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鄂尔多斯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对下面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苦闷。

B. “悠然见南山”写出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自然,体现了心灵的自由惬意。

C.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出了夕阳落山、成群鸟儿纷纷归巢的美好场景。

D. “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可以理解为诗人领悟到的自然之趣与人生真谛。

2、孙少安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

A. 《苏菲的世界》 B. 《三体》 C. 《平凡的世界》 D. 《创业史》

3、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自信这一席话委婉得体,尤其最后那一段接得天衣无缝

B.看到满山遍野的油桐花盛开,美不胜收,让人叹为观止

C.在警方雷厉风行地扫荡之下,许多不法行业销声匿迹

D.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壮志去搏击长空,开创未来。

4、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求之不得,寤寐思。   服,思念。 (《诗经·关雎>》)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奇,零数、余数。 (《核舟记》)

C.日光下,影布石上。 澈,穿透。 (《小石潭记》)

D.渔人甚之,复前行。 异,惊异,诧异。 (《桃花源记》)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理解文意,按要求默写原句。

(1)文中突出桃花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渔人“欲穷其林”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明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1)《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以黄土高原为背景,全景式地表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是 (作者)的代表作,获第三届   文学奖。

(2)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他常用“太阳”的意象,表达对光明、自由、胜利的不懈追求。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江姐(《红岩》)、贝多芬(《名人传》)都能体现这种追求。请选择一位,结合作品分析。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次日清早起来,A拿银子到集上买了几口猪,养在卷里,又买了斗把豆子。先把猪肩出一个来杀了,烫洗干净,分肌劈理的卖了一早晨,又把豆子磨了一厢豆腐,也都卖了钱,拿来放在太公床底下,就在太公跟前坐着,见太公烦闷,便搜出些西湖上景致,以及卖的各样的吃食东西,又听得各处的笑话,曲曲折折,细说与太公听。太公听了也笑。太公过了一会,向他道:“我要出恭,快喊你娘进来。”母亲忙走进来,正要替太公垫布,匡超人道:“爹要出恭,不要这样出了。像这布垫在被窝里,出的也不自在。况每日要洗这布,娘也怕熏的慌,不要熏伤了胃气。”太公道:“我站的起来出恭倒好了,这也是没奈何!”匡超人道:“不要站起来,我有道理。”连忙走到厨下端了一个瓦盆,盛上一瓦盆的灰,拿进去放在床面前,就端了一条板凳放在瓦盆外边。自己扒上床,把太公扶了横过来,两只脚放在板凳上,屁股紧对着瓦盆的灰。他自己钻在中间,双膝跪下,把太公两条腿捧着肩上,让太公睡的安安稳稳,自在出过恭,把太公两腿扶上床,仍旧直过来,又出的畅快,被窝里又没有臭气。他把板凳端开,瓦盆拿出去倒了,依旧进来坐着。

(乙)“二位先生,这话我不该说,因是知己面前不妨。他所做的这些事,便是我做地方官,我也是要访拿他的。如今倒反走进监去看他,难道说朝廷处分的他不是?这就不是做臣子的道理了。况且我在这里取结,院里、司里都知道的。如今设若走一走,传的上边知道,就是小弟一生官场之玷。这个如何行得!可好费你蒋先生的心,多拜上潘三哥,凡事心照。若小弟侥幸,这回去就得个肥美地方,到任一年半载,那时带几百银子来帮衬他,倒不值甚么。”两人见他说得如此,大约没得辩他,吃完酒,各自散讫。

1以上两个语段均出自《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甲)文段中“A”是_______________;(乙)文段中,“他”是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选段主要涉及到人物A的哪些事?你认为该人物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鲁迅评价《儒林外史》:“婉而多讽。”请根据以上选段,结合原著人物A前后变化,谈谈作者是如何达到含蓄委婉的讽刺效果的。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题目:我和这本书的故事

要求:①符合故事的特点,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