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初二上学期三检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小红同学周末去奶奶家看见院子里晒了许多咸腊肉。小红奶奶用到的食品保存方法是(       

A.罐藏法

B.冷冻法

C.腌制法

D.巴氏消毒法

2、下列关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日本血吸虫只能终生寄生在人体内,使人患病

B.蛭的唾液中有蛭素,蛋白含量很高,可做鱼的饵料

C.果蝇属于环节动物,是非常经典的遗传学实验材料

D.病毒种类很多,寄生在活细胞内生存,可引起其他生物患病

3、下列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分布最多的是(       

A.潮湿的粮食堆

B.脱水的干香菇

C.腌制食品的盐水中

D.冰箱内烤干的馒头片上

4、下列各项生物活动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爬行

B.取食

C.呼吸

D.改变体色

5、红袋鼠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袋类动物,它们常依靠强健而有力的后肢来运动。由此推测红袋鼠最主要的运动方式是(       

A.跳跃

B.爬行

C.游泳

D.行走

6、最近,澳洲发现世界最大的植物海草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经检测发现,这片海草的所有样本的DNA完全一样。2022年5月西澳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辑》上的研究结果,讲述了这片海草的草生故事。根据资料可以推测这片海草的生殖方式是(  )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分裂生殖

D.出芽生殖

7、学习了性状的遗传后,同学们议论纷纷。甲:“基因组成相同,性状不一定相同”;乙:“性状表现相同,则基因组成一定相同”;丙:“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与基因无关”。上述三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甲、乙、丙

8、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目

B.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生物种类越多

C.分类单位越大,生物之间的差异越小

D.分类单位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

9、对下列词语所描述的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A.蜻蜓点水——产卵

B.金蝉脱壳——蜕皮

C.破茧成蝶——化蛹

D.飞蛾扑火——趋光性

10、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B.猿适应了草原环境进而进化成了人

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D.脑容量的增加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

11、动物在水中、陆地上和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是(  )

A.行走、奔跑、飞行

B.游泳、飞行、滑翔

C.游泳、爬行、飞行

D.爬行、跳跃、飞行

12、爬行动物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下行动物中不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A.石鳖

B.避役

C.乌龟

D.恐龙(已灭绝)

13、与蝾螈相比,蜥蜴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不包括(       

A.体温随环境变化

B.终身都用肺呼吸

C.体表有角质鳞片

D.卵外有卵壳保护

14、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下列生物分类等级中,等级最低的是(       

A.科

B.纲

C.属

D.目

15、下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

   

A.甲→乙→丙→丁

B.丙→丁→甲→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16、下列骨骼肌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7、人的体细胞内含有多少染色体?          

A.23条

B.23对

C.36条

D.46对

18、如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结构③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B.脱臼是指结构①从结构⑤中跳出来

C.结构②是关节腔

D.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同一块骨上

19、下列措施能起到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A.种植农作物时耕松土壤

B.使用保鲜袋包装储存蔬菜

C.将收获的种子晒干后贮藏

D.用二氧化碳气调箱运输杨梅

20、下图为某初中生物学习小组利用硬纸板、适当长度的松紧带和工字钉制作的模型,用来模拟肌肉牵动骨运动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字钉相当于关节,硬纸板相当于骨

B.用工字钉将①和②相连,模拟骨骼

C.松紧带相当于肌肉,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运动

D.若用该模型模拟屈肘运动,则③舒张,④收缩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身体分为头、胸、腹,两翅膀三足,上两根感觉须,里是肉外是骨谜语底是__________动物类群其中外是骨___________,它的生物学意______

 

22、变态发育的过程中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时期,叫做不完全变态。

23、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者、消费者及消费者 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4、小张和父母乘车去山东菏泽,在高速公路上,看到了周围大片大片的农田.当到了休息站的时候,打开车窗听到了许多青蛙的叫声,于是小张惊奇的问:“这是什么地方啊?景色太美了!”父母告诉他这是水稻田,我们吃的大米就是在水稻田里种植的,农民伯伯为了获得丰硕的果实,要播种、驱虫、施肥、灌溉.这时小张不由得想起了一个诗句“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请同学们根据这段话和诗句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影响水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 

A.水分、温度、肥料、阳光、空气等   B.青蛙、害虫、细菌、真菌等

(2)这是一副农田生态系统的画面,请问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________ 

(3)诗句中水稻和蛙分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________ 

A、分解者、消费者                 B、生产者、消费者

(4)为了去除虫害,农民伯伯一般会在稻田中喷洒大量农药,农药会随着食物链逐渐积累,那么农药会在________ (填水稻或青蛙)体内积累最多.

(5)虽然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________ (填有限或无限)的.

25、环境的______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______

26、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味 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27、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某中原因被深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它们有规律的出现在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中,越简单的生物出现在越______(古老、晚近)的地层中。

 

28、运动时以_____为杠杆、_____为支点、_____收缩为动力形成的。运动要消耗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29、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_____所决定的,称为先天性行为;在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的作用,由 __________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3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描述的是动物的________行为。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将下列食物与其相应的保鲜方法连接起来: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也是惟一证据。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科学家们将男人、女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列的排列图。请分析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体细胞中的常染色体数目是对______对。

(2)从染色体形态和组成可以判断,图______表示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

(3)组成染色体的物质中,_____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从所含有的性染色体来看,男性产生的精子有______两种类型。

(5)若甲、乙是一对夫妇,两人都是双眼皮,却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你认为夫妻二人的控制眼皮性状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基因分别用A、a表示)

34、如图是某个白化病患者的家族图谱,只有第二代4号患有白化病,其他人都是正常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导致黑色素合成缺陷,从而表现为皮肤等的色素缺乏,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  

(2)第二代5号女性个体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她体内形成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  

(3)经基因检测,3号的基因组成正常,但由于他长期在野外工作,其肤色表现出很黑,他这种黑色肤色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遗传给第三代7号。  

(4)白化病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