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阿坝州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诗中所说的“两劫”,其中“一劫”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另“一劫”则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

2、1924年孙中山把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使之成为国共两 党合作的基础。新三民主义的核心精髓是(     

A.推翻封建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

C.打倒军阎,推翻帝国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3、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了幕府统治时期,这一时期权力的中心在(     

A.天皇

B.幕府将军

C.大名

D.武士

4、1952年底,某广播站以“你幸福吗?”为题征询广大农民的感受,他们普遍给予肯定的答复。这时期中国农民的幸福感是:

A. 参加了解放战争

B. 参加了开国大典

C. 分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

D. 参加了抗日战争

5、《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中说: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下面表述中不能明确说明材料内容的是

A. 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B. 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C. 工业革命,瓦特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 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

6、下列春联内容能够反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气象的是(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改革开放添异彩,经济建设展宏图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

D.走计划建设道路,做三大改造先锋

7、英国船运业中心利物浦的一位作家这样写道:“我们的港口是靠非洲奴隶贸易积累起来的资本建立的,是以活人的血肉为代价奠定了我们事业的基础。”对该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非洲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B.“非洲奴隶贸易”使美洲丧失了廉价劳动力

C.“非洲奴隶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英国成为“非洲奴隶贸易”获利最大的国家

8、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说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

B.首先爆发于南京

C.直接推动全国所有省份宣布独立

D.首义发生于武昌

9、伊斯兰教提倡独一真神,这里的“真神”指的是

A. 耶稣

B. 安拉

C. 太阳神

D. 释迦牟尼

10、“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这个人就是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  

A.袁隆平

B.邓稼先

C.杨振宁

D.侯德榜

11、学完史前时期的历史后,老师让大家用一绝话概括一下本单元的内容,下面的表述中最为贴切的的是( )

A. 人类的起源   B. 人类的发展   C. 从猿到人的演变   D. 中华文明的起源

 

12、英国宪章运动的请愿书提出:“我们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就应该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这表明( )

A.工人的愿望带有明显的空想色彩

B.工人的斗争局限于经济领域

C.工人阶级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无产阶级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13、为了筹措对匈奴作战的经费,政府曾向富商大贾借贷,但有些商人唯利是图,担心朝廷不能获胜而不肯借贷。对此,汉武帝(     

A.开灵渠

B.颁布推恩令

C.命张骞通西域

D.实施盐铁官营

14、下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乙到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开展土地改革

B.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革“开始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后,全国共设立了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A.10个

B.8个

C.6个

D.5个

16、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包括:(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②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③“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7、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下列不属于的是( )

A. 黄种人   B. 红种人   C. 白种人   D. 黑种人

 

18、史料记载: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这一主张属于下列哪个派别

A. 顽固派

B. 维新派

C. 洋务派

D. 革命派

19、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政坛人物发表的有关言论。这些言论表明日本

时间

人物

身份

言论

1983年

中曾根康弘

首相

要加强日本在自由世界和世界政治中的发言权

1988年

竹下登

首相

今后的时代要求日本在政治上要有大胆而崭新的想法

1991年

波多野敬雄

驻联合国大使

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A.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已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C.积极推行非军事化改革

D.追求世界和平与发展

20、2020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6周年。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写到:“正是为这些氏族服务的青年武士们,这时为日本提供了卓越的领导,使日本能够成功的实现现代化。……它成为亚洲第一个砸碎西方控制的锁链的国家”。相比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国力衰弱

B.清军装备落后、陈旧

C.清政府腐败无能,妥协退让

D.清军战斗力低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年9月,毛泽东回到湖南领导_______起义。

23、公元前1046年,______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______年,赢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4、______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理念深入人心。

25、明朝中期,名将   率领军队,痛击倭寇,还给中国东南海域一片宁静。

 

26、孔子:__________后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_________学派创始人,他的思想由弟子整理成《___________》。

27、在中共___________大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

28、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是________(人名)和他的船队;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北美大陆会议发布的《__________》。

2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使英、法、美等国的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30、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有什么启示?

 

32、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是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修建于2000多年前,它经受住了汶川地震的考验,至今一直造福于人民。此项工程是_____

(2)根据图二回答_____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期图三中的人物改进了造纸术,他是______

(3)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医学引起世界关注。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_____

(4)图四是我国发行的邮票《古代科学家—贾思勰》,他的成就是著有中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农书《_____

(5)汉字书写在东汉以后发展成为专门的艺术,东晋时期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图五是东晋时期的代表作品《_____》,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6)古代中国科技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今天我们怎么做才能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

33、“和谐”是人类发展的不懈追求。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朝灭亡这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1)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

【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3)统治的不“和谐”:请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一位暴君。

(4)人与人的不“和谐”:商朝时期,奴隶生前的生活状况怎样?

【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5)请你从儒家和法家的立场,分别谈谈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

材料二

材料三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一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把图1、图2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分别是什么?孙中山把图2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

(3)根据材料三,写出这场“文化启蒙运动”的名称。这场文化运动高举的旗帜是什么?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