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B.如果我们失去了至尊至贵的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保持距离,保持谨慎的交往,小心翼翼地躲避伤害。
C.在读书汇报会上,李阳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D.如果年轻人对影视明星顶礼膜拜,不能持有理性的态度,就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2、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国军民在宜昌保卫战中同仇敌忾,有效地阻止了日军由长江西进的态势,打破了日军以战迫降、迅速解决中国战场的妄想。
B.“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和阻挠,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任何人也压制不了。
C.“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微风像孩子的手,拂醒一夜沉睡的人们;嗅着窗外桂花的香气,倾听着鸟语,感到一天的心情都是愉悦的。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近观初降露珠,仰望初升弯月,一派凄凉夜景触发了无数文人内心深处难言的酸楚苦痛。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龟裂(jūn) 雾霭(ǎi) 劫难(nàn) 垂珠联珑(lóng)
B. 冗杂(rǒng) 缄默(jiān) 沙砾(lì) 大彻大悟(chè)
C. 褶皱(zhě) 狩猎(shòu) 归省(xǐng) 风雪载途(zǎi)
D. 羁绊(jī) 两栖(qī) 斡旋(wò) 销声匿迹(nì)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江苏省响水县一化工公司发生爆炸事故,其场面十分惨烈,目前死亡人数已上升至64人。
B. 预计到2022年,我国的博物馆总量将超过八千座以上。
C. 在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
D. 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5、阅读《黄鹤楼》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颜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2】日暮黄昏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也常常成为诗人独特的情感寄托。下列诗句中,借“日暮”表达的情感和本诗一致的一项是( )
A.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C.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为了增加韵律美,古诗词中有许多运用叠字的诗句,除了《黄鹤楼》这首诗外,你读过的诗句还有“_______”。(填出一句即可)
6、默写。
(1)白羊肚手巾红腰带,______________。(《回延安》)
(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蒹葭》)
(3)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4)______________,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5)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知困,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7)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8)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9)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以博大的情怀,体察人间冷暖,道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
7、成长路上少不了困难,但总会有几盏明灯照你前行。
(1)艾勃特是______(人名)的哲学导师,为她打开了哲学世界的大门;______(人名)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专门写给中学生,希望中学生学会生活,于静中领略人生的趣味。
(2)朱赫来是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引导人,请简要概括他对保尔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傅雷家书》中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让你印象深刻的一项,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的感受和启发。
A.生活细节 B.人际交往 C.读书求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咆哮赶海的黄河
韩小蕙
①风疾浪高,黄涛怒卷。此番到东营市,在黄河入海口东津渡,我看到了咆哮的黄河。
②本来我们正行驶在一条公路上。公路崭新,伸向无垠的天边。车窗外,右手边是低下去丈高的绿野:左手边低下处则是浓密得遮住了阳光的行道树,季节正好,每片叶子都绿得像一幅油画。
③我随口夸了一句“这公路真漂亮啊”,马上即有人纠正说“这不是公路,咱们这是行驶在黄河大提上呢”。愕然,还没回过神来,咆哮的黄河就出现在眼前!
④但见浓重的、土黄色的排浪,一排紧接着一排,一个劲儿地往前抢,像士兵去抢占生命攸关的阵地。一边冲锋,一边还在呐喊,奔腾着向前,向前!有时候碰到了什么障碍物,“哗”地炸起一大瀑浪花,发出一声撕天裂地的吼叫。不由人不联想起草原上掠过的马队,踢踢腾腾,一溜烟就不见了踪影。
⑤对,完全是野马脱缝,而且是一群、又一群;是前赴后继,就像要战死沙场似的,那疯狂劲道,真让人目瞪口呆。此前,我曾在刘家峡看过清澈翠玉、湜湜静水的黄河:在万家灯火的兰州城里,看过宽阔雄壮的大场面黄河;在天设地造的壶口,看过慷慨激昂的瀑布黄河……但近多年来,一直有声音在嚷嚷:“黄河断流了”“黄河没水了”,所以我以为黄河已是极度衰弱了,全然失去了出发时那冲天烈火般的激情。特别是行将入海的黄河,应该更是温厚,从容,心态平和,步履缓慢……然而,真是万万没想到,依然是大河东去,壮怀激烈的奔马群!
⑥黄河其实是很难接近的。尤其是它把奔进大海怀抱的入口处,隐藏得很深,很深。我们的汽车开了几个小时,眼睛都看累了,还只是大片大片的白碱地,除了芦苇,还是芦苇,满目皆是秋黄色的苍凉。说是这些芦苇也有用处,可以盖房子,编织坐垫靠垫什么的。可我还是愿意想起前年在青岛海水稻研发基地,看到亿万人尊敬的袁隆平老院士,正争分夺秒率领团队研发海水稻,如果最终取得大面积成功,这大片大片的白碱芦苇地,不就都可以变成造福人间的风水宝地了吗——我祈祷!
⑦黄河的代名词就是“不屈”,就是“奔腾向前”,就是“百折不挠”。我傍着咆哮的黄河,进入了高台村。顾名思义,可知“高台”之意。桀骜不驯的黄河时不时地就会闹上一顿脾气,1855年的大河决之后,洪水肆虐,一年数决,民不聊生,“九地黄流乱注”也,“人或为鱼鳖”哉!反反复复折腾,直到2013年,暴躁的黄河把高台村(其实叫佟家村)的房屋毁塌了大半。按照利津县委的思路,干脆把堤外的村庄全部搬进堤内吧,一下子彻底解决问题。但故土难离,有不少群众情感上割舍不了。不愿迁走的乡亲们,就把房地基加高、再加高,用石头垒严实、再严实,并在房屋周围留出低矮的泄洪道。于是,村庄里就又呈现出“春在溪头荠菜花”的祥和景象。
⑧今年台风频仍。第17号台风是一匹叫“利奇”的野马,从遥远的浙江温岭一路北上,铁蹄踏踏,风嘶雷吼,刚刚掠过此地……抬望眼,透过日影斑驳的树前,可隐隐约约看到高高的黄河大堤,像长城一样稳稳地安卧在头顶上,蜿蜒成一条巨龙。侧耳听,隐隐传来黄河的涛声。
⑨2019年金秋,我心心念念来看黄河入海,风高浪快,黄水桀骜,平生第一次见到了咆哮赶海的黄河,也算大开了胸襟。
【1】下列诗句中黄河“意象”的特点和文章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B.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宋琬《渡黄河》)
C.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D.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温庭筠《公无渡河》)
【2】请从描写手法和修辞的角度说说第④段是如何描写黄河的。
【3】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⑤段画横线语句的作用。
【4】有人认为第⑥段画线句和黄河关系不大,建议删去,你认同吗?请说说理由。
【5】“黄河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全文,谈谈你对“黄河精神”的探究发现。
9、“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是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的诗句。诗人告诉我们: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当越过坎坷,蓦然回首时,你往往会发现,那些过去了的都已成为人生宝贵的财富,成为你“亲切的怀恋”。同学们,你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吧?
请以“亲切的怀恋”为题,写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