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届时部分场馆将采用人工造雪的方式建造赛场,人工造雪是将水注入一个专用的高压喷嘴或喷枪,使水接触到高压空气,高压空气将水流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在落到地面以前形成小冰晶,从而实现降雪,如图所示。人工造雪中的“雪”的形成是( )
A.凝固现象
B.熔化现象
C.凝华现象
D.升华现象
2、下列热现象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是凝华过程
C.把0℃的冰,放入0℃的水中,冰会熔化
D.化雪更比下雪冷,是因为雪熔化时要吸热
3、关于误差和错误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用足够精密的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不能减小误差的
C.严格按照实验规范,可以避免错误
D.误差就是错误
4、强地震产生的次声波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使人恶心、神经错乱。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相比,次声波具有较小的( )
A.传播速度
B.振动频率
C.振动幅度
D.传播能量
5、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
B.“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C.“天舟一号” 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对接过程中,相对于“天宫二号”,“天舟一号”是静止的
6、小明同学从家中出发到达学校,其中一半路程骑自行车,一半路程步行,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步行的是OA段
B.小明到学校的距离是3600m
C.小明步行的时间是15min
D.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5m/s
7、图中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三棱镜分解白光
B.笔在水面处“折断”
C.水面上山的“倒影”
D.手影游戏
8、下面是小明学完长度的测量以后总结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对同一个长度,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刻度尺,正确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C.测量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要紧贴被测物体
D.对同一个长度,认真测一次就够了,多测量几次无法减小误差
9、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的心率大约为每分钟72次
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
C.人的正常体温为38℃
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音强弱为90dB~100dB
10、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B.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g/cm3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11、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2、图是光通过透镜P、透镜Q和眼睛的光路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P是凹透镜
B.图中的Q是凸透镜
C.图中的眼睛是近视眼
D.图中的眼睛可用凸透镜纠正
13、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A.水母
B.萤火虫
C.月亮
D.发光的霓虹灯
14、下列有关质量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B.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与其质量和体积无关
C.一杯水倒掉一半后,余下水的密度为原来的一半
D.1kg的木块与1kg的铁块相比,铁块的质量较大
15、《说文》中记载:“仞,伸臂一寻八尺也。”也就是说“一仞”相当于成年人张开双臂的长度,如图所示。你认为“仞”长度约是( )
A.1.7mm
B.1.7cm
C.1.7dm
D.1.7m
16、下列估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为30g
B.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70cm
C.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38℃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17、甲车从P出发、乙车从Q点出发,甲乙相向而行,它们的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乙比甲早出发1秒, 甲到Q点时,乙未到达P点且距离P点1米,则此时乙到Q的距离为( )
A.2米
B.3米
C.4米
D.9米
18、下面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长约 26cm
B.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1 kg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 40℃
D.某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为 6s
19、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如图所示,运载火箭加速上升时,认为乘坐飞船的航天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地面工作人员
B.地面观众
C.发射塔架
D.运载火箭
20、如图,是近日株洲市民小龙在神农公园拍到鸟儿在水中觅食的场景:一束阳光从右侧射向水面的小鸟,小鸟左侧和下方的水面出现了两个“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子——光的反射
B.影子——光的直线传播
C.倒影——光的色散
D.倒影——光的折射
21、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人们常说的“天狗吃月”这一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22、喝开水时,怕开水烫嘴,常用嘴向水面吹气使水凉下来。这是因为( )
A.向水面吹气,降低了水的沸点
B.吹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具有致冷作用
C.吹出的气体温度比水低,混合后水温就降低了
D.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的蒸发,更快地吸走了水的热量
23、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是( )
A.玉带桥在水中的倒影
B.从水面看水中的鱼
C.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D. 手影游戏
24、下列声现象中,主要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超声波清洗
B.倒车雷达
C.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D.超声波检查身体
25、雨后彩虹,十分壮丽。彩虹是太阳光传播过程中发生____________ 现象而产生 的。这个现象可以由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的实验来解释。如图可知, 通过三棱镜时红光的偏折程度比紫光要____________ (选填“大”或“小”)。
26、下列物体各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
(1)高速升空的火箭____________.
