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铁岭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裂(jūn) 雾ǎi) 劫nàn)   垂珠联lóng

B. 杂(rǒng)  默(jiān) 沙)   大大悟(chè

C. 皱(zhě猎(shòu)  归xǐng)   风雪途(zǎi

D. 绊()   两旋() 销声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骨骼 赌注 凋零 风雪载途

B. 追朔 雾霭 瞄准 周而复始

C. 翩然 蔓延 萌发 诸入此类

D. 装置 迁徒 踪迹 夜幕降临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遥望远方,只觉得面前无边的云雾如海,看似平静的海面下暗流汹涌,似有一头万年巨兽隐伏其中,正窥伺着他。

B. 羸弱无助的孤儿和被遗弃的病残儿童在福利院得到精心照料和养育,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这里长大成人后走上了社会。

C. 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

D. 清江上架起桥梁愈见其美,造型独特的桥身与两岸美丽的景色彼此呼应,相得益彰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丽江就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总令人流连忘返。

B.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

C.好像是因为那些鼓点的催动,水流得越来越快。

D.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古诗文赏析

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田家三首·其一

唐·柳宗元

蓐食徇所务,驱牛向东阡。鸡鸣村巷白,夜色归暮田。

札札耒耜声,飞飞来乌鸢。竭兹筋力事,持用穷岁年。

尽输助徭役,聊就空自眠。子孙日已长,世世还复然。

注释:①蓐食:坐在床席上吃早饭;②耒耜:农具。③乌鸢:鸟鸦和老鹰,泛指鸟类。

助读资料:前人多认为,柳宗元的诗文与陶渊明相似,宋代学者陈善曾说:“白乐天、柳子厚俱效陶渊明作诗,而惟柳子厚诗为近。”其又云柳宗元学陶诗是“语近而气不近。”可谓一语中的。

1这两首诗的内容主要围绕________展开。

2“动静结合”是这三篇古诗文共用的表现手法,请从其中摘出一例,并阐述它的作用。

3根据材料,陶诗和柳诗都借助“鸟”这一意象来抒怀,请简述这两处“鸟”带给你的不同感受。

4面对眼前所见的景象,柳宗元和陶渊明的心境是不同的,请结合上述诗文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古诗文默写。请默写《关雎》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______

_____________。参差荇菜,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傅雷家书》是一本普通而又奇特的书。根据傅雷的说法,辑录的书信有四个方面的作用,请任写出其中两点。(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新年怀旧

丰子恺

童年新年的欢乐,始于新年的前夕。

大年夜的夜饭,我故意不吃饱,好享受夜间游乐中的小食。从黄昏至黎明,街上携着灯笼收账的人络续不绝。收账的人,最初来在黄昏时,第二次来在半夜,第三次来在后半夜。收不上时就放弃不收,说道“带点老亲”,很客气地告别。平日天一黑就关门,这一天通夜开放,灯火满街。我常常跟了我们店里的收账员,向各店收账。访问各店,在我是一种趣味。他们有的请年菩萨,有的准备过新年。还有的在那里掷骰子。认识我的,还拿本店产的食物送给我吃。

我吃饱了东西回到家里,里面别是一番热闹:灶间里拥着大批人看放谷花。放的人一手把糯米谷撒进镬子里去,一手拿着一把稻草不绝地在镬子底下撩动。那些糯米谷得了热气,起初“啪,啪”地爆响,后来米脱出了谷皮,渐渐膨胀起来,终于放得像朵朵梅花一样。这些梅花在欢呼声中出了镬子,就被拿到厅上的桌子上去挑选。八仙桌中央堆了一大堆谷花,张开笑口的男女老幼你一堆,我一堆,竞相拣出纯白的谷花来,放在一只竹篮里,预备新年里泡糖茶请客人吃。我也参加,但任务不是拣而是吃。那白而肥的谷花又香又燥,比炒米松,比蛋片脆,是难得尝到的异味。

