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泰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对《石壕吏》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老翁早已超过服兵役的年龄,但仍然要被“抓丁”,由此可见世道的混乱及横征暴敛的祸害。

B.“呼”“啼”“怒”“苦”。把矛盾的尖锐性揭示出来,表现了差吏如狼似虑的狰狞,以及老妇悲苦痛哭的凄惨。

C.诗中“更无人”与母,孙的存在,在逻辑上存在矛盾,表现了老妇的机智;不想让官吏把人都抓走。

D.一个“久”字,不仅说出这件事折腾了很久也表露出诗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心酸、悲哀、无奈、同情、激愤。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归(xǐng)     皱(zhě)       章(zhuàn)       声匿迹(xiāo)

B.黑(lí)            级(shè)       鱼(tiáo)          讲信修(mù)

C.幽(qiāo)       然(piān)     然(yǐ)             尔远逝(chù)

D.树(jiù)        旋(wò)       (yà)             黄发垂(tiáo)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延安》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分为五个部分: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赞延安、祝延安。

B.诗人描绘团聚的场面时,突出了带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如米酒、油馍、窑洞、红窗花等,烘托了热闹的气氛。

C.“一头扑在亲人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回到延安时无比激动的心情,可以从一个“扑”字看出来。

D.“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排比,表明变化之大,看也看不出来。“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几句排比,在数量上运用叠词,有陕北方言的特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文明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才是一个人是否文明的最真实表现。

B.央视《经典咏流传》最大的创新点是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结合,有了这种传承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生根、结果。

C.“伸手的人生没滋味,拼搏的人生才幸福。”雅安市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典型。

D.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用一封封书信传递着自己的惦念。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从修辞角度赏析“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2)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野马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北冥有鱼》)

(5)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6)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7)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阿根廷进行国事访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明中阿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热爱和平,相知相守。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理想信念谱史诗,钢铁意志铸丰碑。请结合保尔的两次死里逃生的经历,分析他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表现出坚不可摧的钢铁意志的。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甘露的“秘密”

蚁和蚜虫的关系简直可以说是亲密无间的,有时候,你会看到一群蚂蚁背着蚜虫(A)地跑来跑去,那是蚂蚁在给蚜虫搬家。当蚜虫在一片植物上大肆蚕食,只剩下残茎败叶之后,蚂蚁就把这群祸害转移到另一处食物充足的地方去,使蚜虫能够饱食终日,好排泄出更多的好蜜来。在蚂蚁搬家的时候,也不会丢下为它提供美餐的好朋友不管。确定了新居之后,小蚂蚁就会把蚜虫一个一个搬到附近的植物上去。蚂蚁不仅是蚜虫的“卫士”,还是蚜虫的“保姆”。冬天临近了,雌蚜排出了一个个越冬卵。蚂蚁很担心这些卵会被冻坏,便(B)地把它一个个搬到外面晾晒,晒完后再搬回巢去。到了次年早春,蚜卵孵化了,这下又忙坏了小蚂蚁,它又主动承担了喂养小蚜虫的任务。直到春暖花开,蚂蚁又把小蚜虫一个个搬出洞来,放到植物上,让它去啃食鲜嫩的茎叶,以便自己从它的屁股后面捞取一点蚜蜜。

(选自《中学生必读文库》)

1请将“不辞劳苦”和“川流不息”分别填入语段合适的括号处。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面语段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蚂蚁作为保姆,要为蚜虫做哪些事?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   一份约定,或关乎友谊,或关乎亲情,或关乎过往,或关乎未来……你曾与谁约定?又将这份约定镌刻在何处?

请以“镌刻在____________的约定”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现代文阅读部分的材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