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平潭综合实验区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恰当的一项是(  )

有什么样的贵族特权能令一个青年人身上的________非得同他的家谱或钱包挂钩呢?

A. 肌肉力量、形体美、获胜的意志以及锻炼的毅力

B. 形体美、肌肉力量、锻炼的毅力以及获胜的意志

C. 锻炼的毅力、形体美、获胜的意志以及肌肉力量

D. 肌肉力量、锻炼的毅力、获胜的意志以及形体美

2、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

②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③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

④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

⑤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A.②③①⑤④

B.⑤③②④①

C.③②④⑤①

D.③②①⑤④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C. “你就去吗?小栓的爹。”是一个老女人的声音。

D. 新浪网曾经声称,新浪“不希望任何人或机构”通过公开市场使用这种“非正常手段”来获得公司控制权,并强调“无论盛大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新浪都有信心最大限度地保证新浪公司和新浪股东的利益”。

4、下列语文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贵州省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工作动员部署暨业务培训会议在贵阳市召开。”句子的主干是“会议在贵阳市召开”。

B. “皑皑白雪”“风云变幻”“气势磅礴”都是主谓短语。

C. “采集内容包括采集对象身份信息、政治面貌、对象类别、基本生活状况等。”此句中的标点运用正确。

D. “实现全县自备水源用水户取水计量在线监控全覆盖,大大减少了执法成本。”句中“大大”一词充当状语。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沚。

(选自《诗经·国风·秦风》)

《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蒹葭》全诗三章,开头都采用____起兴。在形式上,本诗采用____ 的形式,每章只换几个字,造成______的表达效果,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_____心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古诗《式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 家信100多封。 _________

(2)《傅雷家书》中傅雷首先强调的是儿子傅聪在 音乐艺术道路上的成长。 _________

(3)傅雷教导儿子“恩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爱之不切,弹出来自然也不够味儿;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因不起兴趣”时,是以贝多芬为例子。 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人类面临的几大环境问题

一、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大气质量受到影响,全球气候变暖。这将导致灾难性天气频发,森林减少、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将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二、臭氧层被破坏

臭氧层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许多科学家认为,氟利昂作制冷剂及在其他方面使用,会使臭氧层被破坏。氟利昂由碳、氯、氟组成,其中的氯离子释放出来进入大气后,能反复破坏臭氧分子,自己仍保持原状,因此尽管其量甚微,也能使臭氧分子不断减少而形成“空洞”,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能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穿透1 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影响生态平衡。

三、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其成因有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森林灾害、岩石风化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料、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尤以后者为甚。水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来自:(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而造成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森林砍伐,水土流失;(6)因过度开采,产生矿山污水。水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工业排污致使作物减产,品质下降,大片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珊瑚礁、海草,使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地球,人类,正遭受着越来越大的威胁。因此,我们应该及时行动起来,一起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

(材料二)

什么是低碳经济呢?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它的基础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它的目标是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它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

(材料三)

低碳生活,就是指在生活中要利用低碳的科技创新减少所消耗的能量,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低碳生活虽然主要集中于生活领域,主要靠人们自觉转变观念并加以践行(附调查表格),但也需要政府营造一个助推的制度环境,包括制订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等政策,实施财政补贴、绿色信贷等措施,也需要企业积极跟进,加入发展低碳经济的“集体行动”:实现低碳生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附表格:

关于“不同人群与低碳生活”的调查(共1000人)

认识与行为

低碳理念

生活方式

生活习惯

初中学生

85%

65%

50%

做工人员

75%

75%

65%

退休老人

50%

85%

90%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为下图中的A处贴个标签,并简要说明画面表达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中画线的句子,给“低碳经济”下一个定义。

3阅读材料三的调查表,回答下面问题。

(1)请概括调查表反映的主要信息。

(2)看了这一调查结果,你对初中生有什么建议?

4结合三则材料,说说为了实现低碳生活,政府、企业、个人分别可以做些什么。(请各举一例)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每个人都在成长的旅途中,永不停歇。每个人都经历成长过程,独一无二。

请你以“我的成长历程”为题,写一篇在班会上分享给同学们的演讲稿。

要求:①体现演讲稿的特点,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