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冬天悄悄地到来了,平日里那些活泼可爱的小昆虫都销声匿迹了。
B. 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鸣蝉噤声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C. 某些同学在食堂就餐时的浪费行为,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D. 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祈祷 指摘 相辅相成
B.目睹 束缚 无所畏惧
C.严峻 肤浅 自园其说
D.湛蓝 挚爱 误入歧途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次第 骨骼 山麓 不解之迷
B.劫难 陨石 晴朗 衰草连天
C.致密 沟壑 帷幕 天衣无缝
D.喧嚷 枯燥 潮汐 难以置信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潺潺chán 凫水fú 归省xǐng 行辈háng
B.偏僻piān pì 脑畔nǎo bàn 眼眶yǎn kuāng 闭塞bì sè
C.冗杂rǒng zá 戛然而止gá 斡旋wò xuán 两栖liǎng xī
D.沼泽zhǎo zhé 腐蚀fǔ shí 龟裂jūn liè 目眩神迷xuán
5、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迎 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表现的是春燕与人之间一种亲近和谐的关系。
B.首联写燕子秋去春来,筑巢于屋檐之下的生活习性。
C.颔联中“不下旧帘遮”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清贫困窘,令人略感凄凉。
D.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自然朴实,笔调平易浅近。
【2】用自己的话说说“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一句的意思。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_?(《式微》)
(2)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蒹葭》)
(3)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则右刻“山高月小,________________”,左刻“________________,水波不兴”。(魏学洢《核舟记》)
(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人生活幸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外国长篇小说,《傅雷家书》是多篇书信汇编,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分别采用哪些方法阅读?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久远的家
殷桂珍
①父亲喜欢种花种树,两亩大的院子,有四分之三种的是果树和花。春风一到,果树花与鲜花交相辉映,一个个粉色、白色、黄色的花骨朵竞相绽放,院里是一片花的海洋。
②好像是和父亲在争夺地盘一样,母亲又会在果树与花的间隙里撒上些菜籽。一场雨后,菜苗纷纷钻出地面,夏天时黄瓜顶着黄花,豆角戴着粉色的花串盘绕在果树上,灯笼似的辣椒结了出来,香菜也变成了绿色的小扇子,红绿相间的西红柿也缀满了秧……就这样零星种出的菜一家人都吃不完,还可送些给干妈家。干妈每次来我家,除了摘很多菜带回去,还会带走母亲送的补衣服和做鞋面用的布块。
③院子的东南角有棵很大很高的桑树,初夏时那些嫩绿色的桑葚由嫩绿变为鲜红,再由鲜红变为紫红,最终成为深紫色。枝头越高光照越充分,果实就越香甜。站在树下望去,那一串串黑黝黝、胖嘟嘟、沉甸甸的桑葚挂满了枝头,很是诱人。我不会爬树,只能摸索着一脚蹬着墙,一脚踩着树杈,坐到了中间的树杈间,缓了一缓,才继续攀着树枝,站到了树枝的最高处,摘到了又大又黑又紫又甜,享受光照最充分的桑葚。我欢快地边摘边吃,站得高看得远,才发现不止园内的景色,院外的风景更是一目了然。我的两只手被染成紫红色,衣服口袋更是被桑葚的果汁湿透,身上到处是紫红色。我有点得意,不由得笑出了声。一阵风吹来,树枝一晃我一脚悬空,人差一点就掉了下来。我吓得喊出了声,幸亏抓住了树枝。
④遇到刮风的天气,我被父亲看护着不许出门,怕迎了风咳嗽。我百无聊赖地盖一条灯芯绒小花被坐在炕上,盼着父亲快点睡着。七月初,院子东边那棵硕大的李子树上,沉甸甸的李子挂满了枝头。满树的李子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晶莹的光泽,一个个李子上覆着薄薄的一层果霜,鲜嫩圆润,像是在召唤我一样。呼噜声一响起时,我就悄悄地溜下炕,穿上鞋起身来到院子里,踩着蜂窝去摘李子,摘满几个口袋以后便走出家门找小伙伴玩。裤腰是松紧的,我得双手紧紧提着裤子,迈着小小的步子走,就怕口袋里沉甸甸的李子把裤子拽得掉下去。
⑤麦收时节,杏子熟透了,黄中带红,像少女羞红的脸。二嫂贪活又泼辣,总是在太阳快要下山了,才和二哥双双提着镰刀回家。他们一放下镰刀就走向树下,仰头找又大又红的杏子,胳膊轻轻一伸,手里就有两三个杏子。哥嫂在树底下一坐,两手一擦就将杏子送进嘴里。尽管劳累,可是吃着杏子的他们却露出惬意的笑容。
⑥院子的正中间有一棵很大的葡萄树。葡萄树下打扫得光洁干净,吃饭时,母亲会在葡萄树下摆上饭桌,一家人躲在阴凉里用餐,一家人吃着饭、聊着天,一天的疲劳在笑声中消散。
⑦有一年传言有地震,我和嫂子就在葡萄架下搁一张床休息。半夜时突然被一阵雷声惊醒,雨也哗啦啦地下了起来,人很快就被透过树叶的雨淋湿了。我们抱着枕头、被子又急急地往房间跑。那种感觉是既惊奇又喜悦,那雷声惊醒了梦,打破了平静,让生活并不平淡。
⑧那些年少雨多旱,每逢下雨天,屋檐下摆放着盆子、罐子、坛子、缸来接水,屋檐下的滴水噼里啪啦合奏出一曲美妙的交响乐,使得下雨天比平常更热闹了。我站在屋中间伸长脖颈向外看。父亲穿着雨鞋,身上披一块塑料布,手里握着铁锨在院子里挖出小小的沟渠,将水引入果树下,引入菜地。院子是土院,虽然人的走动使场院的土质变硬,但是一遇到雨天,依然泥泞。父亲拄着铁锨有时会一个趔趄,但很快就抓住了身边的果树。果树被父亲一抓,就会轻轻地晃一下,随即有大的水珠纷纷落下,落在父亲头上肩上。
⑨父母过世后,我很少回到老家了。由于路多次重修,去年我回去的时候竟然找不到路,让我不由得心生悲意。父母不在了,老家变成了空壳,我的灵魂再也回不到魂牵梦绕的家乡。
【1】作者回忆了老家很多的往事,请从“我”的角度,仿照示例,分别概括③④段的情节。
第③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⑦段:睡在院子里半夜被雨淋醒,既惊奇又喜悦。
第⑧段:下雨天看父亲引雨水浇灌果树。
【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3】作者回忆童年时,字里行间也表现出一家人的性格,请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家里人的性格。
【4】作者说:“父母不在了,老家变成了空壳我的灵魂再也回不到魂牵梦绕的家乡”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9、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中总会有许多新的起点,而每当我们面临新的起点时,心里总会有一些忐忑,但同时也有产生一种力量催我们前进,这力量可能是鼓励、自信、勇气、爱……,这力量可能来自他人,也可能来自自己。但只要我们带着这力量上路,我们一定会迎来灿烂明天。
请以“带着_________________起航”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适合你写作的词语,把文题补充完整再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
③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