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初二上学期二检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A1B1C1凸形,一个为A2B2C2凹形,两个相同小球分别进入两弧形槽的速度都为v,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也都为v,小球通过凸形槽的时间为t1,通过凹形槽的时间为t2,则t1t2的关系为(  )

A.t1=t2

B.t1t2

C.t1t2

D.无法确定

2、下列做法中,属于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的是(  )

A.在学校周围植树

B.调低跳舞音响设备的音量

C.在公路上不鸣笛

D.在图书馆不高声喧哗

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露水晶莹

C.秋天,薄雾缥缈

D.冬天,瑞雪纷飞

4、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

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小球,小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

5、下列长度单位换算过程合理的是(  )

A.7.6m=7.6×100cm=7.6×102cm

B.7.6m=7.6m×100cm=7.6×102cm

C.7.6m=7.6m×100=7.6×102cm

D.7.6m=7.6×100=7.6×102cm

6、钢铁具有热胀冷缩(木头的热胀冷缩不明显,可忽略)的性质。一把钢尺在20℃时是准确的,如果在40℃时用它测量木头的长度,则测量木头的长度结果(  )

A.偏大

B.相等

C.偏小

D.无法确定

7、如图甲所示,在试管中装有少量的固态N物质,通过热水加热,N物质的温度-时间曲线如图乙所示,在内N物质始终是固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题中信息可判断N为晶体

B.N物质的熔点可能为

C.若N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可能高于

D.实验中烧杯内的水温有可能稳定在保持不变

8、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9、关于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平天平前要先将游码归零

B.称量时应该先从小砝码取起

C.被称量的物体应该放在右盘中,且其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

D.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损坏了,直接换一个新的继续称量

10、如图所示,以地面为参照物,下列物体是静止的是(  )

A.空中正在加油的飞机

B.奔跑的猎豹

C.跳伞运动员正在空中完成漂亮造型

D.正在工作着的地球同步卫星

11、下列实验中,运用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的是(  )

A.探究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

B.探究发声体音调的高低与其材料、长短、粗细及松紧程度的关系

C.用“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与方向

D.探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

12、青铜镜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下列光现象中与青铜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水中绿竹   错位变粗

B.临水起舞   倒影相伴

C.管中窥豹   所见一斑

D.冬奥猎豹   高清摄影

13、我国有着灿烂的诗词文化,很多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冰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该过程放热

B.“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该过程放热

C.“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该过程放热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吸热

14、下列列举的语句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果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过程中密度减小

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

D.“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质量减小

15、如图是一种便携式“声波盒”,工作时可以产生48000Hz的“高频波”使液体振动,从而将放入盒中的物体清洗干净。关于该“高频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人耳能够听见它

D.它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16、如图所示是海波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是非晶体

B.海波的熔点是48℃

C.在第4min时,海波处于固态

D.在BC段海波温度保持不变,此过程中不需要吸热

17、小红面朝镜子前后移动,观察到自己远离平面镜时,自己的像也远离平面镜,靠近平面镜时,自己的像也靠近平面镜,她仅根据该现象提出:“像到镜子的距离与自己到镜子的距离相等”,这一说法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A.实验结论

B.交流与评估

C.设计实验、收集数据

D.发现问题、提出猜想

18、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

A.透过水面看到水中的“鱼”

B.灯光下看到地上的“人影”

C.用凸透镜看到放大的“字”

D.在化妆镜中看到的“自己”

19、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16时29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六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B.神舟十六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

C.“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神舟十六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20、在下列事例中,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邮票

B.看电影

C.欣赏鱼缸中的金鱼

D.水中的月亮

21、我国古代青铜器在世界上出类拔萃。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工匠先将铜料加热,制成铜液,然后将铜液灌进模具,冷却成型,铸造初步完成。铸造青铜器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凝固

B.先液化后凝固

C.先熔化后凝华

D.先汽化后升华

22、在体育活动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乒乓球比赛中,乒乓球受到击打力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

B.踢足球时,脚先给足球施加力的作用,足球再给脚施加力的作用

C.手击打排球瞬间,排球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D.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的作用

