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兴安盟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中国国家流感中心通过了世卫组织的评估,成为第5个世卫组织全球流感参与和研究合作中心,将在流感预防和控制方面发挥作用。

B. 今年六月,刘国梁被解雇了中国队总教练的职务,目前已经下海经商,这也让他自动失去了国际乒联年度最佳教练的参评资格。

C. 一些所谓的“共享”,蹭着共享经济的热度,做起毫不相干的生意,实际上都跑不出“广告噱头吸粉走流量”“收取押金形成沉淀资金”。

D. 一家以“新鲜空气”为主题的新华书店因摘得设计界“奥斯卡”奖受到追捧,这家书店能否突破热闹开场、黯然收场的窠臼,值得关注。

2、柳永词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么迷离伤感。人们常提到的“杨柳”是指(  

A.一种树木的名称 B.两种不同的树木的名称

C.一种种植在岸边的花草 D.词人的一个朋友

3、下列名句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B.狗吠深港中,鸡鸣桑树巅

C.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初举明经”的意思是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 “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数民族和汉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称;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C. “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中“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D. “授”“迁”“补”“擢”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常见的还有“拜”“转”“徙”“升”等。“授”“拜”“转”“补”是关于任职授官的,“擢”“升”是关于提升职务的,“徙”“迁”是关于调动职务的。

5、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司马、同徒、司空。

B.: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浮空(节选)

蒋一谈

“飞蛾扑向烛火,扑向死亡,愚笨和勇敢,原来可以这样融为一体。看到眼前的情景,我想到这些,你呢?你不要哭,修行之人不要轻易哭,你把眼泪留下来,滴在苦海里。”

月球上有澄海、静海、冷海、云海……没有苦海。望着一轮明月,一灯想到师兄一蝉的临终话别,深深吸了一口气。接替一蝉成为禅院住持,是他的心愿。师父慧然法师年事已高,两年前搬进半山腰的木屋居位。初秋的夜已有凉意,一灯走进屋,取出炭炉放在桌上,用抹布擦拭干净。

“一然回来了吗?”

一灯直起身,说道:“师父,一然的语音箔片坏了,需要更换新的。鲁格说,一然上山下山,膝关节的伸缩连杆和气动管也需要保养一下。”

慧然法师缓缓点头:“昨晚,我梦见一蝉了……”

一灯告下眼帘,说道:“师父,我前两天也梦见师兄了。”

慧然法师后半生收过三位弟子——大弟子一蝉,半年前失足坠崖离世,一然是一灯的师弟,慧然法师的关门弟子,禅院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机器人禅师。一年前,慧然法师偶遇机器人公司工程师鲁格测试机器人整体能力后深感震惊,决定收机器人为徒:一灯不喜欢现代科技,不理解师父的决定,甚至觉得脸上无光。

慧然法师当时是这样说的:“佛学知因缘而不知阴阳,西学知物而不知无,中国禅学知阴阳,所以识机,机器人何尝不是千载难逢的机?所有的大文化,即使是同道间,都经历过血雨腥风,捍卫者和挑战者都不会手下留情。这个年代,仅仅做好自己是不够的,你们要知危机,要看得见未来。”

一然回到禅院当晚,师徒三人站在山顶凝视月亮,眺望星空,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次相聚。

“月中有兔,好啊。”慧然法师说道。

一然正想开口,发觉一灯也要说话,忙低下头。

“师弟,你说。”一灯说道。

一然说道:“师父,月中有兔,是不是说美是可爱的,也必是虚幻的?我其实很想养一只兔子。”

慧然法师舒心地笑了。师父的笑声让一灯很不舒服,师父说过,一然温和有礼,如果他的性情硬朗一些就更好了,并让一灯询问鲁格,有没有办法实现这一点。一灯不想过问此事,但师父的交代不能不照办,因此也在有意无意间问过鲁格。

