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万宁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真正的强者,如水般柔软,海纳百川,能坦然地面对苦涩,也能随时准备迎接生活中的甜。在人生漫长的旅程中,唯有保持一颗柔软心,才能具有愈发坚韧、持久的生命力。

A.“如水般柔软,海纳百川”一句中的“,”应该改为“、”。

B.文中“海纳百川”“愈发坚韧”分别是主谓短语和偏正短语。

C.文中“强者”“苦涩”“坚韧”都是名词。

D.“真正的强者,如水般柔软,海纳百川,能坦然地面对苦涩,也能随时准备迎接生活中的甜”,这句话的主语是“强者”。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分崩离析 人情事故 目眩神迷 天衣无缝

B.挑拨离间 消声匿迹 不知所措 轻歌曼舞

C.格物致知 阳奉阴违 行将就木 接锺而至

D.袖手旁观 自圆其说 震耳欲聋 世外桃源

3、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A.jiǎo)洁 )散 duó)步 销声迹(

B.zhān)  闭)然   装)作样

C.tián)静 kàng)奋 幽qiǎo然而止(jiá

D.hái) 砂jūn)裂   风雪途(zài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在听老师讲课时,应尽量避免讲小话。

B. 我国人工栽培山茶花的历史大约有三百年左右。

C. 洱海保护“七大行动”实施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D. 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诗歌鉴赏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①据孙洙《唐诗三百首》介绍,本诗为盛唐时期张旭受陶渊明《桃花源记》启发而作。②矶:水边突出的岩石。

1“石矶西畔问渔船”中的“问”字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2本诗与《桃花源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诗文名句积累。

(1)阡陌交通,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_________,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3)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式微》)

(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_________。(《关雎》)

(5)蒹葭苍苍,________。(《蒹葭》)

(6)青青子衿,_________。纵我不往,__________?(《子衿》)

(7)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对偶句描绘洞庭湖雄伟壮观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根据《沙乡年鉴》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阅读任务单。

《沙乡年鉴》阅读任务单

阅读层次

阅读策略

阅读任务(部分)

阅读记录

检视阅读

略读浏览

依据内容,推断本书取名为“沙乡年鉴”的原因

分析阅读

评价质疑

利奥波德说“所有对这种原始状态的保护都是弄巧成拙”,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本书内容进行阐述。

 

主题阅读

拓展联读

从《沙乡年鉴》走向“自然文学”的主题阅读。阅读《瓦尔登湖》《寂静的春天》

/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防护服能否兼顾安全与舒适

①庚子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一线医护人员被防护服浸湿头发、衣裤,被口罩勒破脸颊的照片,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不少医护人员也表示,“每天最放松、最舒服的时候,便是脱掉防护服的时刻。”这让医用防护服这种小众产品引起大众广泛关注。那么,是否有办法解决这种困扰,让防护服兼顾安全与舒适呢?

②据专家介绍,目前疫情中广泛应用的医用防护服,一般包括隔离、过滤、亲肤三层。根据使用寿命,防护服可分为一次性、可多次使用、可重复使用三类。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一次性防护服。

③对于可多次使用和可重复使用防护服来说,舒适性是着重考虑的指标。而一次性防护服设计的初衷是短期使用,一般不超过两个小时,是为了解决医护人员做一次手术、护理一两位病人或临时进入传染病房的需要而设计的。因穿着时间短、利用率低,人们在生产制造时并未考虑其防护兼顾舒适性、耐磨性、洗涤消毒之后的稳定性等问题。因为如果把这些指标都加进去,会大大增加制作成本。

④由于此次疫情暴发快、范围广,物资短缺,医护人员的一次性防护服不得不穿4-6个小时,甚至为了提高利用效率,有时连续穿着一个工作周期,还要进行高强度工作,不仅舒适性差,安全性也受到影响。

⑤既然一次性防护服无法满足医护人员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需要,为什么不提供可多次使用或重复使用的防护服呢?

⑥对此,专家介绍,这是因为目前我国只有一次性防护服的技术标准,没有可多次、重复使用的技术标准。而只有有了标准,才有可能进行规模化生产,从而纳入国家采购渠道或应急物资储备渠道,减少类似突发事件中应急防护物资短缺造成的损失。

⑦防护服的短板还体现在领域细分方面。除医用防护外,还有化学防护、生物防护、生化防护、核防护等,不同场景和环境下,对其性能要求也不同。

⑧据浙江蓝天海纺织服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明青介绍,公司目前有生产多次、重复使用防护服的材料。但难点在于防护服的加工工艺,如何保证其防护性、高温灭菌洗消后的稳定性等。

⑨此次疫情给防护材料研究指出了新方向。如防护服想要穿着舒适的话,其排汗性一般来说要达到4kg/m2/d,而运动员穿的衣服,其透水性可达10kg/m2/d,如果将同样的材料、结构用到防护服上来,是不是能够达到要求?再比如口罩的材料,如果能研发出恒应力的材料,在一定范围内,不管怎么拉,受到的力都相同,就会减少对医护人员脸部的伤害。

⑩中国创造需要在细节上进行突破,有很多小创新、大市场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做。

(选自《中国科学报》2020-03-17  作者:刘如楠 有删改)

1阅读全文,思考回答“目前,防护服能否兼顾安全与舒适”?为什么?

2阅读第③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而一次性防护服设计的初衷是短期使用,一般不超过两个小时,是为了解决医护人员做一次手术、护理一两位病人或临时进入传染病房的需要而设计的。

3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⑨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再比如口罩的材料,如果能研发出恒应力的材料,在一定范围内,不管怎么拉,受到的力都相同,就会减少对医护人员脸部的伤害。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一场疫情的突然到来,使我们所有人都猝不及防地度过了一个不平常的春节,当然我们学生一族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漫长的一个寒假。在这次疫情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请以“一场疫情给我带来的 ”为题,写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①自主选择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