23、如图所示是某款“超声波传感器”智能拐杖,其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加蜂鸣器实现距离报警,可以帮助盲人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盲人能听到这种超声波

B.超声波传递不需要介质

C.这种超声波的发声体振动特别快

D.该产品利用超声波测距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24、珠海大剧院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如图所示,其形成的原理是(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篮球表面的凹凸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_____的;如图所示,小朋友击篮球时手感到疼痛,是因为物体间_____的;向上抛出的篮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_____;而原本向上运动的篮球在重力作用下最终落回地面,重力的作用效果是_____

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距凸透镜20.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

27、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AB区域),这种现象叫做______,如果此时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蓝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会看到______,如果在上述情况不变,再将白色光屏换成黄色纸板,我们在黄色纸板上会______(选填“看到蓝色光带”、“看到黄色光带”或“看不到光带”)。若用温度计分别在不同色光区域测温,发现温度计放在______(选填“A”或“B”)的外侧时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

   

28、如图所示,分别利用甲、乙两滑轮匀速提起两个相同的重物A,其中乙为__滑轮,使用时相当于__杠杆,用甲滑轮的优点是__ ;若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把重物A提升相同高度,则拉力F1F2做的功W1___W2(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29、雾霾天气——空气中含有较多的细颗粒物。PM2.5表示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细颗粒物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细小颗粒物的形成,人为的因素是各种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其来源包括发电、冶金、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中排放的烟尘以及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细小颗粒物粒径小,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可以长时间、大范围的漫游、悬浮,吸入人体会对呼吸系统、心肺甚至大脑造成伤害。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立方米PM2.5小于10μg(1μg=10-6g)为安全值。

(1)PM2.5在大气中的漫游______(填“是”或“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

(2) 某日下午,扬州市出现雾霾天气,空气监测PM2.5为107μg/m3,即相当于100m3空气中细颗粒物的质量为______g,全市笼罩在浮尘中,给出行的市民带来不便。

(3)下列措施中,你认为改善雾霾天气不可行的是______

A. 关闭所有排放烟尘的工厂,不得生产 

B. 提倡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少开小汽车

C. 推广使用优质无烟型煤、低硫型

D. 国家加大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的建设

 

30、某同学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三次测量的记录2.13cm、2.16cm、2.14cm,那么测量的平均值是_______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

31、如图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沿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1)骑车者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骑车者的速度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跑步者的速度;

(3)60s时跑步者与骑车者相距______m

32、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ºC。

33、水的密度是_____kg/m3=_____g/cm3,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

34、听我们自己的说话声音,在教室里比在空旷的操场上响度______,这是因为______。而我们人耳能分辨出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则我们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障碍物离我们的距离必须大于______m。

三、实验题(共1题,共 5分)

3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他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______

(2)如图乙所示,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固定探头的位置,将探头转向不同的方向,发现U形管内左右液面的高度差不变,这说明在同种液体中,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接着,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的关系;

(3)他换用其它液体继续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时,当探头在酒精、盐水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______,这说明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与______有关;

(4)若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红墨水面的高度差h=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______Pa。(红墨水的密度为

四、解答题(共3题,共 15分)

36、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后才按计时器,这时测得运动员的成绩为12.69s,已知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40m,则:

(1)测得成绩比真实成绩高还是低?

(2)运动员百米赛跑的真实成绩是多少s?

37、一辆重型卡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200kW,速度为72km/h,汽车行驶30min。

(1)发动机做的功是多少?

(2)卡车的牵引力是多大?

(3)卡车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至少写出两个力)

38、如图,一匀速行驶的汽车正前方有一座高山,当汽车离高山720m时鸣笛一声,4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问:

(1)4s内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路程;

(2)4s内汽车行走的路程;

(3)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4)司机听到回声还需多长时间方可到达山脚?(设公路直通山脚)

五、作图题(共3题,共 15分)

39、如图所示,请画出木块静止在斜面上所受到的力。

40、如图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B点到达最低点O后,至D点返回,请标出在此过程中摆球动能最大的位置并涂黑。

41、如图,一只重2N的青蛙漂浮在斜面上的水杯中,请你画出青蛙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