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聊城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季羡林先生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是世人敬仰的“学界泰斗”。

B.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C.在这片土地上,他像祖辈一样,孜孜不倦地耕耘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田园生活。

D.听完演讲后,春江由衷地说:“李老师的这番演讲抛砖引玉,我们受益不浅。”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研究学术不可缺少,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A.①因为  ②所以  ③但是  ④就

B.①由于  ②因此  ③虽然  ④却

C.①不但  ②而且  ③不论  ④都

D.①不仅  ②并且  ③然而  ④却

3、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A.刘成章,当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品《羊想云彩》《安塞腰鼓》《并没有冬天》等。

B.《安塞腰鼓》这篇文章的体裁是散文。这种体裁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C.安塞腰鼓是陕北的汉族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D.腰鼓从军事用途逐渐发展为民众析福、祝愿丰收、欢度春节时的一种民俗性舞蹈。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归/     /足而待     风雪途/三年五

B.树/脱     洁/生惯养     默不言/死而无

C.辈/道     子/生活     腰鼓/茅顿开

D.掇/流     /人不倦     不卑不/分庭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无为在歧路”中的“歧路”在这首诗中是指____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的“望”字,不仅营造了开阔的意境,还奠定了豪迈的情感基调。

B.颔联中通过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表现诗人豁达的胸襟。

C.颈联是这首诗歌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满深情而富有哲理。

D.尾联抒发了诗人与友人间真挚的情感和分开时难以自抑的悲伤。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志士追寻着一个个属于自己的“中国梦”:①古代先贤的中国梦是“选贤与能,________”的豪迈之情;②陶渊明的中国梦是《桃花源记》中“_______,并怡然自乐”的和谐之景;③杜甫的中国梦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之怀。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它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以上这段话是_________________(书名)中的主人公所说,他当过童工,从小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_________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红外测温枪的五个“为什么”

安利

在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中,红外测温枪与口罩一样,成为几乎所有场合必不可少的“标配”。枪口无论是指向额头还是手腕,只需一扣“扳机”,“打”出来的就是一个人的即时温度,从而把发热者迅速筛查出来。

为什么测温枪无需接触人体就能测温

红外测温枪利用光学系统,把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聚焦到红外探测器上,探测器将采集的红外辐射转换成为电信号,再经过数据处理及校正,最后准确推算出被测人体温度,并以数字方式显示输出。红外测温枪与一般的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不同,不是通过热量传导的方式测温的,所以无需与身体任何部位进行接触,不仅迅捷,而且能避免交叉感染

为什么测温枪枪口多指向额头或手腕

因手持式使用方式而得名的红外测温枪,也叫额温枪,专业名称叫红外测温仪、红外体温计或红外额温计,也就是说,使用时一般要对准前额。就好比我们觉得自己发烧时,首先会摸摸额头。额头是颞动脉流经的地方,而且恰好皮肤很薄,面积不小,又暴露在外,所以这个部位是人体内部温度的最佳非接触式观测点。除此之外,手腕、脖子等血管隐藏不深的部位也能作为体温捕捉点。

为什么红外测温不会对健康产生任何影响

人们一看到红外、辐射这样的字眼,就联想到是不是会对人体有害。其实,红外测温枪这支“枪”射出的并不是什么红外线,而只是人体红外线的一个被动接收器,完全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影响。我们平常接触最多、最强的红外线来自太阳,人体这个“小火炉”与太阳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为什么测温枪真的会射出光线

我们看到,有些红外测温枪是真的有光线射出的。这束能被我们看见的光线当然不是红外线,它其实是用来帮助测量人员“瞄准”的。因为红外测温枪需要尽可能地与目标测量区保持垂直,从而确保收集的红外辐射能量是从目标测量区域散发出的。如果担心测温枪的质量参差不齐,尽量避免直视这束光线就可以了。

为什么测温枪测出的体温数值经常偏低

我们在用测温枪测温时,经常发现显示出来的温度低于人体实际温度。这是因为,额头暴露在室外寒冷的环境下,会造成体表热量损失,导致读数偏低。所以,在冬季的室外,测量有衣物遮挡的手腕会比测量额头更准确一些。测温枪读数偏高的情况也有,比如酒后或是运动出汗后测量。此外,测温枪离目标测量区太远或是在温差过大的条件下,读数也不太准,比不上传统的水银体温计或电子体温计。但是,红外测温枪最大的作用不在于准确测出人体温度,而是凭借相对可靠的准确度,快速地从大规模人群中筛查出体温超过正常值的那些人。从这个意义上看,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场上,红外测温枪无疑是人们最拿手的“武器”。

(选自《百科知识》2020.04,有删改)

【1】文章开头为什么从“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说起?

【2】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句中的“有些”不能去掉,为什么?

我们看到,有些红外测温枪是真的有光线射出的。

【4】“红外测温枪”为什么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成为人们最拿手的“武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材料后作文

材料一: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材料二: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材料三: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

你对“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哪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