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信阳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从《诗经》中“坎坎伐檀”的江边,到《史记》中“金戈铁马”的楚河汉界;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我看青藏高原脉动的祖国;看黄土高坡起伏的祖国;看烟花苍茫,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祖国;看群峰腾跃,平原奔驰,长河扬鞭的祖国。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读美文赏心悦目,品佳作增长正能量。请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千帆竞发、楚河汉界、缀满诗歌的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五经》之一。

C.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中的“竞”“争”都是动词,生动传神地表达出祖国人人奋勇争先,事业蓬勃发展的景象。

D. 阳,本作“昜”。昜,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暘”的本字,表示日光照爆。造字本义:名词,山地受光的南坡。如:衡阳在衡山的南面,洛阳在洛河的南岸。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本大部头著作,是作者花费大半生光阴,殚精竭虑写成的。

B.一首《扬州慢》,王悦只默读了两遍就记住了,背诵起来不仅流畅,还一字不差,如此惊人的记忆力,我们这些普通的学生是鞭长莫及的。

C.夏日炎炎的七月,新安百货公司举行“反季节促销”活动,看到价格比平时便宜了两到三成的名牌服装,许多顾客慷慨解囊,大量抢购。

D.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人们对传统礼义更深层次的思考。

3、下列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   ;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 ;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①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②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③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乐章

A. ③①②   B. ②③①

C. ②①③   D. ③②①

4、下面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亭午夜分:正午   四俱备:季节

B. 鸟相鸣:美丽的   以顺为者:准则,标准

C. 于虑:梗塞、不顺   毕力平:险峻的大山

D. 上自劳:军营   芳草鲜美:滋味好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 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作铺垫。

C. 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 “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白羊肚手巾红腰带,______________。(《回延安》)

(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蒹葭》)

(3)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4)______________,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5)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知困,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7)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8)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9)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以博大的情怀,体察人间冷暖,道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①《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___的,“书”指的是__________

②在这封家书中,傅雷因为_________________多次提到莫扎特。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段奇清的《草帽是父亲的徽饰》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1)草帽的世界,是一首温婉美丽的诗。

(2)回首数十年前的父亲,虽然对父亲的容颜模样已不再十分清晰,但象征父亲精神家园的草帽,常常从麦梢的朝朝暮暮里走来。永远的父爱,携带阳光、汗水,淌过我思念的河。

(3)父亲是农人,戴着草帽,弯着腰,在土地上劳作,像极了身下的田地。因而,草帽是父亲的徽饰,也是大地的徽饰。

(4)父亲对草帽一直都非常珍惜。那是三月天,桃花、杏花次第绽放,花事正纷纷攘攘哄闹起来。田地里的麦苗儿,挺一挺身子,农人们听到了它们拔节的声音……

(5)几阵春阳暖照,麦苗儿开始吐穗扬花,太阳的威力也一天比一天大起来。这时父亲说,是该去买一顶草帽了!父亲平时购买物什,对好与坏并不很在意,唯独对草帽的要求几近苛刻:一定得是麦子的穗秆儿编织的,因为这样的草帽一绺绺圈绕着,细密非常,也白亮得耀眼。

(6)草帽买回后,父亲还要拿了细密的白布,给草帽的圈沿缝上,要缝上的还有帽肚儿,因为这些地方是最容易破损的。父亲说,先祖们为探索香甜的麦子,胼手胝足,甚或血迹斑驳。一顶草帽,一根根麦秆儿,编织着先祖们对美好的无限向往,珍惜草帽,就是对远古祖先筚路蓝缕的敬慕,也是对现代农人们的尊敬。

(7)但是,一顶草帽总也敌不过岁月的敲打浸蚀。雨来时,雨水敲响出流逝的音符,“噗噗噗”,草帽的韶华被敲得有几分苍老起来;收割间,火辣辣的太阳穿不透草帽的故事和寓言,却把帽沿敲出了龙钟之态……

(8)要说的是,龙钟老态的只是草帽的形体,不老的却是草帽的魂魄。村人们都说,父亲是村里手最巧的。一天,父亲对我说:“清儿,和我一起去弄一些麦秸来。”是的,父亲要自己来编织草帽。A对那些韧性十足的麦秸秆儿进行一番整理修饰后,父亲便拿起它们,像拾掇起一绺绺柔韧苍劲的时光,在手指间绕过来,绕过去,不上半天工夫,一顶草帽就编出来了。初始时,父亲编出的草帽还略显粗糙,编上几顶后,那草帽就非常结实漂亮了,嗬,简直就是一件精美无比的工艺品!

