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踊跃 两栖 出类拔萃 人情事故
B.油馍 烦燥 天衣无缝 巧妙绝伦
C.斡旋 迁徙 矫首昂视 销声匿迹
D.撺掇 追溯 慢不经心 世外桃源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B.他给我描绘了除夕包饺子,守岁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吃饺子,放鞭炮。
C.《标准汉语》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学习课本。
D.如果你坚持这样做,就会拖延培养人才的质量。
3、下列有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保尔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冬妮娅,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丽达,以及他的妻子达雅。
B.保尔因为在神父家补课时,将一撮烟末撒在神父家的做圣诞节蛋糕的面团上而被校长开除。
C.保尔在黑海疗养所企图自杀未遂,又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他要靠文学创作回到队伍中去。
D.保尔写的一部关于英勇的科托夫斯基骑兵师的小说是《暴风雨所诞生的》,也使他初次尝试到了创作的艰辛。
4、三国人物和故事早已融人我们的生活,形成了众多的口头俗语,下列选项和《三国演义》无关的是 ( )
A.说曹操,曹操到。
B.周瑜打黄盖—— —个愿打,一个愿挨。
C.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D.刘皇爷哭荆州,有借不还。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山中问答
(唐)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问。
【1】“笑”字值得玩味,请分析所包含的意蕴。
【2】前人评价本诗“信手拈来,宇字入化” “转接轻灵,活泼流利”,任选角度(结构、写法、语言等)谈谈你的理解。
6、理解性默写。
(1)在《小石潭记》中,谭中鱼可谓十分可爱,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
(2)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让你身处困境也不感到孤独。你可以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这种感情。
(3)如今,各地新建的一片片居民小区,成为中国城乡一道道亮丽景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的“_______,______”愿望得以实现。
(4)陶渊明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对老人孩子生活状态用了一个短语进行评价是:________。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诗人渴望出仕却又无人引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6)韩愈《马说》中“_________?_________”的语句,明确揭示“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7)《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中人与世隔绝、不知世外朝代更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君子好述”,古老的恋歌,唱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水击三千里,_____”,庄子奇妙的想象有着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精彩片段,完成后面的读书卡。
“摆脱一切束缚,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吧,让我们一起为消灭统治阶级而奋斗。……你说我的朋友们对你不友好,但是你为什么要打扮得像去参加资产阶级的舞会呢?是虚荣心害了你。你说你不愿意穿上肮脏的军服。你既然有勇气爱一个工人,却不能爱工人阶级的理想。跟你分手,我感到遗憾,但愿你能给我留下美好的记忆。”A不再说下去了。
①文中“你”是_____________(人名),A是______________(人名)。
②从这件事中,看出A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孩童时代的保尔因何被勒令退学?他离开学校后的第一份工作是什么?
【3】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保尔和同志们为什么要修建一条通向森林的轻便铁路?
8、 生命的盘虬
黄琬婷
放假回家,小侄女不住地缠着我说话,一会儿聊家里的猫,一会儿说楼下的树,突然又指着我的手背问道:“这是什么呀?”“这是青筋啊。”她一脸的迷惘。要我怎么向一个四岁的小孩去解释什么是青筋呢?“好像楼下大树的树根啊。”小侄女仰着头好奇地说。是啊,这不就是生命的树根吗?
