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常州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水浒传》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听到日本抗议中国捕获英军无人潜航器的消息,我们面面相觑:关他什么事?

C.我最讨厌某些人扭捏作态,没有一点率真、干练的气质。

D.老师和同学的指点使我茅塞顿开,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2、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

A.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形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

B.国家博物馆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新出土的一大批海上丝路文物。

C.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

D.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

3、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撺掇cuānduo)   漩祸xuánwō) 迁) 轻歌màn)舞

B.磅礴pángbójūn)裂   彷徨pánghuáng)  挑拨tiǎobō)离间

C.jiān)默   蛮hèng窈窕yǎotiǎojiá)然而止

D.qióng)顶   懈怠xièdài)   推sǎng) 销声)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杨绛先生的晚年,依然精力充沛,充满了创作的激情。

B.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面对校园欺凌,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

D.互文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它能起到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练的表达效果。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无为在歧路”中的“歧路”在这首诗中是指____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的“望”字,不仅营造了开阔的意境,还奠定了豪迈的情感基调。

B.颔联中通过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表现诗人豁达的胸襟。

C.颈联是这首诗歌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满深情而富有哲理。

D.尾联抒发了诗人与友人间真挚的情感和分开时难以自抑的悲伤。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①《虽有佳肴》中,用美味来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洞庭湖磅礴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

③李白《送友人》中对仗工整,运用比喻表达离别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

④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贽美梅花即使化成泥土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青春终于胜利了。保尔没有死于伤寒。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

“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

母亲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而最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飞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原苏联著名作家_________的名作《_________》。

(2)“保尔已经是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结合全书,用简要的语言把“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中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内容概括出来。

[资料衔接]

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3)选文有着精彩的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的句子,请找出一句自然环境描写或社会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屋檐下游走的光阴

①“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闲读宋词,陶醉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美好乡村生活里,更勾起了我对屋檐的美好记忆。

②屋檐,是属于故乡的,是属于童年的。小时候,在故乡的小山村里,住的是泥墙瓦屋顶的老屋。老屋有大大的屋檐,像伞一般守护着我度过快乐的童年。

③每年的春讯是屋檐下的燕子告诉我的。当屋檐下空寂了一冬的燕巢又响起唧唧喳喳的呢喃,当屋檐下露出几只憨憨的黑色小脑袋,当一个个黑色的剪尾划过屋檐,我便知道,春天来了。小时候大人告诉我们燕子是益鸟,村里所有人都爱护着燕子,也以燕子在自家的屋檐下筑巢为荣。那时候我们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挨着各家房子的屋檐寻觅,寻找有没有燕巢。长大后读诗书,读到唐代诗人皇甫冉的《赋得檐燕》:“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以及南朝吴均《山中杂诗》中:“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这些诗句,总能勾起我对屋檐与燕子的阵阵怀想。

④小时候炎热的夏天,我与外祖母在屋檐下纳凉。白晃晃的阳光透过屋檐投射到斑驳的泥墙上,光影灵动。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握一把葵扇,轻轻地摇扇,摇下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下缓慢流淌的时光。锄头、铲子、铁耙子,铁叉子静静地靠在泥墙旁,以标点符号的姿势,记录着农家人的农耕岁月。骄傲的大公鸡在屋檐下昂首挺胸地踱着步,发出动人的声音;谦虚的小花猫在墙根旁安静地睡觉……一切如此安详宁静,仿佛一幅静物工笔画。

⑤屋檐下看雨听雨又是另一番景致。下雨的时候,屋外是潮湿的世界,大雨顺着屋檐开始流淌,起先是雨珠子,滴滴答答,一声,两声……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慢慢地,变成了雨线,一条,两条……然后变成了雨帘。每每那时,总会看见老母鸡带着一队小鸡在屋檐下躲雨,老母鸡用自己宽大的羽翼保护着小鸡,小鸡在叽叽叫着,老母鸡咯咯咯地回应,声音透着慈爱。后来读到唐代诗人王建的《听雨》:“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我总会想起童年时在屋檐下看雨听雨的情景,也更氤氲起我想家的情怀。

⑥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那些年住的老屋,我就越发思念老屋的屋檐。在异乡的城市里,林立的高楼大厦是没有屋檐的,“屋檐”变成了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个梦。于是,每次回老家,我都像在寻找我那快乐的童年,那美好的光阴。回到老家,屋檐还在,八十多岁的外祖母依然坐在屋檐下,她对着我慈祥地笑,问我在城里的工作和生活,念叨着我什么时候领个外孙子回来给她瞅瞅。多年后,我领着女儿再回老家,外祖母已九十多岁,她依然坐在屋檐下,她依然会念叨我的名字,可是她已认不出我了。

⑦再回首,我童年美好的光阴,在屋檐下静静地游走。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请谈谈对本文标题的理解

2文章第一段引用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3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依然”的表达效果。

多年后,我领着女儿再回老家,外祖母已九十多岁,她依然坐在屋檐下,她依然会念叨我的名字,可是她已认不出我了。

4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下雨的时候,屋外是潮湿的世界,大雨顺着屋檐开始流淌,起先是雨珠子,滴滴答答,一声,两声……

5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文章第⑦段的作用。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在众多表达亲情的文章中,《背影》《秋天的怀念》都是非常典范的作品,都以平实的语言叙写平凡的事件,传达出真挚的情感。请模仿这两篇文章的写法,用慧眼撷取自己平凡生活中感人的素材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凡背默范文、抄写试卷文段内容的,均以0分计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