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和田地区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张仃所作的焦墨画,立足写实性的山水风光。他挑战黑墨运用的极限,使其重新焕发了生机,为中国画坛带来空谷足音,振奋人心!

②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郎平教练的带领下技压群雄,力挽狂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首枚球类集体项目的金牌。

③正所谓小信诚则大信立,为人处世要讲诚信,买卖东西当然也要讲诚信,一言九鼎。不讲诚信,必然得不偿失。

④人们在追思启功先生的时候,不仅感佩他卓越的书画功力,更感佩他的高尚人品。他不但是文化界的泰山北斗,更是一位谦谦君子。

⑤因变法而步步高升的他们,当然容不得异己之声,一介文人苏东坡在御史的拷问下,受尽凌辱,斯文扫地

⑥孙老师朝歌夜弦,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⑥

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江左”即长江下游以西地区。古人以东为右,以西为左,比知我们现在看地图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

B. 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如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古代文章中,一般而言,“江”专指长江,“河”则专指黄河。

D. “逐鹿中原”中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本报呼吁大家踊跃投稿,不管是名流大家还是文坛新人,我们都一视同仁,唯以质量为准!

B. 我的犬子和郭老师的爱女是郎溪中学的同班同学,他们正刻苦学习,尽力为学校争光。

C. 特邀您作为嘉宾莅临我校观看校园戏剧节别具特色的演出,敬候您的光临。

D. 某领导给下级的批示:这个问题事关重大,望你组织群众讨论后再行钧裁。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被用以形容中国游客在日购物出手豪爽的“爆买”一词,在50个获推入选的流行热词中脱颖而出,斩获日本流行语年度大奖。

B. 美联储推出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邻为壑,冲击了他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剧了全球范围的货币战和贸易战。

C. 在微信公共账号上,他们呼吁文学爱好者们多创作、多评论,推荐优秀稿件,举行读书会等,活动内容丰富,无所不用其极

D. 郭建荣编著的《徐光宪传》还原了徐光宪的学术成长过程,真实反映了徐院士宽广的学术视野和严谨治学、水清无鱼的崇高精神。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B. 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夏衍尽自己最大努力,搜集素材,完成了《包身工》这部划时代作品。

C. 近几年,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则,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D. 要讲话就要讲老实话,讲自己的话,哪怕是讲讲自己的毛病也好。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龙应台

他把好几幅画在地上摊开。小店原本就挤,三张画铺在地上,我们就不能转身,一转身就要踩到画布上了。这一幅。我指着凡·高的《星夜》。他说:一百块。我说:六十块。他做出夸张的痛苦的表情,指着地上的《星夜》说,你看看你看看,画得多么好,画得多么像,就是颜料钱也不止六十块呀小姐。我说,那好,我们再逛逛。他一把拉住,说,算了算了,就六十块吧。

油彩很浓,他用一张薄薄的塑料膜覆盖在画面上,再把画小心地卷起来。

我走出小店,踏入画家村的街,一整条街都卖画,颜色缤纷,琳琅满目,气氛像成衣市集,只是挂得满坑满谷的不是衣服,是画。据说是一个奇人在这深圳的边缘荒村专门模仿凡·高的画,画得多,画得像,以至于国际媒体都纷纷来采访这中国深圳的·。没几年,荒村已经变成画家一条街。凡·高的画,人人能画,从这里批发到香港的小摊上,和开衩的旗袍、绣着五彩金龙的衬衫、缎料的面纸盒等等中国风味礼品混在一起,卖给观光客。

回到家,我把《星夜》摊开,仔细端详。从色彩和结构来说,仿得还真像,该有的笔触,显然一笔都不少。如果──我将窗户打开,让海风吹进来,因为画的油彩气味还呛鼻──如果,用科学的方法鉴定,仿画的人功夫确实好到完全逼真,好到任何人都看不出破绽来,我是否能被这幅《星夜》感动呢?

爱上《星夜》,是有过程的。住在大海旁每天看日落月出,就发现有一颗星,总是在黄昏时就早早出场,那样大,那样亮,那样低,使我疑惑它是不是渔船顶上的一枚警示灯?是不是一架飞机停在空中探测气候的动向?是不是隐藏在山头里只有云破时才看得见的一盏隐士读书的火?那颗星,低到你觉得海面上的船桅一不小心就会钩到它。

太阳沉下去,月亮起来时,星还在那里,依傍着月亮。不管那月亮如何地艳色浓稠,这颗星还是堂堂正正地亮着。

有一天黄昏,一个天文学家在我的阳台上,我们一同看那轮绯霞绚烂的夕阳在星的陪同下,从云到山到海,冉冉层层拾级而下。他说:海面上看金星好亮。

我吃一惊,啊,原来它就是金星,维纳斯。无知的人,朝朝暮暮看着它,却不知它的身份。今天知道了,跟它的关系可就不一样了。

我赶忙上网去看凡·高的《星夜》,因为我记得,他画的是金星。

·高在法国南部的精神疗养院里,写信给他的兄弟:今天早上,天还没亮,我在窗口看了很久,窗外什么都没有,唯有一颗金星,好大的一颗星。夜,他说,比白天还要活,还要热烈。

如果我失眠,披衣起身,走进沁凉的夜里;如果我凑巧走过一个大门深锁的精神病院,那么我一仰脸就会看见在黑沉沉的大楼上有一扇开着的窗,窗口坐着一个孤独的人,正在注视大地的荒芜和人间的荒凉,只有夜空里的星,有火。他说:看星,总使我神驰……我问自己:我们摊开地图,指着其上一个小黑点,然后就可以搭乘火车到那个点去,为什么我们到不了那颗星呢?我们难道不可以搭乘死亡到星星那一站?