(2)被拉弯的钢板尺____________.
(3)被水电站拦河坝拦住的上游水___________.
(4)空中下落的皮球____________.
27、当用微型探测器进行水下探测时,它在水面下2米处受到水的压强为 ___________帕。若探测器再继续下潜时,受到水的压强将 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一般拦河大坝都筑成 ___________形状正是应用了液体压强的上述规律。(最后一空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
28、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的叫声音调较高,______的叫声响度很大。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
2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现有一个长10cm的蜻蜓,立于距水面0.5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则蜻蜓映在水中的“倒影”长_____m;“倒影”距这只蜻蜓_____m,这个“倒影”是蜻蜓的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30、如图,重为2N的圆柱体A漂浮在容器里的水面上,此时水深9cm。则此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____N;现将物体A从水中取出,待水面稳定后,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____Pa。(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
31、航天员身穿宇航服及装备的总质量为100kg,则航天员在地球上所受总重力为 ______,航天员所受重力方向为 ______,施力物体是 ______(g取10N/kg)
32、将纸餐盘、纸杯和吸管按照如图方式粘合在一起即成“纸杯船”,往纸杯里倒些水,水从吸管喷出时,纸杯船就会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当水不再喷出时,船会慢慢停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33、钢琴艺术家在音乐厅上演黑白键上的“速度与激情”,琴声通过________传到距离他17m远的观众耳中,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s(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4、把鸭蛋放在盐水里一段时间,鸭蛋就变咸了,这是______现象,说明______;两小滴水银靠在一起,就会形成一大滴水银,这说明水银分子之间存在______,水银不易被压缩,这说明分了间存在______。
35、学习了密度知识之后,孝卿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牛奶的密度: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牛奶,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_____mL;
(2)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后,孝卿发现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3)把量筒中的牛奶全部倒入一个质量为20g的烧杯中,并用天平测出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则牛奶的质量为_____g,牛奶的密度为_____kg/m3;
(4)孝卿的测量方法,会导致所测牛奶的密度值偏_____(填“大”或“小”);
(5)孝卿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另外的酱油密度,于是孝卿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另一个烧杯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36、斧头松了,把斧柄的一端在树墩上撞击几下,如图所示,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了。请用惯性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37、某同学买了一张火车时刻表,他注意到在北京和上海间往返的 13 次和 14 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车次 | 到、发站时间 | 北京 | 天津西 | 济南 | 上海 |
13 | 到站时间 | —— | 16:11 | 20:11 | 8:04 |
发车时间 | 14:40 | 16:16 | 20:23 | —— | |
14 | 到站时间 | 9:00 | 7:23 | 3:14 | —— |
发车时间 | —— | 7:28 | 3:26 | 15:00 |
他了解到 13 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14 次由上海开往北京。这两次列车每天各发一列车,自北京到上海铁路长 1458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计算题要有必要的解题过程)
(1)13 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的时间为___________。
(2)14 次列车由上海驶往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大___________?
(3)中途 13 次列车以 36km/h 的速度,用了 3min 完全穿过长度为 1600m 的一个隧道,求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___________?
38、工厂用铁铸造零件时,先要用木料制成一实心的与待铸造零件大小及形状完全相同的模型,用这个木质的模型制造出一个模具,再将熔化的铁水倒入这个模具中,就可以铸造出所需要的零件了。已知所制成的木质模型的质量m木=3kg,所使用木材的密度ρ木=0.6×103kg/m3,铁的密度ρ铁=7.8×103kg/m3,不计铁水冷却过程中体积的变化。求:
(1)木质模型的体积大小;
(2)所铸造出来的铁质零件的质量。
39、如图所示杠杆中,O 为支点,请画出图中力F1和F2的力臂L1和L2。
40、按要求作图:
(1)如图所示,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受到的重力是12N,请在图中作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2)小球正从斜面上加速滚下,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和小球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41、请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所对应的入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