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益阳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沙(lì)        (hè)        泽(zhāo)     然起舞(biān)

B.裂(jūn)       默(xián)     (ǎi)        天衣无(féng)

C.两(xī)        准(miáo)   (mò)       声匿迹(xiāo)

D.然(qiāng)        子(méi)   零 (diāo)海石烂(kū)

2、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这表明植物也有造血功能。

②利用植物制造出人体所需要的血液,这种愿望如果能够成为现实,那么人类拥有的血库中的血就会取之不尽。而且安全性也会大大提高。

③科学家发现,在玉米、油菜和烟草等植物体中,含有类似于人体血红蛋白的基因。

④血红蛋白是人体红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易于与氧结合和分离,因此具有输送氧的功能。

⑤如果再把铁原子加入其中,就能够造出人体所需要的血红蛋白。

A. ③④②①⑤ B. ④③①⑤② C. ③①⑤④② D. ⑤④③①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王老师指出并耐心地纠正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B. 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

C. 老舍先生经常深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感受、体验他们的辛酸与快乐,所以才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流传于世。

D. 在这首长调词中,对秋天的礼赞更是达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我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然而生。(海伦·凯勒《再塑生命》 )

B. 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

C. 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雨果《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D. 它经常躲避我,藏在野高粱墨绿色的叶鞘里。但我终于发现了它的秘密,于是不知不觉地走过去,闪电一般捏住叶子的上半部,把它堵在里面,任它嗡嗡哀啼,也不理睬。(程海《三颗枸杞豆》)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A.《卖炭翁》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它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理解性默写。

(1)诗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下面这段文字出自名著《___________》,文段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他”因为什么事被关押审问?___________

拷问的时候他什么也没有供出来,一切都否认。他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可是在把他押到牢房去的那天晚上,夜很深,经过面粉厂的大房子旁边,他听到一个押送兵说:“司令官为什么要把他拖到这里来?从后面给他一颗子弹——不就完了!”听了这话他真有点害怕起来。是呵,十六岁就死,真是太可怕了!一死就永远也不能再活了呵!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作者用这八个字组成的短句作为文章的首段,有怎样的作用?

2为什么先写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和他们的衣衫,接着又写他们沉稳安静的神情和“呆呆”的腰鼓?

3“但是:”、“看!——”单独成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对这群后生的两个比喻分别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美?

5描写安塞腰鼓的表演情景时,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6“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些内容运用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的人,无论远近,仿佛就在身边;有些事,不管大小,始终浮现在眼前;有些景,过目难忘,常常浮现在眼前;有份情,真挚浓烈,时时温暖着我们的心田;有种理,意味深长,每每萦绕在我们的脑畔……他们(它们)从未走远。

请以“从未走远”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X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