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省武威市初二上学期三检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我国的古人拥有大智慧,唐朝时长安的裁缝被剪刀划破手指时会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伤口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糨糊上的“绿毛”很可能是青霉

B.“绿毛”产生的物质有杀菌作用

C.糨糊给“绿毛”的生长提供有机物和水分

D.糨糊可以止血并修复伤口

2、科学家通过导入某种菌类的杀虫基因,使农作物能够有效地抵御害虫,既提高了作物产量,又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这一成果的取得利用了(       

A.杂交技术

B.组织培养

C.克隆技术

D.转基因技术

3、如图为某校园内月季的标识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花的结构是识别月季的依据之一

B.月季的学名由科名和属名组成

C.生物学名部分均为英文

D.蔷薇科的植物都属于蔷薇属

4、下列能正确表示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  )

①蚯蚓—湿润的体壁 ②鲫鱼—鳃 ③家鸽—肺和气囊 ④青蛙—鳃和皮肤 ⑤蜥蜴—肺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5、如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的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  )

A.a>b>c

B.c>b>a

C.c=b>a

D.a>c=b

6、20234月,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恐龙研究近期取得新进展——1948年在禄丰发现并命名的三叠中国龙发现了最完整的头骨标本,证实三叠中国龙是中国龙属的独立恐龙种。此项研究不仅为中国龙属的头部解剖学提供了新的有效信息,还为未来早期分化的新兽脚类恐龙研究提供了更多数据。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间接证据

B.地层中的化石按一定顺序出现

C.化石记录了生物进化的历程

D.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7、如图中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北宋《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有云:“菌生于松林下,菌蕾如鹿茸,故名松茸。”它也被誉为“菌中之王”。下列有关松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B.细胞内有叶绿体

C.进行分裂生殖

D.有根、茎、叶的分化

9、下列关于生命的起源及实验探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闪电

B.米勒实验证明了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可以合成蛋白质等有机大分子

C.原始大气中含有水蒸气、甲烷、氢气等多种气体,但不含氧气

D.我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对探索生命的起源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

10、题图是男、女主要生殖器官发育趋势图,据图分析不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10岁之前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都很缓慢

B.女孩性器官开始明显发育的年龄比男孩的早

C.进入青春期后,男女的性器官迅速发育

D.青春期的显著特征是神经系统功能增强

11、下列关于细菌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菌落大,呈絮状

B.菌落小,表面粗糙干燥

C.菌落呈绒毛状或蜘蛛网状

D.菌落呈现不同的颜色

12、母鸡孵卵时,把鸡蛋偷偷换成鸭蛋,它继续孵化,对这种行为描述正确的是(       

①先天性行为②学习行为③由环境因素决定 ④由遗传物质决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3、近期,我国多地出现野猪伤人、毁庄稼的事件,野猪平均体长为1.5-2.0米,体重90-200千克,毛色呈深褐色或黑色,背上长有长而硬的鬃,雄性野猪有两对不断生长的犬齿外露,并向上翻转,呈獠牙状;雌性野猪的犬齿较短,但也具有很强的杀伤力。根据这些特征判断野猪属于(  )

A.爬行动物

B.两栖动物

C.哺乳动物

D.濒危动物

14、乌鸦吃完塑料盘中的米饭后,模仿人类的行为把塑料盘叼到垃圾桶中。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下列动物行为与此相同的是(  )

A.蜘蛛结网

B.婴儿吮吸

C.鹦鹉学舌

D.大雁南飞

15、据报道,广东连山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新物种——密疣掌突蟾(如下图),体表裸露、湿润,身体颜色花纹与生存环境融合得很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物适合生活在温暖干燥的地区

B.通过形态结构,初步判断该生物属于哺乳类

C.该生物体色与环境相似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D.当作宠物饲养比野生环境更能保护该生物

16、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使运动灵活

B.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C.鸟的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有利于飞行

D.兔的犬齿发达,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17、下列各动物与其运动方式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蚯蚓——蠕动

B.袋鼠——奔跑

C.鲫鱼——游泳

D.青蛙——跳跃

18、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亚马孙雨林

B.排吾水库

C.华鑫学校

D.八面山草原

19、利用酵母菌酿酒时,需要先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然后隔绝空气。这一过程与酵母菌的哪些生理过程有关①呼吸作用②蒸腾作用③生殖④光合作用(  )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科、属、种

B.亚门是介于界与门之间的一个分类等级

C.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

D.“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因此同一属的各种生物间亲缘关系最密切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新的生物品种称为________生物.

22、植物体的每一个活细胞,在适当的__条件下,都具有重新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科学家根据这个道理,创建了__技术.

2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请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释:

(1)“春蚕到死丝方尽”描述了蚕的一生,其一生经历了         四个时期,昆虫的这种发育方式叫做  

(2)尝试举出一种与蚕发育过程不同的昆虫,如   等,其发育方式叫做  

(3)以上所说两种发育过程的最大不同是  

 

24、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________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_________的结果

 

25、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_______健康包括_______健康_______健康和_______方面的良好状态,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人体的骨骼由___块骨连结而成。它们分为_____________三大部分。

27、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得为获取足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进行生存斗争。

28、鱼类生活在水中,通过____________感知水流方向。

29、整个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南方古猿→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其中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属于上述四个阶段中_____阶段的人类.

30、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生活的动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来传递信息。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请将下列生态系统与其作用特点匹配起来。

四、判断题(共1题,共 5分)

32、两种动物同科必然同目。   (______

五、综合题(共2题,共 10分)

33、有些生物其实是“名不符实”的,请根据现代生物分类的方式,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分类主要以形态结构为依据。金鱼藻,其生命历程中会出现花、果实、种子,所属的植物类群应是_________(选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卷柏,与松柏相比,不具有的器官是_______;银杏,与我们常吃的杏子分属两大不同植物类群,这两个类群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

2)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内部结构和____________,章鱼,虽然与__________(举一例)外形差异很大,却都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所以被归为一类。

34、如图是青蛙、家蚕、蝗虫发育过程示意图,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青蛙、家蚕、蝗虫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______,它们的生殖方式都属于______(选填: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2)青蛙的发育过程中,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有明显的差异,例如蝌蚪用______呼吸、在水中生活,而青蛙主要用______呼吸、能够在陆地生活,这种发育称为______

(3)对比图中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其最明显的区别是家蚕的发育有______这个阶段,其发育过程称为______。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中,幼虫都有蜕皮现象,这是因为______限制其生长,蜕掉旧的再由表皮细胞分泌形成新的,幼虫的身体就长大一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