的请战书,按上了红手印。走出院长办公室,阿志如释重负。

⑦他再次拿出手机,给妻子发去了一个短信:“方便时回个电话,有好事相告!”随后他把手机铃声调到最大,一边收拾衣服,一边静等着妻子的电话,心中一阵阵激动。

⑧过了很久,他终于听到了期待已久的铃声。他说:“橙子,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是不是院里也批准你来支援江城了?”橙子的回答十分平静。阿志愣了一下,他接着说道:“你只猜对了一半,我不仅去支援江城抗疫,而且我们还分在同一家医院,我们马上又可以并肩战斗了!”电话那头,橙子沉吟了一会儿,声音有些嘶哑地说道:“当初院里不让你来,是因为咱妈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我们家有我在这就可以了,你暂时别过来吧。”“是妈找的院领导递交了情况说明书,她现在在我妹那里住着,放心吧,没事的!”阿志兴奋地说道。橙子似乎并没有那么兴奋,她冷静地说道:“那你还是去别的医院吧,我们在同一家医院不好,会影响工作的!”“你们那所医院最缺医生了,所以我们院才对口去那里的。这个时候怎么能挑肥拣瘦。”阿志略带愠色地说道。事已至此橙子没再说什么,只是嘱咐他多带冬衣,注意保暖。

⑨怀着期待,阿志也成了一名逆行者,和同事们一起来到了江城。这里是他当年求学的地方,黄鹤楼、东湖水、樱花园,都曾留下他和橙子美好的青春记忆。曾经的繁华,如今的清冷,让阿志觉得熟悉陌生

⑩他想单独见一下橙子,但是看着繁忙的医院,最终还是决定算了,反正在工作中一定会遇到的。做好了防护之后,阿志随即投身到了工作之中,在查看确诊病例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阿志不禁心头一冷。他迫不及待到了那间病房,隔着厚厚的玻璃,一位病人做了一个单手比心的动作。刹那间,酸涩的雾气弥漫在阿志的护目镜上。

1根据全文内容,按要求填写下表。

情节

阿志的心理

与橙子第一次通话后

隐忧、迫切

感动、轻松

与橙子第二次通话

酸楚、悲伤

 

 

 

2按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1)请分析第⑩段划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他迫不及待到了那间病房,隔着厚厚的玻璃,一位病人做了一个单手比心的动作。

(2)第⑧段中的划线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3结合选文,分析母亲这个人物形象。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和本文第⑨段的划线句,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

链接材料中加点的词和本文第⑨段划线句中加点的词都看似矛盾,实则另有深意。请说说你的理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按要求作文。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李兰娟院士的一段话刷屏:“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不要让年轻人一味追崇演艺明星,他们是强不了国的。”“国家的兴衰要靠科技、教育、医疗,所以要树立全民崇尚医生、科学家、教师、军人,是他们在支撑民族脊梁。”同学们,在这次席卷全国的疫情和居家隔离的日子里,你有没有认真思考,谁才是真正的“全民偶像”?

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题目进行写作。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书写字体规范,卷面整洁;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