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唐代古文运动是由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废除六朝以来浮华的骈俪文,主张“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一次文体改革运动。
B.“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八位散文家。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传”指的是人物传记,像《史记》《汉书》中的大部分作品。
D.《师说》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儒家经典著作。
2、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
B. 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C. 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被称为“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D. 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信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
3、下列关于文中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城”“京师”均指当时的都城长安。
B.“孤”是指年幼丧父。
C.“尚飨”是祭文结尾常用的语言,表示希望死者的魂灵来享用祭品。
D.“十二郎”中的“郎”是对男子的通称,也称“郎子”。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我非常渴望投身到这项惠及众多山区孩子的活动中,为山区孩子也能搭上信息时代的列车贡献自己的宝贵力量。
B.九年级家长会上,家长代表王丽女士的讲话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家长就“如何做好家校配合”这一专题踊跃发言。
C.班主任王老师因病请假半年,教物理的陈老师说:“一个班不能没有班主任,我愿意屈就班主任一职。”
D.王晓川同学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说道:“奶奶,您老身子真硬朗,今年高寿?”
5、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锦瑟(一种管弦乐器)华年(青春年华,诗中指一生)
望帝(蜀国君王的称号,常常哀痛亡国)
B.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莫愁(没有忧愁)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
C.庄生(庄子)筹(更筹)
春心(爱慕异性之心)
D.四纪(四十八年)杜鹃(子规)
珠有泪(南海鲛人哭泣时眼泪变成明珠)
6、本文三个主要部分,并不是简单地叙述成长的故事,而是具有深刻的科学精神内涵。阅读全文,说说从中看到哪些方面的“教育”对成为优秀科学家最为重要。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卫灵公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告诉我们:少苛责别人,就不会招人怨恨了。
(2)《劝学》中“ , ”两句用木材取直、刀剑磨砺做比喻,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3)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中“ , ”两句写了作者对春天的极度喜爱,渴望与春同住的心情。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分享的做法,曹刿做出了“_________, __________”的评价。
(2)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__”,以声音表现内心的凄怨;而“________”,以形象喻指内心的悲哀。
(3)在《赤壁赋》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洞箫的客人由此发出人生短暂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用一种植物和一种动物来比喻生命有限的“小年”之物,总会错过一些美好的事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诗文中常常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如《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了诗人被贬后孤独、无助的苦闷。
(3)《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望岳》中,表达了诗人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赤细赋》中说秦始皇喜奢侈,可是“_____”,紧接着质问秦始皇,你为什么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并且“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回想起元嘉年间,宋文帝刘义隆本想能够“__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小石潭记》中“_____”一句既正面写游鱼的自在,又侧面表现潭水清澈,而“___”一句采用拟人手法写出游鱼闲适轻快、灵敏活泼的情态。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一句直接点明阿房宫占地广阔,而“________”则指出阿房宫是依着山势走向修建的。
(3)“鲲龙”出水,直上云霄!我国自主研发的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的过程,正如《逍遥游》中描写大鹏鸟展翅高飞时“____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郑尚书赴南海
韩愈
番禺军府盛,欲说暂停杯。
盖海旂幢出,连天观阁开。
衙时①龙户集,上日马人②来。
风静剪鸥去,官廉蚌蛤回。
货通师子国,乐奏武王台。
事事皆殊异,无嫌屈大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前两句既写番禺军府的繁盛,又言席间送别情景,一虚一实,紧扣“送别”。
B. “盖海”二句境界开阔,气势遒劲,写出了南海楼阁林立,雄伟壮丽的景象。
C. 五、六句勾画友人赴任南海后,南海族民聚集衙前,热烈欢迎的盛大情景。
D. 结尾两句极言京城与南海的差异之大,表达对友人远赴南海,前路艰辛的担忧。
E. 虽为饯别之作,全诗却鲜言送别之状,而是多角度为友人描摹幅南海风物图。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3、阅读《兰亭集序》,完成下面小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 毕:全部 B.列坐其次 次:旁边
C.信可乐也 信:任凭 D.人之相与 与:交往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当其欣于所遇
B.亦足以畅叙幽情 足以极视听之娱
C.仰观宇宙之大 及其所之既倦
D.引以为流觞曲水 齐彭殇为妄作
【3】下列句子括号中,补充的省略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映带(在兰亭的)左右
C.引(清缓溪流)以为流觞曲水
D.每览昔人(对生死)兴感之由
【4】文中“岁在癸丑”中的“癸丑”指永和九年。古人常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天干”除“癸”之外还有①___ 、②___等九个,“地支”除“丑”之外还有③___、④___等十一个。(每空填一字)
【5】文中“信可乐也”的“乐”表现的是同道相逢、饮酒赋诗、①___的快乐,以及环境幽雅、气候宜人、②___的快乐。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学习、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的体会出发,就学习语文,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