鲁格告诉他,卸载一然硬盘里的机器人三定律,能改变他的性情,不过这样做有风险,如果有一天一然厌倦了人类的管束,很可能做出出格的事。听完鲁格的话,一灯暗自欢喜,他压根不喜欢一然,如果能用这个方法制造事端,赶走一然,当然是期盼已久的好事。鲁格补充说,机器人禅师是公司与禅院合作的第一个项目,不能出现纰漏和意外。听完鲁格的话,一灯很是失望。

“师兄,该你说了。”一然愉快地说。

一灯醒过神,说道:“师父最喜欢月亮了,多年前师父曾教诲,凡天成的没有不美好的,月亮是一个天成。”

一然望着月亮,陷入沉思。

慧然法师缓缓坐下,说道:“人间的很多事,是多事多出来的,有时多出美意,有时多出恶端,月亮上多出的这只兔子就是美意,你们要通过体会美意来体会恶端的真面目,否则美意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随后,慧然法师看着一然,说道:“一然,你随我学禅一年,典籍接触了不少,禅师言行录也能铭记于心,你跟师父说一说,你现在有什么体会?”

一然看着师父,欢快地说:“师父,我羡慕师兄可以独立办讲座,我也想试一试呢。”慧然法师捋着胡子笑起来,一灯感到一阵恶心,夜色遮盖了他的神情。

护送师父回木屋的路上,月光下的花朵颤颤悠悠。

所有的颜色变成了深色和浅色,那是异化了的黑色和白色。

第二天清晨,慧然法师留下字条,借口下山访友,实则云游他方,消失踪迹。

一灯知晓师父的性情,他此次下山,再也不会回来了。阳光灿烂,一灯的心情一会儿灿烂一会儿晦暗。师父的离去,在他身上卸去了一个莫名的包袱,他忍不住思考禅院的未来。

窗外,一然正和一只母鸡及几只小鸡玩耍,他举起一小块圆石,对着阳光照了又照,接着举起一只小鸡,对着阳光照了又照。之后,他每下手臂,安静地思考母鸡、小鸡和禅机的关系,他眨了眨眼,恍惚悟到了这一点:母鸡感觉到小鸡要破壳了,开始啄蛋壳,小鸡想出来了,在蛋壳里面啄啊啄,母子俩寻找着彼此的声音啄啊啄,啄啊啄,蛋是破开的瞬间,母鸡和小鸡的喙尖恰巧触碰在了一起,那个触碰的瞬间就是禅机。

就是这样的,太好了!

在这个过程中,一然还有其他的感受:高树上焰焰的阳光,近在眼前又恍若悠远,邪是火海之光,也是仙境之光,全在自己的选择。而每时每刻的光即是永远,永远不会眷恋任何人,但会提醒每一个人留意自己的瞬间。

谁能多留意瞬间,谁就离禅机更近。

光之瞬间,让一然想到光速,想到星球之间的距离和宇宙万物,他的思维神经和记忆单元,好像长出了五颜六色的翅膀,而那个夜晚,师父的一席话,又让他感觉到神经电流像一条条飞升的焰火。

可是,那个时间太短暂了,太短暂了……

一然低下头,他很想念师父。

(有删改)

文本二:

年轻的当代科幻创作者有热爱、有激情、有强大的吸收能力,还有对中国文化的体认和理解,几方面相互作用,孕育出中国科幻文艺的独特气质,悠久的历史传承、深厚的文化土壤、代代相传的价值观念,决定了中国科幻一定有对人类命运和人的价值的不同书写。电影《流浪地球》里“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情节设定就非常有中国文化特色,危急时别不是坐着飞船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而是怀着故土情怀将地球一起带走。中国科幻里类似这样的文化因子还有很多。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科幻与世界对话,不仅要在主题上具有探索性,要对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科学前沿保持敏感,还要挖掘和展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拥有对科幻类型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创作自觉。作为一种类型文艺,科幻创作需要熟练掌握类型程式,但是最好的作品一定是超越类型的。许多科幻经典都是如此,写出中国科幻独特风格和突破科幻既有类型程式,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

