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资阳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笑(shàn) 炙人口(kuài)  息万变(shǔn) 相形见(chù)

B. 骂(chì)  安然无(yànɡ)  风雨顺(tiáo)然一新(hàn)

C. 口(yì) 稍纵即(shì) 情于中(yù) 呱坠地(guā)

D. 徨(páng) 喋不休(dié)   骇人听闻(hài)   义愤填(yī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学习和复习,是用以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B.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C.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车匪行劫,许多乘客怒不可遏,挺身和车匪搏斗。

D.比亚迪耗时5年研发出全新设计的跨座式单轨“云轨”产品,一经落地,订单纷至沓来

3、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极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信100多封,表现了傅雷严厉、尽责同时不乏爱心的父亲形象。

B.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作品。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世界哲学史发展的历程。它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C.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朱光潜先生专门写给大学生的。它以书信的形式,和大学生探讨读书、习俗与革新、金钱与道德、升学与专业、参与社会运动,以及人生烦恼与乐趣等话题。

D. 作家叶尔绍夫评价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散发着那个带传奇色彩的时代急风暴雨的气息,传达了那个时代的气氛,再现了当时的战斗、痛苦和希望。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玉龙雪山矗立在蓝天下,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

B.要上课了,正在打篮球的同学们戛然而止

C.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文学常识填空。

白居易,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卖炭翁》描写了卖炭翁劳动果实被掠夺的遭遇,揭露了当时一种残酷的剥削方式——“________”的罪恶。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请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1)《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________________的家信,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最具代表性的有巴尔扎克的______________,罗曼·罗兰的____________

(3)《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傅雷教育儿子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荣辱感。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家”。

(4)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_________

A.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B.随遇而安

C.艺术上要取得成就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

竺可桢

①我国古代相传有两句诗:“花如解语应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但现在看来,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它们自己的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它们的本质。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就在于了解这种本质,使石头和花卉能说出宇宙的秘密。正如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所指出的那样,杏花开了,好像它传语农民赶快耕土;桃花开了,好像它暗示农民赶快种谷子。春末夏初布谷鸟来了,农民知道它讲的是什么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从这一角度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从而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②明末的学者黄宗羲说:“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月、露、风、云、花、鸟之在天地间,俄顷灭没,而诗人能结之不散。常人未尝不有月、露、风、云、花、鸟之咏,非其性情,极雕绘而不能亲也。”换言之,月、露、风、云、花、鸟乃是大自然的一种语言,从这种语言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本质,即自然规律。而大诗人能掌握这类语言的含意,所以能编为诗歌而传之后世。

③唐白居易十五岁时,曾经写过一首咏芳草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人顾况看到这首诗,大为赏识。一经顾况的吹嘘,这首诗便被传诵开来。这四句古诗指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是芳草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第二是这循环是随气候转移的,春风一到,芳草就苏醒了。

④在温带的人们,经过一个寒冬以后,就希望春天的到来。但是,春天来临的指标是什么呢?这从许多唐、宋人的诗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李白诗:“东风已绿瀛州草,紫殿红楼觉春好。”王安石晚年住在江宁,有句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宋洪迈《荣斋续笔》中指出:王荆公写这首诗时,原作“春风又到江南岸”,经推敲后,认为“到”字不合意,改了几次才下了“绿”字。李白、王安石他们在诗中统用“绿”字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到如今,在物候学上,花木抽青也还是春天重要指标之一。王安石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能说明物候是有区域性的。若把这首诗哼成“春风又绿河南岸”,就很不恰当了。因为在大河以南开封、洛阳一带,春风带来的象征,黄沙比绿叶更有代表性。

⑤唐宋诗人对于候鸟,也给以极大注意。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在西南是杜鹃,在华北、华东是布谷。如杜甫晚年入川,对于杜鹃鸟的分布,在《杜鹃》诗中说得很清楚:“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⑥南宋诗人陆游,在七十六岁时作《初冬》诗:“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这证明陆游是留心物候的。他不但留心物候,还用以预告农时,如《鸟啼》诗可以说明这一点:“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陆游可称为能懂得大自然语言的诗人。

⑦我们从唐宋诗人所吟咏的物候,也可以看出物候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换言之,物候在我国南方与北方不同,东部与西部不同,山地与平原不同,而且古代与今日不同。为了了解我国南北、东西、高下不同,古今时间不同而有物候的差异,必须与世界其他地区同时讨论,方能收相得益彰之效。

(选文有删改)

【1】作者从唐宋大诗人的诗中发现了物候变化的哪些规律?

【2】下面第①段中的两句说法矛盾吗?为什么?

(1)石头和花卉虽没有声音和语言,却有一套结构组织来表达其内在性质。

(2)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

【3】下面的语段应放在第 段和 段之间,为什么?

物候就是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对于物候的歌咏,唐宋大诗人是有杰出成就的。

【4】结合课文内容,比较《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与《大自然的语言》两篇文章的标题,你更欣赏哪一个?说说你的见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以“好久不见”为题写篇文章,书写你心中的故事,抒发你想要抒发的情感。

要求:字迹工整,文面清晰。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和姓名,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