元旦的下午,大街小巷,鼓乐之声遥遥相应。现在回想,这种鼓乐最宜用为太平盛世的点缀。丝竹管弦固然幽雅,但最富有大众性的乐器,莫如打击乐器。俗语云:“锣鼓响,脚底痒。”打击乐器是对大众最有号召力的乐器。除大锣鼓外,还有小锣、班鼓、檀板、大铙钹、小铙钹等,都不能演奏旋律,只是同样节奏的反复,在轻重缓急中加以变化。像我,十来岁的孩子,略略受指导也能参加新年演奏。其音节浩荡,是华丽盛大的。在近处听时,心会忙着和它共鸣,无暇顾到他事。从远处听时,似觉远方举行着热闹的盛会,不由心生向往。试想:我们一个数百户的小镇同时响出好几处的浩荡的鼓乐来,云中的仙人听到了,也会羡慕盛世黎民的欢乐呢。

新年的晚上,我们又可从花炮享受眼福。最好看的是放万花筒。大人们一到新年,似乎袋里都是闲钱。斥两百文购大万花筒三个,摆在河岸一齐放起来。河水反照着,映成六株开满银花的火树,这般光景真像美丽的梦境。东岸上放万花筒,西岸上的少年岂肯袖手旁观呢,势必在对岸上也放起一套来。或者高高地放几十个流星到天空中,更引起远处的响应;或者放无数雪炮,隔河作战。闪光满目,欢呼之声盈耳,火药的香气弥漫在夜天的空气中。当这时候,全镇男女老幼似乎都以游戏为职业。

新年里孩子们每天总要访问爆竹店一次,而我格外热心。我曾把鞭炮拆散来,改制成无数的小万花筒,其法将底下的泥挖出,将头上的引火线拔下来插入泥孔中,倒置在水槽边上燃放起来,宛如新年夜河岸上的光景。虽然简陋,但神游其中,想象得比河岸上的光景更加壮丽。这种游戏只限于新年内,平日是不被许可的。到现在,偶尔闻到火药气时,我便立刻联想到新年及儿时的欢乐。

二十多年来,我或为负笈,或为糊口,频频离开故乡。上述种种,在这二十多年间渐渐消灭。但希望每年有个像“新年”的新年,以调剂一年来工作的辛苦。我想这像“新年”的新年一定存在着,将来总有一天会来到的。

(选自百花文艺出版社《丰子恺散文精编》,2001年版,有删节)

1用动宾短语依次概括文中“我”的新年趣事。

____________听鼓乐声_________

2根据括号里的要求回答问题。

(1)那些糯米谷得了热气,起初“啪,啪”地爆响,后来米脱出了谷皮,渐渐膨胀起来,终于放得像朵朵梅花一样。(自选一个角度赏析该句)

(2)俗语云:“锣鼓响,脚底痒。”(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俗语含义的理解)

3综合全文来看,下面的描述与尾段作者认为“像‘新年’”的新年记忆不完全符合的一项是( )

A. 收账时双方一团和气,宛如主客,收账者不咄咄逼人,反而能与人为善。

B. 即使是乡间小镇也能有数台热闹的鼓乐表演,参与者众多,酬谢仙人赐福。。

C. 大人比平时舍得花钱,竞相用花炮欢庆新年,常常引得全镇人围观欢呼。

D. 儿童比平时自由快乐,能吃到各处美食,各处玩耍,受到大人们的优待。

4下面链接材料与本文的语言风格有相近之处,试结合本文举例分析。

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任选下面一题作文。

(1)题目:会心

会心是一种领悟,有时候突然明白别人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会心是一种默契,有时候会和同伴不约而同的说出同一句话,表达同一种观点……会心是一生中最值得珍惜和眷恋的情愫。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能够表达真情实感。

(2)材料:

这次注意,是一种认真严谨的态度,是一种细致用心做事的习惯……凡事不能老想着“下次注意”,因为,你的下一次总会用完。

请以“这次注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主立意;②自拟题目;③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但要文体明确。

(注意)选择上面任一题作文,都须遵循下列要求:①不要使用网络语言;②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③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代替;如出现人名,请用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