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政治稳定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
B.我终于想明白了他为什么要带我来的原因。
C.她是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D.该频道发扬媒体资源优势,使各地中学生共享优质课程资源。
2、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第一次看壶口瀑布时,并没有看清壶口瀑布的样子。
B.作者在枯水期来到壶口瀑布,采用了不同的观察角度,写出了不同的景物特征。
C.文章末尾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D.作者写壶口瀑布,目的是想向大家介绍这一处的风景。
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项是( )
A.归省(shěng) 缄默(jiǎn) 溯迥(shù) 大彻大悟
B.垂髫(tiáo) 俶尔(shù) 悄怆(chàng) 顾名思义
C.撺掇 (duō) 两栖(xī) 篆章(zuàn) 相辅相成
D.凫水(fú) 冗杂(rǒng) 迁徙(xǐ) 戛然而止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
B. 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C. 所以有人讲:“前两天电视上又看到你了。”我说:“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
D. 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5、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结合全诗内容,说说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6、补充句子
(1)翩翩两骑来是谁?________。
(2)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
(3)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
(4)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
(5)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
(6)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词约意丰,概括诗人长期以来贫困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9)《卖炭翁》中饱含怜惜之情,体悟卖炭老人之忧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肖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
《傅雷家书》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在傅聪长大成才的道路上,作为父亲的傅雷,从哪些方面给予了儿子悉心指导?请结合书信内容具体分析。
8、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汽车上的光学
①物理学是一门十分贴近生活的科学,它在生活中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最近,我观察了各式各样的汽车,发现汽车上有多处运用了物理学中的光学知识。
②例如,汽车的头灯总是安装在汽车前部靠近地面的地方,而不是安装在车顶上。依我们看来,安装在车顶上照射的范围会更广些,更可行些。然而,仔细分析一下,觉得头灯靠近地面更有道理。
③一般说来,汽车头灯是为晚上照明用的。安装得低一些,在经过崎岖不平的道路时,光照射在路面上,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就会留下长长的影子。这样,影子的阴暗处与其他地方的光亮处就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司机就比较容易选择平坦的道路了。
④又如汽车的头灯,它的结构看似与手电筒的灯头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又不难发现它们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⑤手电筒的灯罩使用的是平面玻璃,而汽车头灯的灯罩使用的玻璃却是凸形的,而且上面还有横竖条纹式的棱。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汽车头灯的后面是一个凹面镜,灯丝就装在这个凹面镜的焦点处。这样灯丝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就平行照射到地面上了。这对于照亮路面是很有益的。但是,司机除了要看清路面,还要看清路边的建设、路标等等,灯罩的特殊结构恰恰起到这样的作用。它的带横竖条纹式的棱就好比透镜和多个棱镜,将反射的平行光进行了合理“分配”,分散了一部分到四周去了。这样,既不影响照亮路面,又让司机看清了两旁建筑,岂不是一举两得。
⑥再如,小汽车和大汽车的挡风玻璃也是有区别的。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小汽车的挡风玻璃总是略有倾斜,而大汽车的挡风玻璃却是竖直的。原因是档风玻璃虽然是透明的,却也不是绝对不反光。小汽车较矮,如果挡风玻璃安装成竖直的,车内人的影像就正好映在挡风玻璃上,而其高度又和车外的行人差不多,司机就不容易分清哪是影像、哪是行人了,容易造成事故。以倾斜的方式安装挡风玻璃,车内人的影像就映在司机观察不到的上方,不会造成司机视觉上的混乱。大汽车较高,以竖直的方式安装挡风玻璃,尽管车内人的影像映在司机前方的玻璃上,但此影像比路上行人高,不会给司机的辨认造成麻烦。
⑦还有,汽车的反光镜采用凸面镜,而不用平面镜或者凹面镜等。
⑧你们看,汽车上的物理学原理是不是很多呀!其实,只要你仔细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学。
【1】文章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光学知识在汽车上的运用?请概括。
【2】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第②段加点词语“总是”能否换成“通常”?为什么?
【4】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效果?
9、命题作文:一次愉快的旅行
要求:(1)字迹工整,卷面洁净;(2)有真情实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5)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