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如图)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细菌,以死亡的和正在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它也是某些食物(主要是鲜奶产品)中的一种污染物,能引起严重食物中毒。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人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杆状细菌
B.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属于真核生物
C.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在土壤中是一种腐生菌
D.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2、地球上千姿百态的动物,它们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珊瑚虫的分泌物可以构成珊瑚礁,形成岛屿,加固海岸
B.水蛭的唾液中可以提取出蛭素,可用于生产抗血栓药物
C.眼镜蛇、银环蛇、竹叶青等蛇能伤人,但蛇毒也能治病
D.老鼠身上有大量的病原体可以传染人类,应将鼠类彻底消灭
3、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简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B.碳元素以无机物的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中流动
C.生物群落中的碳都是通过①②③过程进入无机环境中的
D.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大气中的CO2通过④过程进入生物群落的量是相对稳定的
4、餐桌上美味的金针菇属于真菌,发霉的面包上灰色的霉菌也是真菌。它们都没有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核
B.细胞壁
C.液泡
D.叶绿体
5、玉米是单性花,雌雄同株植物。自然状态下的玉米可以同株异花传粉(如Ⅰ),也可以在植株间相互传粉(如Ⅱ)。已知玉米的高茎(D)和矮茎(d)为一对相对性状,自然状态下,将纯合高茎玉米和矮茎玉米间行种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茎植株所结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均为高茎
B.矮茎植株所结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均为矮茎
C.传粉方式Ⅰ产生的子代部分是纯合的
D.传份方式Ⅱ产生的子代部分是杂合的
6、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从1993年开始,每年的5月22日被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以丰富生物多样性
B.要做到开发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并举
C.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稀遗传资源
D.建立自然保护区,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实行依法保护
7、以下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些小动物,其中属于昆虫的是( )
A.
B.
C.
D.
8、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
A.飞蛾扑向光源
B.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C.老虎在领地边缘撒尿
D.猴首领发现敌情发声警告
9、沙眼和急性结膜炎是常见的传染性极强的眼病,发病部位通常在( )
A.角膜
B.结膜
C.虹膜
D.视网膜
10、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步骤通常是( )
①配制培养基②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③接种④高温灭菌
A.①④③②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②③
11、下列对骨骼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分别固着在不同的骨上
B.骨骼肌两端的肌腱分别固着在同一块骨的两端
C.骨骼肌中密布大量的血管和神经
D.骨骼肌有接受刺激产生收缩的特性
12、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下列关于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声波能引起鼓膜振动
B.听小骨与身体的平衡有关
C.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D.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咽相通
13、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与毛细血管实现物质交换功能相关的是( )
①数量多,分布广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③管腔小,血流速度慢④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最近几十年,几乎每年都有一种或几种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加剧
B.动物天敌过多
C.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
D.各种疾病流行
15、深圳东部海域出现了一种“瓶盖”状生物,身体呈圆盘状,体表具有许多分散刺细胞群,有口无肛门,据此推测该生物为(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软体动物
16、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具有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
A.恒温动物氧气消耗量少
B.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C.恒温动物体型更大
D.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的变化
17、有“鸽子树”之称的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是( )
A.银杏
B.水松
C.珙桐
D.银杉
18、下列动物中哪一个是真正的鱼类( )
A.墨鱼
B.草鱼
C.章鱼
D.鱿鱼
19、下列关于软体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软体动物大多生活在水中
B.有柔软的身体,大多用鳃进行呼吸
C.乌贼的内壳可以做中药材
D.河蚌、扇贝、水母都属于软体动物
20、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各地都有大量的人得血吸虫病,关于血吸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营自由生活
B.生殖器官发达
C.身体呈两侧对称
D.有口无肛门
21、鸟类的体表被覆_______,前肢特化成______,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_______,体温__________。
22、⑴(_______________)是最大的动物类群。
⑵目前已命名的(_______________)是动物界第二大类群。
⑶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由脊椎骨形成的(_________),把动物分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3、长骨多呈管状,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骨膜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血管为骨组织提供_____。________里面终生存有红骨髓。骨髓主要位于骨髓腔中,幼年时呈_______色具有_________功能;成年后转变成_________,失去________功能。
24、生物圈中的_______是一个漫长的自然过程,但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________破坏,使动物物种的灭绝速度逐渐_____。
如______和_________在我国境内已经绝迹。_______自2002年后再也没有发现它的踪迹。
25、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个体的___________和种族的___________,而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6、昆虫的发育分为两种方式,即 和 .
27、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全部安全顺利出舱,正在进行重力再适应,约12000颗种子同时搭乘神舟十三号一起返回地球。图甲所示的是根尖的结构,图乙~图丁分别表示某一植物的一段枝条、枝芽(纵切)、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纵剖)示意图,据图回答:
(1)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由图甲中的[ ]____________吸收的,然后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
(2)图乙中的[3]是由图丙中的[ ]____________发育来的,也是由丁图中的[ ]____________发育来的。[4]是由图丙中的[ ]____________发育来的。
(3)图丁中的10、11、13、14合称为____________,它是新植物的幼体。神舟十三号带回的种子在萌发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 ]____________,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____________。
28、脊椎动物主要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9、乌贼俗称墨鱼,但不是鱼,而是_____动物,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和有_____等特征.
30、细胞分裂时,_____通过复制,数目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分裂前后_____的稳定。
31、请将下列生物与适合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并将相应内容序号写在生物名称前的括号内
32、我们看到的蛋用鸡、肉用鸡、观赏鸡,它们都属于不同的物种(____)
33、下图为几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根据体内有无___,可以将ACD和B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动物A呼吸器官是___,动物 B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
(3)C适于飞行的内部生理结构特征有(写出1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动物D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_______,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5)图中所示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______(填字母),这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6)F与E相比较,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___________。
(7)E是_____结构图(写具体的霉菌类别),其在电镜下的照片的颜色主要来自于___的颜色,其形态为扫帚状。
(8)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新型冠状病毒像王冠,请问上图中新型冠状病毒结构最相似的生物是_____(填字母),它们的结构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34、下图是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的示意图(A、 B、 C、 D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________(填字母)可代表生产者。
(2)从功能上分析,D所代表的生物类群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
(3)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4)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腐生的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中的________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________,这些物质又可被生产者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