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广州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历史文化和“山、水、城、田、海”的自然格局相辅相成,有“千年商都”美誉,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广州以目空切的勇气,着力打造“广州花园项目”,助力老城市焕发新活力,正向国际大都市迈进。
A.相辅相成 B.名副其实 C.瞬息万变 D.目空一切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他日复一日刻苦练字,他的书法艺术逐渐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
B.到了秋天,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C.季节的春夏秋冬,植物的生长荣枯,周而复始,年年如此。
D.世上有一种情最伟大、最无私,就算斗转星移、海枯石烂也不动摇,这便是亲情。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做到因材施教,培养每个孩子的潜能。
B.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C.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D.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有力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 拒的运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黄河到了这里,两岸岩石陡然一缩,形成了一条只有二三十米左右的狭槽。
B.学业水平考试只能带身份证、准考证、橡皮擦、2B铅笔及当堂考试必须的文具进考室。
C.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武冈的经济形势也变得越来越好。
D.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纠正,其根本原因是不正之风在作怪的结果。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干谒诗,作者借“欲济无舟楫”想表达_____________之意;《登岳阳楼》中写登楼所见雄奇壮观景象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上岳阳楼为什么会“涕泗流”?从中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文默写。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4)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
(7)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友人》
(8)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7、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1】《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 (人名)的,“书”的意思是_______。
【2】在这封家书中,傅雷为什么多次提到莫扎特?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德天瀑布记
赵丽宏
①无风,无雨,无雾。蓝天下群山叠翠,几片白云凝固在若有若无的峰峦间,路边的兰草和头顶的桉树叶纹丝不动。不远处的归春河,是中越边境的界河,河道曲折,蜿蜒而下,河水澄澈如水晶,温润如碧玉,在我的视野中缓缓滑动。天地间,仿佛只写着两个字:幽静。
②然而静寂中却有奇异的声响传来,使人忍不住屏息谛听。这声音来自极遥远的地方,虽然不大,却浑厚深沉,如无数幽囚在深山中的男子,不停地呐喊吟唱,歌声翻越崇山峻岭,一阵高,一阵低,隐隐而来,越往前走,声音便越大,如山谷中林涛喧腾,夹着风雨哗然而至。随着这奇异的声音不断增强,心中的疑惑也如云雾旋绕。被树荫隔断的远山中,分明正奔腾着千军万马,天地间回荡着马蹄和金戈的撞击,交织着号角的呜咽和人马的嘶喊……
③绿荫中白光一闪,眼帘豁然大开。河道尽头,群山壁立,一挂瀑布自天而降,如一道巨屏,气势万千地横陈在绿色的崖壁上。那震撼天地的巨响,是高山流水的声音,是瀑布的喧哗。这就是德天瀑布,是我追寻的目标。瀑布还在远方,然而那浩大的气势已经逼人。瀑布看上去洋洋洒洒,层层叠叠,宽阔的流水从绿树丛生的山顶跌落,在山腰间受阻,又分成几叠飞泻而下。从远处看,瀑布形成的过程似乎优美徐缓,流水以柔婉的姿态舒展在天地间,仿佛是一列宽银幕,正放映着一幕浪漫的流水交响曲。然而听它们的轰鸣,便可想见,那流水是怎样的一种规模和气势。
④沿着归春河畔的小路,迎着越来越响的轰鸣声,一步步走近大瀑布,呈现在我眼帘中的德天瀑布,奔腾的瀑布犹如天缸倾翻,大水滔滔滚滚,轰然而下,像要淹没整个世界。然而山下早已为瀑布准备了落脚之地,流水泻入深潭,翻卷起一簇簇雪浪,飞溅起一缕缕水雾,气势汹汹,最终却还是循规蹈矩,在阔大的水潭里盘旋了片刻,又匆匆涌入河道,缓缓向下游淌去。这样的景象,已经持续了多少年?一亿年?一万年?还是千百年?当地的友人告知,这瀑布,古已有之,归春河流淌了多少年,这瀑布就奔泻了多少年。不知多少代居民在水声中老去,瀑布却长流不竭,永远像活泼的孩童,像雄姿英发的男子汉,保持着勃勃生机。
⑤随友人坐上竹筏,筏子逆流而上,渐渐靠近瀑布。在阔大的瀑布面前,我们的筏子是漂浮于水面的一只小甲虫,游动得小心翼翼,唯恐被急流颠覆。我的周围,轰鸣的水声和飞扬的水雾笼罩了整个世界。瀑布前有一组岩石从水底崛起,色泽斑驳,形状怪诞,如一头巨大的异兽浮出水面,对着瀑布昂起脑袋,似乎在追寻那空中的水流。飞泻的瀑布劈头盖脸打来,溅起漫天飞雪,而那异兽犟头倔脑,毫不退缩,任凭浪花击打。瀑布和异兽,就这样对峙着,异兽,永远也无法登临山巅,而瀑布,大概也无法将它赶走。
⑥“看,彩虹!”
⑦筏子上有人惊呼。无须指点,坐在筏子上的人都看见了出现在阳光和水雾中的奇观。一座七彩虹桥,在朦胧的水雾中凌空而起,一端在水花飞溅的瀑布底部,一端升入飘忽迷漾的空间,任凭波流翻涌,水声如雷,那光彩斑斓的虹桥却在空中浑然不动,像是在等候游人上桥登空,步入仙境。在瀑布前,只要有阳光和雾气,这彩虹就不会消失。
⑧瀑布下的水流汹涌激荡,筏子再也无法向前,只能原路折返,回到岸上。从瀑布北侧的小路拾级而上,来到瀑布背后的山顶,轰鸣的水声仍在耳畔回旋,眼前的景象却已经迥然不同,但见一片明澈如镜的平湖,倒映着蓝天白云,衬托着起伏逶迤的远山,湖中小岛丛生,花木葳蕤,彩色的鸟雀从平静的水面上掠过,清可见底的水中,鱼群来往穿梭。谁能想到,那惊天动地的大瀑布,距离这世外桃源的静水,只有几十米。
⑨这瀑布,以一潭静深蕴万千磅礴,在这里飞泻了千年万年,轰鸣了无数个春秋,只为向世人启迪:天籁,是世间最永恒的激情。
【1】阅读全文,完成以下表格。
立足点 | 观察角度 | 景物特点 |
河畔小路 | 远眺 | 瀑布:(1) |
(2) | 瀑布:滔滔滚滚,轰然而下 | |
(3) | 平视 | 岩石:色泽斑驳,形状怪诞 |
仰望 | 虹桥:(4) | |
瀑背山顶 | 俯瞰 | 平湖:明澈如镜,恍若桃源 |
【2】请从用词角度赏析下面语句。
然而山下早已为瀑布准备了落脚之地,流水泻入深潭,翻卷起一簇簇雪浪,飞溅起一缕缕水雾,气势汹汹。
【3】作者欣赏德天瀑布的过程中,时时在传达情感与思考。结合语境,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不知多少代居民在水声中老去,瀑布却长流不竭,永远像活泼的孩童,像雄姿英发的男子汉,保持着勃勃生机。
【4】有人说:“看照片同样可以欣赏德天瀑布,完全可以替代《德天瀑布记》这类游记作品的阅读。”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本文内容,简述理由。
9、悠悠岁月中,忽遇那一树花开,惊艳了遇见,亦温暖了时光。人生有无数次遇见,每一次遇见,都是一段故事,都是一次生命的感悟。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记叙文 ②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③ 字数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