(摘自阿来《充满活力的文艺领域》)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呈现了对现代科技的两种态度——接受与排斥,表达了对人与机器人的关系思考,启示人们学会识别、顺应与把握新事物。

B.愚笨和勇敢、危机与未来、可爱与虚幻、美意与恶端,禅师们对世界的感知是理性辨证的,洞察到事物的对立统一、变化互联。

C.作品笔法细腻,运用语言、心理、动作等描写手法刻画人物、揭露内心、暗示性格,单纯的一然、睿智的一灯形象皆跃然纸上。

D.在禅学的影响下,机器人一然的神经系统的自我生成能力有了改变,在顿悟禅机的同时,他的思维神经和记忆单元得到了发展。

【2】随着情节的发展,一然发现了大师兄的死亡与一灯有关,其实选文对此结果已有多处伏笔,请从文中找出并分析。

【3】请结合文本二分析这篇科幻小说的创作特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如果想要典雅含蓄地表达自己对荷叶、荷花等服装图案的喜爱,我们可以借用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两句。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两句,以月亮圆缺增减的辩证关系为例,形象地揭示了世间万物变化的一般规律。

(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________”两句,描述了作者求学时向老师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恭敬请教的情形。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苏轼《赤壁赋》中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云雾障目和冰滑难登中突出了登山之艰险,使风雪中登山的特点进一步明朗。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的“蜀山兀,阿房出”,简明扼要地写出了阿房宫的建成,文章后面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八个字写出了它的毁灭。

(2)韩愈曾经讲过:“由汉氏以来,师道日微,然犹时有授经传业者,及于今,则无闻矣”。这句话正是《师说》中发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的深远历史背景。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下句中的望帝,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将军角弓不得控,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客至

(1)《客至》一诗中从户外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2)《客至》一诗中写因为家贫,没有山珍海味和美酒招待客人,只有简单的菜和薄酒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3)《客至》一诗中流露出诗人质朴恬淡、热情好客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玉楼春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注)①鱼沉:古人有鱼腹传书之说。故以“鱼沉”代指无人传言。②欹:斜靠。③烬:灯芯烧成的灰。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开头两句直抒胸臆,“触目凄凉多少闷”写出了无处不在的凄凉与烦闷。

B.第三句中的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亲人的足迹。

C.五、六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风竹之声,借以诉离怨别恨,尤其“敲”字极富神韵,动人心魄。

D.作者在词中不仅精心刻画了思妇的外貌形象,也着力揭示了思妇的内心思想感情,给人以深沉的艺术感受。

2词中说“万叶千声皆是恨”,请结合全词分析“恨”的原因有哪些。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唐太宗论

宋 孔文仲

缙绅之论,皆以为唐太宗之德业,可以追迹三代之盛王;予以为太宗特秦皇、汉武之不败不危者耳。

太宗当隋氏之乱,辅翼高祖起义晋阳,以一旅之师转战天下,所向必败其军,取其将,包其地。及已即帝位,政事简肃,尊儒重贤,法度文章,稍稍修立,而憔悴民,复见升平之世。由是言之,太宗可谓明天子矣。及其务名尚功而用心于外,生事四夷而勤兵于远,则何以异于秦皇、汉武之为哉?虽然,秦皇坐招天下之乱,汉武大穷中国之民,而太宗之失,未至于此,予故曰秦皇、汉武之不败不危者也。

请略言太宗之失四事,以为国者戒。《春秋》书公会戎于潜,说者以为御夷狄者,不一而足也。盖夷狄者,天地幽阴之气,聚于障塞之表,散于沙漠之上,故其君臣无阙庭之礼,其士民无冠带之制,先王视之,若猿狖之在山,鱼鳖之在泽也。其来不以为荣,其去不以为辱,其毁我不足忧,其誉我不足喜。而太宗溺于四夷甘言,称“天可汗”而以临之,屈天子之贵,下从酋长之号,以徼名于流俗之间,其失一也。

