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延边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下见小潭,水尤

B.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 崔氏二小生

D. 溯洄从之,道且长

2、下列关于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躲避搜捕,朱赫来藏到了保尔家;他给保尔讲述了很多革命道理,对保尔影响很大。

B.保尔不顾母亲阻拦,加入红军,成为了一名勇敢的骑兵;后来英勇作战,光荣负伤。

C.保尔痊愈后,来到烈士墓前;面对大地回春,他凭吊烈士,产生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D.保尔决定通过文学重新参加战斗;他在家人的支持下,开始写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hào)  (tiáo)  其名为(kūn)

B. (juān) (yuè)   一石(sù)

C. (qīn) (pián) 苍苍(bìn)

D. (lì) (ào)   于南冥(tú)

4、对下面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苦闷。

B. “悠然见南山”写出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自然,体现了心灵的自由惬意。

C.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出了夕阳落山、成群鸟儿纷纷归巢的美好场景。

D. “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可以理解为诗人领悟到的自然之趣与人生真谛。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2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②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经•蒹葭》)

______________ ,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

______________,子宁不嗣音?(《诗经•子衿》)

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前四句。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傅雷教育儿子_________________(姓名)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荣辱感。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①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

②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③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

④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

⑤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

⑥一夜无话。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起初,我以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在叠被子。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唰唰”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

⑦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文写的两件事。

2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

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

3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4请谈谈你对“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践行(至少从两个角度来谈)良好教养的?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题目:特别的时期,特别的你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结尾议论或抒情要充分;②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能够表达真情实感。③不要使用网络语言;②全文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④文中如出现校名,请用育英学校、思齐学校代替;⑤如出现人名,请用小刚、小志、小芳、小晶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