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B.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
C.人类进化阶段中最早学会用火的是能人
D.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能否直立行走
2、如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引起图中d-e段血糖浓度下降的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雌性激素
D.雄性激素
3、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要由骨、骨连结、骨骼肌组成
B.一块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C.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
D.关节由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构成
4、如图为细菌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①是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菌的作用
B.②是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C.③是DNA,是细菌的遗传物质
D.④是荚膜,具有抗干燥的作用
5、“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叙述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
A.昆虫的头部具有口器,用于呼吸
B.鳖体表有甲,可维持体温的恒定
C.蛔虫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D.狼的犬齿尖锐,可切断、咀嚼食物
6、动画片《葫芦娃》伴随了两代人的成长,片中有许多以动物为原型塑造的典型“人物”。下列对各角色对应的动物原型描述错误的是( )
A.①蜘蛛精+④蝎子精+⑤蜈蚣精同属节肢动物,体表都具有外骨骼
B.②蝙蝠精体表被毛,前肢变为翼,胸肌发达,适于飞行,属于鸟类
C.③蛇精成为了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
D.⑥蛤蟆精幼体用鳃呼吸,其生殖和发育过程需在水中完成
7、下图是三种病毒的示意图,有关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病毒是由图中②蛋白质外壳和①遗传物质组成
B.图3所示病毒能够寄生在动物细胞内制制造新的病毒
C.这三种病毒的共同点是都没有细胞结构
D.这三种病毒都可以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8、下列常见食品与所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①腊肉——高温灭菌法 ②水果罐头——脱水法 ③咸鱼—腌制法 ④瓶装牛奶——巴氏消毒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分布极其广泛,几乎无处不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单细胞生物
B.进行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
C.遇到不良环境能形成孢子
D.具有细胞壁
10、科学研究中,经常用模拟实验来解决不便直接用实验探究的问题,以便提高效率、获取证据。下列对米勒模拟实验的解释,你不认同的是( )
A.①内模拟了原始大气和闪电
B.②内模拟了水蒸气凝结降雨
C.③内模拟了原始海洋
D.④内发现了多种蛋白质
11、下列现象不属于同种动物间信息交流的是( )
A.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
B.灰喜鹊发现蛇时向同伴发出叫声
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蚊子飞行时发出“嗡嗡”声
12、农民种庄稼时,需要经常松土,原因主要是( )
A.促进根的吸收水分
B.防止水分蒸发
C.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D.增加土壤肥力
13、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 )
A.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
D.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14、下列人体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④→②→①→③→⑤
B.④→①→②→③→⑤
C.⑤→③→①→②→④
D.⑤→④→②→①→③
15、下图阴影部分表示动物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下列可以写在阴影部分的内容有( )
A.生来就有的
B.积累生活经验获得的
C.有利于动物的生存
D.完全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16、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提醒:生吃淡水鱼虾,可能导致寄生虫病。寄生在这些淡水鱼虾中的扁形动物最可能是( )
A.钩虫
B.线虫
C.华枝睾吸虫
D.绦虫
17、冬天来了,小海想穿棉衣,打开衣柜发现棉衣上已经长了“白毛”。下列有关这种“白毛”说法正确的是( )
A.棉衣上的所有“白毛”就是一个菌落
B.这种“白毛”是真菌
C.这种“白毛”冬天更容易生长
D.小海拿棉衣时特地给棉衣接种了这种“白毛”
18、下列行为不属于动物传递信息方式的是( )
A.蜜蜂跳“8”字摆尾舞
B.雌性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性
C.母鸡召唤小鸡的鸣叫声
D.蟑螂的昼伏夜出
19、小明的奶奶60多岁了,看书要佩戴老花镜,小明上课时佩戴着300度的近视眼镜,奶奶和小明分别对应着哪组眼球成像和矫正情况( )
A.奶奶—①③ 小明—②④
B.奶奶—①④ 小明—②③
C.奶奶—②④ 小明—①③
D.奶奶—②③ 小明—①④
20、如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乙表示幼苗细胞鲜重变化
B.种子的胚芽发育成幼苗的茎、叶
C.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
D.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21、当有人因意外事故突然停止呼吸时,可以用__的方法进行急救,如果病人同时心脏停止,同时做__.
22、在陆地上生活的多数动物主要有爬行、行走、奔跑、跳跃等运动方式,如蛇依靠肌肉收缩时拉动______脱离地面,使得身体逐渐向前伸展。蜈蚣依靠每对______不停地后退和前扒,推动身体前进,我们把这种运动方式称为_____;猫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向前运动,这种运动方式是________,如果运动加快,在某一瞬间四肢都会脱离地面,就是_______;蝗虫前肢短小,后肢发达,它们依靠后肢的弹跳,是身体腾空运动就是______。
23、2014年3、4月间,某市出现了较严重的流感疫情,该市各所学校采取了多项有力应对措施。结合该疫情回答以下问题:
(1)流感患者在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中属于 。
(2)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 传播。
(3)为防控流感,学校落实“晨检”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属于 。
(4)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后,体内的淋巴细胞能产生 ,这种免疫方式属于 免疫。
24、下图描述的是绿色植物——大豆的一生,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与大豆的主要区别是 。
(2)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是 ,我们所食用的豆腐主要来源于其种子结构的 。
(3)图示①→②过程所需的环境条件有:适宜的温度、 和充足的空气。
(4)大豆种子在萌发时, 最先突破种皮,在生长过程中,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根尖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5)从④→⑤过程中必须经过 和 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6)⑤(果实)是由④中的 发育形成的。
25、被尊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是法国科学家______________,他设计了__________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26、基因存在于 上,染色体在 内;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 性和 性之分
27、一些微生物以腐生方式生活,在生物圈中属于______________;一些微生物以寄生方式生活,属于______________;还有一些微生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______________.
28、鱼在进行呼吸时,由鱼口流入的水和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溶解气体的成分会发生变化:流入的水中氧气含量_____,二氧化碳含量_____;流出的水中氧气含量_____,二氧化碳含量_____。(填“高”或 “低”)
29、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两类: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另一类是 动物。
30、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请将下列生物和它们的主要特征进行配对:
(1)扁形动物 A.身体和附肢分节,有外骨骼
(2)软体动物 B.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
(3)节肢动物 C.身体表面有外套膜
(4)细菌菌落 D.较大,表面呈绒毛状
(5)真菌菌落 E.较小,表面光滑粘稠
(1)____(2)____(3)____(4)____(5)____。
32、 病毒可在空气中繁殖。( )
33、下面是蝗虫外部形态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若用手触摸蝗虫的身体,能感觉到它的体表包着坚韧的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外部形态看,蝗虫的身体和附肢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属于节肢动物。
(3)蝗虫的胸部是运动中心,如有三对足,其中[⑦]是___________________,善于跳跃:有两对[⑤]___________________,适于飞行。
34、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肺结核病有卷土重来的趋势。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主要通过飞沫和尘埃传播。年龄越小,对肺结核病的抵抗力越弱。请分析回答:
(1)抗生素已被列为处方药,以规范人们合理用药的行为,避免滥用药物产生危害。
(2)肺结核病是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3)从传染病的起因看,结核杆菌属于_________,而患者属于___________,应及时隔离治疗。
(4)请写出切断肺结核病传播途径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条)。
(5)按时接种卡介苗,是保护____________人群的有效措施。其原理是:注入体内的疫苗,会作为__________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机体由此获得________性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