蕃夷种类,非有礼义忠信之心,慈良岂弟之意也,特屈于不得已而稽首于我,譬如鹰隼,饱则飏去。先王知其然也,投之不毛之区,置之荒忽之地,使其耳不闻中国之金石,目不覩宗庙之礼,其心冥然如圈豚笠彘,不识堂陛之上,然后奸谲之心,悖乱之计,伏而不生。此先王御夷狄之长计也太宗不察此而听四夷遣子弟入太学使之习治乱晓权数以为子孙无穷之忧其失二也。

《黄石公记》曰:“舍近而图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而图近者,逸而有终。”先王非不知廓地万里以为广,聚四夷之财以为富,然夏、商、周之盛,地不过五千里,而夷狄之国不焉,知其力不足以守也。太宗略取四夷之地而并置州县,使其将士更往递戍于风霜砂砾之野,河源险阻之上,万里奔命,九死一还,舍本而争末,空内实外,其失三也。夫夷狄之性,非可以法度、风化调习之也,先王待之甚轻,责之甚,虽有傲慢不逊,往往置之度外。周宣之时,玁狁内侵,至于太原,其事变亦已亟矣。宣王未尝投袂抚剑角逐之也,命将驱之出境而止。太宗愤高丽出不逊语以拒使者,于是戎衣亲征,涉大海,冒寒暑,至亲持戈于马上以身先士卒,吮骁将血以感厉三军。以人主之尊,而与徼外之小国争一旦之儁,败则辱国,胜不武,其失四也。

诚使太宗蚤去四失,而裁之以先王虑深计远之道,则庶几乎近世仁义之主;而太宗兼有之,臣故曰秦皇、汉武之不败不危者也。

(选自《舍人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秦皇坐招天下之乱 虽然:即使如此

B.以为国者戒 君:君主

C.而夷狄之国不焉 与:亲附

D.责之甚 简:简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憔悴民  予犹记周公被逮

B.而太宗溺于四夷甘言 既而以吴民乱请于朝

C.空内实外  约连兵大举

D.不武  刘病日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一开头就亮明观点“太宗特秦皇、汉武之不败不危者”,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概述唐太宗的历史功过,并且通过比较阐述了观点。

B.文章分别从追求名声、遗祸子孙、驱遣将士、争胜境外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唐太宗在处理与“夷狄”的关系上存在着的严重错误。

C.本文和《六国论》一样,条理层次特别清晰,又都属于史论,以古讽今,富有现实针对性,虽立论标新立异,却洞见历史的另一面。

D.全文综合使用多种论证方法,既有举例论证,又有引用论证,既有比喻论证,又有类比论证,还有对比论证和比较论证,灵活多变。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此 先 王 御 夷 狄 之 长 计 也 太 宗 不 察 此 而 听 四 夷 遣 子 弟 入 太 学 使 之 习 治

乱 晓 权 数 以 为 子 孙 无 穷 之 忧 其 失 二 也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及其务名尚功而用心于外,生事四夷而勤兵于远,则何以异于秦皇、汉武之为哉?

(2)诚使太宗蚤去四失,而裁之以先王虑深计远之道,则庶几乎近世仁义之主。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79年,尹盛喜组织20余名知青,在北京前门箭楼旁搭了个露天茶摊,经营困难。

1988年,他创立老舍茶馆,聘请没地方演出、生活困顿的民族老艺人表演传统曲艺。客人点一杯茶,就能欣赏到著名艺人的琴书、单弦、相声等。老舍茶馆的名气越来越大。

1993年,尹盛喜的女儿尹智君利用所学的酒店管理知识来经营老舍茶馆,引进新人、新思维。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尹智君对员工进行英语、国际礼仪、传统特色服务的培训,老舍茶馆半个月里接待了13位外国元首及政要。近年来,传统文化的复兴给予了老舍茶馆更好的发展机遇。

从露天茶摊发展成有国际影响的茶馆,这里面既有两代人的追求与努力,也有时代发展的契机,还有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老舍茶馆的发展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请写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