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诗句提到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褪暖蚕初卧,巢昏燕欲归
C.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D.扬花输蚌蛤,奔月恨蟾蜍
2、合理保存食物能延长食物的食用时间。下列食品的保存方式,不恰当的是( )
A.高温消毒牛奶
B.吃过的奶渣袋随意敞开放置
C.肉类食品可以腌制
D.把水果放进冰箱低温保存
3、下列关于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
B.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细菌组成
C.细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D.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组成的
4、以下关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不能乱砍滥伐森林、乱捕滥杀动物
B.应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C.积极参加“植树节”和“爱鸟周”活动
D.把动物全部集中到动物园中,让它们有安全的生活环境
5、北京市自2020年开始将市属各公园的枯枝落叶送到堆肥厂,经研磨成粉后添加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进行发酵,制成肥料,在下一年回归林地。这体现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是( )
A.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
B.参与物质循环
C.进行生物防治
D.与动植物共生
6、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健康的早餐习惯有利我们成长。早餐后食物中营养物质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最先到达心脏(如图)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7、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四种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得到如下表结果,分析数据可知四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物 | 甲 | 乙 | 丙 | 丁 |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 75 | 32 | 158 | 6 |
A.甲→乙→丙→丁
B.丙→乙→甲→丁
C.丙→甲→乙→丁
D.丁→乙→甲→丙
8、下图是新型冠状病毒,它引起了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
B.病毒对人类都是不利的
C.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D.由蛋白质外壳与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9、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不包括( )
A.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B.有性生殖,卵生
C.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
D.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10、下列动物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其中数量稀少、行将灭绝、需要进行易地保护的动物是( )
A.朱鹮
B.中华鲟
C.扬子鳄
D.麋鹿
11、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
B.病毒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C.噬菌体是一种动物病毒,专门侵染动物细胞
D.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
12、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蜜蜂采蜜、老鹰捉小鸡——取食行为
B.松毛虫有刺毛、体色鲜艳——防御行为
C.雄性揪甲虫为“爱情”而大打出手——攻击行为
D.家燕带领幼鸟飞到南方越冬——繁殖行为
13、人的手不慎被针刺破,会缩手和形成痛觉。发生缩手反射和形成痛觉的先后顺序是
A.先形成痛觉,然后缩手
B.缩手和形成痛觉同时发生
C.先缩手,然后形成痛觉
D.通常没有一定的顺序
14、鸟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是( )
A.身体呈流线型
B.体温恒定
C.卵生
D.气囊辅助肺呼吸
15、动物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有利于植物( )
A.繁殖和分布
B.进行光合作用
C.获取大量养分
D.躲避不良环境
16、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绝,蝗虫的数量变化可由下列哪条图线表示( )
A.
B.
C.
D.
17、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没有动物,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无法进行
B.老鼠、蚊子等动物能传播疾病,将它们全部杀灭,也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C.在种植黄瓜的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可促进黄瓜多开花,从而增加黄瓜产量
D.苍耳果实表面有钩刺,能钩挂在动物皮毛上,被带到远方,从而扩大分布范围
18、看完电影《你好,李焕英》的同学都被其中的母子情感动。母亲孕育生命的主要场所和新生命的起点分别是( )
A.卵巢、卵细胞
B.输卵管、受精卵
C.子宫、受精卵
D.子宫、胚泡
19、大黄鱼(如图)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海洋经济鱼类,体色金黄、唇部橘红,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市场欢迎。下列关于大黄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B.身体表面覆盖鳞片,能保护身体
C.游泳的动力来自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
D.身体的脊柱两侧有发达的肌肉,有助于运动
20、绝大多数鸟都是善于飞行的,它们的形态结构是如何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以下有关鸟类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方面体现错误的是( )
A.鸟类心跳频率低,体温低而恒定
B.鸟类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内部中空,可以减轻体重
C.鸟类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可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D.鸟类直肠短、无膀胱,食物消化吸收后的残渣很快排出
21、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________基因时,才会表现出________性状.
2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_____组成的外壳和包含遗传物质的内核两部分构成.根据病毒的_____不同,将其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三大类.
23、生物进化遵循从________ 到________ ,从________ 到________ ,从________ 到________ ,从________ 到________ 的发展规律.
24、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由于它们的______过程离不开水,所以必须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种子植物包括___和__。
25、细菌是靠 进行生殖的,这种生殖方式的繁殖速度很快。
26、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______)、纲、目、(______)、属、(______)。
27、自然界中的生物,______生存,______被淘汰,这就是______。
28、________主要分布在川、滇、黔等地的高山密林中,因人类的捕猎和其他干扰,生存的范围不断缩小。
29、保护动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 _________和法制教育管理。
30、动物的______________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______________多样性为不同种类的动物提供了各自的栖息环境。
31、把动物的下列行为与所属的类型合理配伍。
32、生物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 )
33、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此食物网中有______条食物链。
(2)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
(3)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盐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4)该生态系统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
(5)生物甲与己的关系是______。
34、图甲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吸道不仅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如鼻腔前部生有鼻毛,鼻腔内表面黏膜可以分泌黏液,使到达肺部的气体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图乙中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到5端后,___________增多,__________减少。
(3)在人体内,图乙中的气体a浓度最大的地方是__________。
(4)尘肺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种职业病。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泡处积存,引起肺部纤维化。导致因肺泡的弹性和气体交换能力下降,导致_______(从以下选项中选择字母填写,多选))过程受阻,使呼吸困难逐渐加重。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換 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d.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