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琼海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内容包括“风”“雅”“颂”三部分,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B. 《灯笼》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并升华为对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和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

C. 鲁迅的《社戏》一文,回忆了作者童年时在外婆家的美好往事,刻画了一群淳朴友爱的农家孩子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D. 《时间的脚印》多处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可以记录时间以及怎样记录时间。

2、下面句子大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虽有佳肴》)

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B.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北冥有鱼》)

当它发怒起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在天边的云。

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一定的了。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那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它的源头。

3、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xuàn) 诬蔑 (qiánɡ) 挑拨离间

B.怀(miàn) 荣誉 剥(xuē) 袖手旁观

C.(zhuō) 枯燥 (yín) 不修边幅

D.(mò)   关键 (zhì) 相辅相成

4、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suī)   迄今  阴(huì) 触目伤怀

B. 清(chéng)  琐屑  如(pì)   俯首帖耳

C. (gòu)   惨淡  沌(hùn) 沁人心脾

D. 唐(tú) 交御  怅(chóu)  见利忘意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古诗鉴赏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诗的颔联、颈联写出了环境____________的特点,“空人心”的意思是指禅院的景色使人内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填空。

(1)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诗经·周南》)

(4)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蒹葭《诗经·秦风》)

(5)________________ ,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

(6)_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

(7)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8)贫贱之知不可忘,_______________ 。(《后汉书·宋弘传》)

(9)为山九仞,_______________。(尚书·旅獒)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一

(1)他像醉鬼一样东摇西晃,双腿打颤,走向车站。他发着高烧上工已经很久了,不过他觉得今天烧得比往常厉害。

吞噬生命、削弱全队战斗力的伤寒也向(A)进攻了。但他那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接连五天,他都打起精神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爬起来,和大家一起去上工。

(2)“好姑娘,你别担心,我可不会这么容易就进棺材的。我还要活下去,哪怕有意跟那些医学权威的预言捣捣蛋也好嘛。他们对我病情的诊断完全正确,但是写个证明,说我百分之百失去了劳动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走着瞧吧!”

1以上文字出自______(作者)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_》。选文中“(A)”处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你对作品的阅读,你能读出“他”具有哪些精神品质?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1)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前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2)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3)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在通常条件下,这也需要数百万年。

(4)如果你把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这种变化加快。增温可以增加原子的能量,使它们之间能够相互分离,返回到原始状态。因此,如果在850 ℃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5)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它们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6)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另外,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7)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在这种情况下,它可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事实上,在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

(8)那么,你可能会说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9)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研究了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岩层的年龄为6500万年,因此可以追溯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10)他们在1989年3月1日宣布,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即核磁共振和X光衍射,他们确实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11)这种情况显示,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这些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那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1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斯石英”,“斯石英”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成二氧化硅。

B.温度升得足够高,就可使碳原子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碳的趋势的这种变化加快。

C.亚里桑那大学的麦克霍恩和几位合作者利用测试固体物质中的原子排列的现代技术,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D.在6500万年以前曾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的斯石英在沉降之前曾被溅到了平流层中。

2“金刚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简答。

3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①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

②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4选文第(4)段括号中的话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简答。

5选文第(7)段 “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句中加点词语“似乎”与“肯定”是否矛盾?应该如何理解?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根据以下要求,以“感谢这一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2)不得出现个人或学校的真实信息。(3)不得套作或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