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榆林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俯kàn)   枯cào) 重叠嶂(luán

B.腐() 琐xuè)   强(jue)   目结舌(chēng

C.制(è)   丘劣(zhuō)   接而至(zhŏng

D.shān水(土(nián) 恹欲睡(yàn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教育部向社会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这一改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B.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大众网记者从临沂旅游局获悉,临沂市多家景区将通过打折、免费等优惠措施,迎接旅游日的到来。

C.为加大宣传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D.中国政府今年将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目的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开创未来、珍视和平。

3、下列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归省:回家看望父母   行辈:排行和辈分

B. 委实:实在   弥散:弥漫消散

C. 自失:丢失了自己   依稀:隐隐约约

D. 絮叨:仔仔细细地说   旺相:茂盛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诎右臂支船

B. 便要还家

C. 近岸,卷石底以出

D. 左手倚一衡木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诗文默写。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3)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

(4)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5)知不足,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6)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8)_______________,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贺敬之《回延安》)

(9)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10)王安石在《子美画像》诗中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王安石的话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钢铁是怎桥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小说的主人公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启发和教育下,保尔懂得了许多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道理。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各题。

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50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入们推测的那样可能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致死,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极轻的体重让蚊子在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势落下,从而避免受伤致死。例如,当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时,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一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蚁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能够始终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大多数动物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路,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⑧段加点词语“大多数”能否删掉?为什么?

4根据文章内容,下面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蚊子同类的昆虫,身体越轻,就越能够承受雨滴击中它时产生的冲击力。

B. 在防水性细毛的保护下,雨中的蚊子不管处在什么境地都是没有生命危险的。

C. 雨中飞翔的蚊子被雨滴击中时要确保安然无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高度。

D. 当蚊子被雨滴击中并与之“融为一体”时,其实蚊子与雨滴仍然保持分隔状态。

5在雨中飞行的蚊子没有被雨滴砸死的原因是什么?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

(1)蝴蝶纵身跃入溪流的悲壮,触动了文人;父亲攀越月台的艰难,触动了儿子;老师语重心长的教诲,触动了学生……请以“________触动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请以“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半命题作文必须将题目补充完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