(9)父亲编出的草帽,除了自己和家人戴,大多数送给了乡亲们。要是乡邻们夸父亲“心好手巧”,父亲黝黑的脸庞上会绽放出璀璨的笑容,如同草帽把一朵朵含香的麦花,氤氲了父亲滴滴汗水和一瓣心香,回馈时光村落对父亲的濡染和滋养。父亲编织出的草帽以特有的亲切、亲昵,在季节的轮齿中穿越一载载光阴,在乡人们的心灵中馨香着。

(10)那时乡村是大集体,有一年天大旱,从春到夏,一连百天没下雨。有一天,天空中终于飘来了一大片墨一般的云,雨夹裹着烟雾滚落了下来。乡人们欢呼着!但不到一顿饭的工夫,云儿就如同孙悟空翻了一个筋斗,远去十万八千里。

(11)雨过地皮湿,太阳又开始亮晃晃地炙烤着大地。乡人们这时要做的是如何保住这点儿雨水,让它成为湿土。乡亲们纷纷走进地头,人们知道,夏日下雨的时间太短,太阳又火爆地出来,上烤下蒸,人会感到更加炎热。但父亲等乡人们顾不了这些,在荒野之地,或泥水沟中,扯来青草覆盖于地表。可久旱之后,哪里能找到那么多青草呢?

(12)此时,父亲将刚刚编织好的一百多顶草帽从家中一股脑儿搬到农田中来,戴在庄稼的根部,为减缓地里的水分蒸发,父亲甚或把头顶上的最后一顶草帽也摘了,光着头任凭烈日烤晒着……B那一百多顶草帽就似一顶顶钢盔,抵挡住了烈日之箭镞的攻击,在太阳下闪闪发着光,宛然父亲闪光的心灵

(13)由此,在我幼小的心中,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一直喜欢与珍惜草帽,草帽是一种荣誉,而唯有父亲才最有资格佩带村庄这无尚荣耀的徽饰。

(14)父亲50多岁时,在一次抗击旱魔中不幸去世,永远离开了他钟爱的家人,亲近的乡邻,还有牵挂着的麦浪。几十年后,我之嗅觉跨越时空的田垅阡陌,在父亲草帽的悠悠香味中寻觅。慈善美丽的灵魂是不是该在另一个世界羽化而登仙呢?!时光洗去纷扬的尘埃,在对父亲的思念和祭奠中,我仿佛正摔打一粒宿在父亲草帽上的汗珠,这粒汗珠在往生石上开出了一朵朵芳香的麦浪花,宁静芬芳着人们心中的庙宇及圣殿。

(15)父亲编织的草帽清香了大地宽厚的胸脯,把麦子的思想气息随着南来北往的风雨四处传送。于是,那一顶顶草帽吐纳尽了生命的亘远与辽阔,也芳香明丽着我对生命及人生的认识与感悟。

(注释)①筚路蓝缕: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围绕父亲和草帽写了哪几件事。

2请从A、B两个划线句中任选一句加以赏析。

3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在第(13)段中为什么说“草帽是一种荣誉”。

4阅读链接材料,从线索安排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比较本文和材料的异同。

(链接材料)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起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母亲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灯笼》)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难免有“不容易”的时候:有的“不容易”是外因带来的繁复、艰辛、曲折……有的“不容易”来自内心的难堪、纠结、胆怯……做好一分职业,兑现一句承诺、改变一种习惯不容易,道一声抱歉、解一个心结、登一次讲台,可能也不容易。有的“不容易”通过努力最终圆满,有的“不容易”竭尽所能也难如愿。或许正在经历,或许已成过往,“不容易”带来的种种感悟,值得珍藏。

请以“ 真不容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将标题补写完整;

②表达真情实感;

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