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作为一名学生,在居家进行网络学习的时候,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不能心无旁骛,这样才能保证网络学习的质量。
B.当“冠状病毒”这个名词频繁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国家卫生部呼吁大家切勿草木皆兵,应保持足够的冷静与理智。
C.随着发令枪响,百余名长跑运动员如白驹过隙,向着终点发起冲击,沿途观众也在不同地段给健儿们加油助威,景象十分壮观。
D.在“课本里的艺术”诵读比赛中,这位小演员的表演自然大方、哗众取宠,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每逢节假日,动物园的游客常常是络绎不绝。
B.一路上风雪载途使多年没有返回家乡的她对回家的期盼更加强烈了。
C.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植被们耷拉着脑袋没有一点精神气。
D.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
3、下列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当老师踏入教室时,同学们的嬉笑叫闹声随即戛然而止。
B. 在目眩神迷的感官刺激背后,电影《天才枪手》所表现的主题,更值得我们回味反思。
C. 盛夏如日中天,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D. 他们夫妇俩是名副其实的才子佳人。
4、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②宋代梁凯《李白行吟图》中礼拜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的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③线条的起落清晰可辨。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④⑤③②① B.⑤④②③① C.⑤④③②① D.④⑤①②③
5、下列诗句中,与《蒹葭》的意境差异最大的一项是( )
A.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B.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理解性默写。
(1)诗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
7、名著阅读。
人物的身份有时能从着装体现出来。请结合你对以下人物的了解,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选项。
宋江全伙受招安时,众人皆戎装披挂,唯有四人特殊:吴用纶巾羽服,公孙胜_______,鲁达_______,武松皂布直缀。
A.破布旧衫 B.鹤氂道袍 C.黑绿罗妖 D.烈火僧衣
8、①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进去,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②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③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④“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⑤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⑥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⑦“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⑧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
⑨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
⑩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
⑪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⑫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⑬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⑭ “豆可中吃呢?”
⑮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⑯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⑰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⑱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1】【1】“回望戏台在灯火光里……满被红霞罩住了”,句中“回望”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罩”字如何理解?
【2】【2】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
【3】【3】文中塑造了几个个性鲜明的童年伙伴形象,请以“我喜欢________ ,因为他________。”的句式点评。
【4】【4】这部分介绍了归航偷豆的经历,作者在结尾说“再也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真的是那夜的豆好吃吗?结合文章主旨说说你的理解。
9、从下面提供的三个话题中任选一个,面向“同龄人”写一篇演讲稿。
话题:“我的梦想”“让爱永驻心中”“书香,伴我成长”。
要求:①题目自拟,围绕所选话题立意;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③不得抄袭;④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