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济宁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亦名《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它收集了自西周至春秋的诗歌305篇。

B. 《核舟记》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人。《核舟记》这篇课文收录在他编写的《虞初新志》一书中。

C.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D.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后人又称其为“柳河东”、“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韩愈一起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铭”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前者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如《陋室铭》;后者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如《爱莲说》。

C.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普希金,俄国诗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青铜骑”,代表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尽管落水儿童大声呼救,但他还是充耳不闻地走开了。

B.他的一席话,使在场的人个个哑口无言

C.英语团队全体专家利用博客平台与学员们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在线讨论。

D.虽然太阳系内的名字起得比较出格了,但精心挑选的名字引经据典,令人难忘。

4、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林匹克精神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B. 奥林匹克主义区别于一般的体育运动,它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

C. 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的是奥林匹克的广泛性,只有全民参与,才有可能把奥林匹克的理想变为现实。

D. 在人类构筑未来的全部力量中,奥林匹克精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注释:①落日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应当可以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五湖:这里指太湖。②汀洲:水中可居之地,这里指江岸。③白蘋:一种水草,花白色。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宴饮场面,也没有离别的话语。

B.首联中,诗人面对友人的离去,忧伤地“挥手”作别。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泪沾巾”和本诗中“挥手泪沾巾”都表现了送别友人时缠绵悱恻的悲切之情。

D.“落日”“白蘋”是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多出现在送别诗中,以渲染浓浓离情。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中,诗人以“飞鸟”自比,传达友人离去后的孤独寂寞。

B.颈联描写诗人眼望着友人的一叶风帆沿江远去,继而想象友人抵达太湖后欣赏夕阳下的明媚春*的情形。

C.诗人融情于景,用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D.诗的最后,诗人又从颈联的想象中折回到送别的现场。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填空。

(1)明时思解愠,________。(《孤桐》)

(2)________,志在千里。(《步出夏门行》)

(3)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满江红》

(4)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5)一狼洞其中,________。(《狼》)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

……

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傅雷家书》节选

(1)以上文段中提到的“孩子”指的是________(人名)。

(2)楼适夷评价《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请希望父母讲求教育方式方法的你写一段推荐语,将《傅雷家书》推荐给你的父母。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

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主要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

2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第③段画线句子中,“凡是”可否删去?为什么?

4阅读第④段,说说“逆温层”形成的原因。

5请用选文中的知识解释白居易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涉及的物候现象。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根据要求作文。

1949年4月23日凌晨2时,解放军华东警备第六旅十八团先头营,在武进城工委的接应下,由副旅长朱传保、十八团政委丁力率领进入常州城,常州宣告解放。70年后的今天,我们这样铭记历史,逐梦前行!

请以“让我们逐梦前行”为题,写一篇面向初中学生的不少于550字的演讲稿。

要求:①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②通过自己的问题、经历、体验和感悟拉近与听众距离。 ③叙事、记人、写景要有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