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荆州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对病句的类型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主语残缺)

B.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搭配不当)

C.因为只运货,不送人的原因,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被形象地称为“快递小哥”。(成分多余)

D.在宇宙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语序不当)

2、找出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 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

B. 他们兄妹的感情好的不得了,简直是形影不离

C. 妈妈对生病的奶奶照顾得很周到,简直是爱护备至

D. 他平时刻苦努力,这次取得好成绩是自以为是的事

3、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踌躇   颓唐   盘旋   唯妙唯肖

B.虬枝   洗涤   慰勉   和言悦色

C.罅隙   蔓延   劳禄   无动于衷

D.映衬   消逝   簇拥   春寒料峭

4、下列语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中轩敞者/为舱

D.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春诗人淹留潭州时,即诗人去世前半年多。②鹖冠:传说为楚国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强饮”的原因。

2试分析本诗颈联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名句积累。

(1)《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奇特优美的自然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青子衿,___________ 。(《诗经·子衿》)

(3)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出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朋友间的真情。

(5)《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时隐时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1)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一生翻译   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30余种;还是一位特殊的   家,《傅雷家书》中饱含了他对儿子   和傅敏在为人处世上的指导和期望。

(2)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变 脸

①变脸是四川地方剧种川剧的表演绝活,产生于上个世纪 30 年代,最早用于传统折子戏《归正楼》。戏中一名叫贝容的侠客为了救人方便,变脸数张,从此这种新奇的表演方式就延续下来。川剧的“变脸”被称为“国宝”“绝活”“奇观”,变脸艺人头一扭,手一挥,黑脸、白脸、花脸、红脸、人脸、鬼脸,唰唰唰十几张脸就能变出来。

②在这期间,变脸在戏班的对台戏中不断摸索演变精化,渐渐成为川剧的一大特色。川剧的悲剧极有特色,喜剧独树一帜。凡是情感波折、内心激变之处,变脸皆有用武之地。川剧以其怪诞狰狞的面相变化表现出人物内心不可名状之律动,作为一种对人物内心非常独特的表现手法,无疑大大增加了川剧本身的表现力。名角表演变脸,常常酿成爆棚之患。可见老百姓对这种耍活儿是打心眼里认可的。

③有报道说,速度最快的艺人能达到 1/270 秒就变出一张脸。或威武正气,或狰狞可怖,或滑稽逗乐,任观者如何凝神定睛也看不出丝毫破绽,看过之后,无不惊叹。田汉曾说:“四川戏关于变脸之类具有特长,不知何故。

④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面对凶猛的野兽,为了生存把自己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唬入侵的野兽。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⑤变脸的手法大体分为“抹脸”“吹脸”“扯脸”三种。此外还有一种“运气变脸”。

⑥“抹脸”是将化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便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要全部变,则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如果只需变某一个局部,则油彩只涂要变的位置即可。如《白蛇传》中的许仙,《放裴》中的裴禹,《飞云剑》中的陈仓老鬼等都采用“抹脸”的手法。

⑦“吹脸”只适合于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有的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子,内装粉末,演员到时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扑在脸上,立即变成另一种颜色的脸。《活捉子都》中的子都,《治中山》中的乐羊子等人物的变脸,采用的便是“吹脸”的方式。

⑧“扯脸”是比较复杂的一种变脸方法。它是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一张的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把丝线,再一张一张地贴在脸上。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带上之类)。随着剧情的进展,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一张一张地将它扯下来。如《白蛇传》中的钵童(紫金铙钵),可以变绿、红、白、黑等七、八张不同的脸。再如《旧正楼》中的贼、《望娘滩》的聂龙等也使用“扯脸”。“扯脸”有一定的难度。一是粘脸谱的粘合剂不宜太多,以免到时扯不下来,或者一次把所有的脸谱都扯下来;二是动作要干净利落,假动作要巧妙,能掩观众眼目。

⑨还有一种方式是“运气变脸”。传说已故川剧名演员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时,当琴童报告司马懿大兵退去以后,他能够运用气功使脸由红变白,再由白转青,意在表现诸葛亮如释重负后的后怕。

⑩总之,变脸在川剧中是很绝的一门技艺,现在已被其他兄弟剧种所借鉴,并且已经流传国外。

(选自《中国川剧网》)

1文章介绍了有关于变脸的哪些知识?请概括作答。

2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子引用田汉的话有何作用?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变脸是如何为川剧增加表现力的。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作文。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的这句话,让无数追梦人更添奔跑的豪情。饱含激情和信心的话语,激起亿万人民的共鸣:“不忘来时路,继续向远方”“奔跑是追梦人的气质”“前路还很长,让我们跑起来”……

请以“奔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和班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