我努力回忆自己是何时开始出现这些青筋的,然而找寻不到它们的由来,好像一夜之间就出现了。它们像是细线般在指间、手背上延伸开来,如同河流般汇集到手腕,弯弯曲曲地向上攀爬着。我蓦然想起了学校墙壁上的爬山虎。某天停下脚步去细看,原先尚是浅细的根茎早已生长出许多的小茎,紧紧地依附在墙上,它变得愈发的茁壮,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新碧,像一条细细的墨绿河道在墙壁上流泻着,让我感到一种静穆,与生命的勃发。我又想到了外婆那双布满青筋的手。那真似年久的大树四下徘徊的盘虬,它们盘根错杂而狰狞地袒露着,显示着外婆的衰老与枯竭,又似乎隐含着无尽的力量。
我不解于自己是如何将这两样东西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呈现的分别是生机与衰亡,然而它们都在岁月、风雨中愈加弥深。十几年的风雨刮倒了大树,却没有刮去爬山虎,它仍旧翠绿地依附在墙上,时或趁着微风掀开这碧绿的帘子,打量着日复一日相似的景与行走殊貌的人。而外婆呢,在经历幼年丧父、青年蒙受战乱、中年饱受饥荒与晚年丧夫的种种苦难之后,仍保持着淡然的心态。我总能回想起她独自一人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晒着太阳的样子,那般的平和安详,好像往日的苦难都不存在,余下的便是静谧的日子。
生命又何尝不是一株大树呢?只是人总是看到它的枝繁叶茂、它的硕果累累、它的枯枝残叶,却没走近去看那盘缠的根虬。我记得老屋外不远处有棵榕树,那树很高大,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叶,撒下点点的斑影,它是如此茁壮,看不见丝毫的枯竭。然而走过去,却总有粗大的根茎伏在泥土里,像金石一样坚固,那是拿石头砸下去也不会断裂的根!我记得刚种下几年的树并没有这缠绕的根虬,遑论粗壮如斯。又想,树根既然在土下生长着,何必要探出头来呢?外婆便会说,树老了就会这样的,根长出来了才好去抵挡风雨。我想到了青筋,人开始变老,手上的青筋也会不住地凸显出来。
我记忆中外婆的模样,是上了初中暑假再回老家时的样子。那时外公已去世,同条胡同里的邻居或死或离,四周一片寂静。我总是怀着恐惧走过那段青苔遍布的小巷去看望她,残败不堪的老屋泛着清幽的光与微微的寒气。外婆开始变得衰老,总听不清我的话,只是一味地低声应答。她的头发花白,脸上皱纹遍布,宽大的衣服遮盖不了她佝偻的背,以及那双满是青筋的手。一段时间里我为之惊恐,似乎死亡便这般在她的四周缠绕着。我看看自己,那未褪去稚嫩的手背上只有很浅的青丝,但那似乎预示着青筋终究会冒出来,慢慢侵蚀我的生命。我在外婆的脸上几乎看不到她对死亡的恐惧,她每天就这样安然地度过,不去抱怨生活的不如意,不去咒骂命运的不公。有一天,我突然问:“您不怕死吗?”“我怕啊,所以我每天都穿戴好衣服去等待着。”她轻轻地说,“有你们记着我就好。”
外婆几年前去世了,她最后的日子过得并不如意,她长久所渴求的自尊在病痛中荡然无存,满口的胡话,终日的昏沉。然而在她最后的一丝清明中,我想她是坦然的。关于死亡,外婆早已洞悉,能做到向死而生,死亡便不那么让人恐惧。也正如她曾表达的,在子孙后代的记忆里,她终究存在过,这就够了。
当我再看到那枯败的榕树与它那仍旧缠绕不休的根茎时,我忽然意识到这在我身上缠绕着的青筋,也如同一道前人传留下的血脉,像是盘虬的枝干又发出枝丫,慢慢地生长、茁壮,或许百年后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人们观仰它的同时,也会想到它的由来,想到听闻中的那棵早已干枯被伐去的大树。
于是,我俯下身与小侄女对视着:“你就像棵小树,这就是树根,或许现在它还很浅看不出来,但当你经历了伤心痛苦的事情的时候,流下的眼泪就像雨水一样,你见过树苗浇水就会长大吧,那时候这些小树根也会冒出来,那表示你成长了,能经受风雨了。”
生死枯荣,从来都不是间断的。
【1】请简要概括文中描写了“生命的盘虬”的哪些内容?
【2】赏析下列句子。
我身上缠绕着的青筋,也如同一道前人传留下的血脉,像是盘虬的枝干又发出枝丫,慢慢地生长、茁壮。
【3】文中开头和结尾两次写“我”与小侄女关于生命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4】文章以“生命的盘虬”为题有何妙处?
9、按要求作文。
人生总有很多相遇。与他人相遇,也许就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与自然相遇,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遇,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遇,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遇,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请以“相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