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人恒过,然后能改
B. 惠子相梁
C. 心乐之
D. 我知之濠上也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医生的全力抢救下,让他得以从重症新冠肺炎的魔爪中死里逃生。
B.“地摊经济”呈现复苏趋势,全国已有大约30个城市为“地摊经济”松绑。
C.国家建立健全禁毒信息系统,开展禁毒信息的使用、分析、收集工作。
D.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3、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欺侮(wǔ) 皎洁 怠慢 戛然而止
B.蓦然(mò) 静穆 怅惘 草长莺飞
C.褶皱(zě) 枯躁 缄默 销声匠迹
D.晦暗(huì) 弥漫 亢奋 天衣无缝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型冠状病毒在美国爆发之后,总统特朗普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
B.他说话、做事都很实在,阳奉阴违,朋友们都很信任他。
C.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上门求购别人珍藏奇石。
D.他以风流名士自居,衣冠楚楚、不修边幅。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你认为首联中哪个字用得好?请从炼字的角度加以赏析。
【2】“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谈谈你的理解。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①《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的神态: __________,________。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
④关关雎鸠,_________。(《诗经·关雎》)
⑤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诗经·子衿》)
⑥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⑦____________, 团团围定炕上坐。(贺敬之《回延安》)
7、《钢铁是怎样炼成得》得作者是_______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这部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________________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当过____________,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_____________得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得人生挑战,但无论是战场上的搏杀、_______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_______,都没能使他倒下,反而使他更加勇敢,更加坚强。
8、颜 值
南 山
①我们夸奖一个人长相英俊、智慧聪明,一直以来喜欢用“一表人才”来表达。无论东西文化,长相对称的人,通常会被认为是更优秀的,过着更快乐的生活,有更多的朋友,是有才华的、聪慧的、魅力十足的。网友们发明了一个词:颜值。
②汪精卫长相英俊,气度不凡,在同盟会期间,因刺杀溥仪的父亲载沣未遂,被判无期徒刑。后来民国成立,他作为英雄凯旋出狱,一时成为风云人物。据说当年审问他的亲王见他“一表人才”,心生悯意,甚至想把女儿嫁给汪精卫,可见汪精卫的颜值之高,“才华”之好,但历史开了一个大玩笑,这位“一表人才”的热血青年后来却做了汉奸,虽过了七十余年,仍然遭到中国人的唾弃和不耻。
③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貌和才华有时是分离的,中国文化更注重的是“贤、才、德、礼”,古往今来的经典著作,鲜有对一个人的相貌与才华作对等的判断。
④曾国藩是晚清大臣,是国之栋梁,其雄才伟略,享誉天下。但英国人戈登在他的著述中这样描述曾国藩。”曾国藩却是中等个子,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举止行动表现出优柔寡断的样子;他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
⑤在戈登的眼中,曾国藩就是一个糟老头子,没有什么出众之处,看上去甚至有些笨头笨脑的。清代著名学者,桐城派名家安徽人方宗诚第一次见到曾国藩,也极为惊讶,觉得他根本不像一位总督和将领,“宽大和平,不自矜伐,望之如一老教师耳”。
⑥方宗诚的这段描述,实则暗有褒奖,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这向来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国之大器,相貌平常,行为平常,这就具有了文化上的美感。
⑦“颜值”真的是一个极好的词汇,好就好在将一个人“指标化”了,一个人除“颜值”,自然还有“品德值”“文化值”“智商值”“情商值”健康值”等等,综合起来才能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立体具象的人。
⑧如果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考量,其实曾国藩属于黏液质性格,这类人的性格特点是反应缓慢,行动拘执,谨慎内向。但观察思考比一般人细,下判断也比一般人要慢,曾国藩自己也说: “ 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项刻立办者。余成沉吟数时不能了。可见,曾国藩不是那种见了人就就滔滔不绝、指点天下,喜欢发表漂亮观点的人。但这样的人能在大风浪中面不改色,不为环境所动,极具理性思维,其作决策,也极少冲动,也不可能有精悍之风,所以更能联谊交友,天下贤士为之归心。
⑨美国期刊《哈佛大学商业评论》曾经发表了一一篇科研文章,阐释那些外表不对称(颜值不高)的人更能够成为杰出的领袖,他们引用了大量的当数据进行了论证。
⑩这样的论证不可全信,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长相不怎样很可能是“交际式领导力” 突出的潜在生物符号。因为不好看的外表,会使得他们需要加倍的努力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可。这使得他们在知识储备、人际交往、组织领导方面的才能越发得到开发、锻炼。而有些相貌好的人,恰恰相反。
⑾现在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实际上,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真的难以彻底别除人性中的“爱美”基因,但千百年来,没有一种“看脸”文化可以主等社会主流价值观,无论一个人如何“搔首弄姿”或是风华绝代,最后沉淀下来的,可以让人去称道的东西,只有两样:德行和成就。然后才有可能是:这个人长得还可以。
(选自《解放日报》,有删改)
【1】本文用曾国藩的例子论证了什么观点?
【2】除了举例论证外,本文还运用了对比论证,请写出对比论证的内容并分析其作用。
【3】举曾国藩的例子时,作者在④⑤两段中引用了别人对曾国藩外貌、第一印象的评价,为什么不引用别人对他才华的评价?
9、请以“这就是经典”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
①从书籍的推介、评价、感受等方面组文。内容充实,调理明晰;
②写楷体字,卷面整洁。
③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