三十七岁的凡·高真的买了一张死亡的单程票,说走就走了,行囊里只有煎熬的痛苦和无可释放的热情。《星夜》,在我看来,其实是一幅地图──·高灵魂出走的地图,画出了他神驰的旅行路线:从教堂的尖塔到天空里一颗很大、很亮、很低的星,这颗星,又活又热烈,而且很低,低到你觉得教堂的尖塔一不小心就会钩到它。

我会被深圳画家村的《星夜》感动吗?

换一个问法:如果科学家能把一滴眼泪里所有的成分都复制了,包括水和盐和气味、温度──他所复制的,请问,能不能被称做一滴眼泪呢?

【1】文章开头写买画时和商贩讨价还价的情景有何作用?

【2】怎样理解夜,比白天还要活,还要热烈的含义?

【3】能否被深圳画家村的《星夜》感动呢?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鲲之大,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4)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5)___________,隔离天日。(杜牧《阿房宫赋》)

(6)水陆草木之花,______________。(周敦顾《爱莲说》)

(7)居安思危,____________,有备无患。(《左传》)

(8)_____________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无衣》中的“__________”,描写战士修整甲胄和兵器,然后又以“____________”一句,表明战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气概。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对秦统治者搜刮百姓的行为和奢靡的生活进行了质问。

(3)古人常在诗词中使用“流水”这一意象来表达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人生虚幻的感慨,“_______”就是这样的经典名句。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______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

(3)我腾跃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庄周《逍遥游》)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先进》中,冉有说自己去治理一个国家,三年后达到的结果是“_______”,而“_______”则不是自己的能力能做到的。

(2)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月亮上的神仙和动物也被乐声吸引。

(3)“沙漠”与“落日”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如“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自身“则耻师焉” 。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

宋.辛弃疾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1“满江红”是这首词的_________

2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由江行沿途所见山水引发回忆,蕴含着久别重逢之慨。

B.“长为客”三字深怀忧愤,强烈地表达了长年客居他乡的寂寞与凄凉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C.“吴楚地,东南坼。”化用杜甫的诗句“吴楚东南坼”,贴切表现出江行所见景象的壮阔。

D.“旌旗未卷头先白”用借代的手法表达战争未胜利而自己的头发却先花白的感伤与悲叹。

3“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一句,写“梦中”所行,有何独特的表达效果?结合全词请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断肠草

(清)俞蛟

①粤中深山大泽多胡蔓草,其花有黄、白二种,食之断肠。凡有激愤怨毒于中者,辄茹之。或置食物毒其仇,或持之以诈人财物,不遂,即纳诸口,须臾血溃百窍而死。计阖省每年毙于毒者,何止百数十人!

②有监司某悯之,出示村民,每日拔草以献,一筐给值若干。于是,卖菜佣及穷民无业者,咸采此草,荷担入城市,踵相接也。无如采者虽众,而产于地者不竭,且愈拔愈多,未及一年而罢其役。

③愚谓此举虽属仁人之用心,然何异郑子产之乘舆济人,无补于事。为人上者,惟贵乎洁己奉公,教民敦节行,励廉耻,加以纠察抚循,俾顽梗残忍之徒,潜移默化,如孟尝之治合浦而珠还,宋均治九江而虎避,方为循良卓行。区区拔草以救民,舍本逐末,亦何益哉!

【注释】①合浦郡盛产珍珠,当地官吏盘剥珠民,导致珠蚌逐渐迁移到邻近的交趾郡,孟尝到任后革除弊端,使合浦又成了盛产珍珠的地方。②九江郡中多有虎暴伤人事件,太守宋均下令禁止捕虎,缓和了人虎矛盾,虎群渡江离去。

【乙文】子产听政

《孟子·离娄下》

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注释】①溱洧(zhēn wěi):溱水和洧水。②“徒杠”、“舆梁”:分别指“走人的桥”和“走车的桥”。

【1】甲乙两文中监司某与子产都针对问题采取措施。请梳理文本内容,完成以下表格。

处事

人物

问题

方法

结果

监司某

(1)

(2)

毒草不断生长且越拔越多

子产

百姓渡河困难

用自己的乘驾帮百姓渡河

(3)

【2】对于甲文中毒草“愈拔愈多”的根本原因推断最合理的一项是(     

A.断肠草生命力极强、生长旺盛。

B.当地村民以次充好、鱼龙混杂。

C.地方官吏管理松懈,监守自盗。

D.当地村民扩大规模,多方经营。

【3】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认为应该以礼义廉耻教化百姓。

B.乙文认为百姓本来就没有渡河烦恼。

C.甲乙两文都认为执政者有仁人之心。

D.甲乙两文都认为治理方法舍本逐末。

【4】甲乙两文的作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实施主张,请评价这两种主张的实效性。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多国高中学生参加的“文化之旅·魅力中国”游学活动即将结束,中国学生文佳作为小组代表将在活动分享会上发言,为此,他采访了小组的几位成员。

欧洲的欧文说,他印象最深的是敦煌。在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中,他看到了多种文化的影子,不禁感叹不同文化的汇聚交融成就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

美洲的珍妮说,最让她震撼的是北京故宫。她看到了宏伟的皇家建筑、珍贵的中国文物,还碰巧参观了由几家世界著名博物馆联合推出的“灵感中国”特展,她惊奇地发现,中国元素正成为世界时尚艺术的流行素材和灵感来源。

非洲的西塞说,与中国同龄人一起生活是他最好的体验。打篮球,练武术,喝可乐,品中餐……共同的爱好、新奇的感受让大家成了好朋友。

请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体验,以文佳的名义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文化交流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