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于课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
A.《社戏》是一篇散文,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
B.《安塞腰鼓》一文大量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吴伯箫的《灯笼》一文,以小说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作者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以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D.《恐龙不处不在》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恐龙灭绝原因的科普说明文。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涌跃 追溯 马前卒 人情世故
B.斡旋 燎原 熙熙然 销声匿迹
C.枯燥 严峻 榆叶梅 不解之迷
D.瞄准 陨石 顶粱柱 众志成城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奏响了新时代的海上和平乐章。
B.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为广大市民出行带来了便利,又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C.新生代作家能否再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文学受到全世界人民继续关注的关键。
D.《复仇者联盟4》上映结束后,为全球漫威迷开启了一场视觉盛宴。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犯罪手段,公民个体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
B. 漫步于风光旖旎的半山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C. 杨绛先生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D. 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的思考,也取决于作品本身的深度。
5、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面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时像小儿女一般哭哭啼啼。
【2】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_?(《式微》)
(2)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蒹葭》)
(3)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则右刻“山高月小,________________”,左刻“________________,水波不兴”。(魏学洢《核舟记》)
(5)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源人生活幸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课外阅读积累。
鲁达看见众人看榜,挨满在十字路口,也钻在人丛里听时,鲁达却不识字,只听得众人读道:“……如有人停藏在家宿食,与犯人同罪;若有人捕获前来,或首告到官,支给赏钱一千贯文。”鲁提辖正听到那里,只听得背后一个人大叫道:“张大哥,你如何在这里?”拦腰抱住,拉离了十字路口。
此文段节选自《水浒传》,“犯人”因_________________ (事件)被悬赏捉拿,那“一个人”是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
8、阅读《磨》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龙涎香是世界上香味最为持久的香料,被誉为香料皇后,它是抹香鲸分泌的一种液体日积月累后形成的包块。它的诞生令人惊叹,它是由抹香鲸吞食的尖利物不断磨蚀内脏而产生的。所以经历磨,才能创造美好。承受磨,才能变得更好。
②戏剧性的遭遇打磨着棱角分明的石头,使之变得光滑、圆润;我们随着生命的洪流追逐,经历岁月的磨蚀,逐渐变得从容、美好。
③磨,缔造辉煌。痛苦、失败是一种磨砺。克服困难往往就是成功的契机,坚忍不拔的努力迟早会有所收获。数十年的跋涉困苦是对李时珍的磨蚀,正因如此,才会有《本草纲目》的诞生,才会有他在医药学上的成就;十年辛苦是对曹雪芹的磨蚀,于是才有了《红楼梦》的问世,才有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座高峰;官场的黑暗和残酷的现实是对郑板桥的磨蚀,于是才有了住寒舍、画青竹的一方净土,才有扬州八怪之首席。
④人生的艰辛苦难是一种磨蚀,欢乐和盛誉何尝不更是一种磨蚀?余秋雨曾认为作家更应是一位行者,沿途的风景会让作者以及作品更有内涵。经历磨蚀,才会从容温和,才会厚重敦实。诺贝尔文学奖对莫言来说未尝不是人生的磨,然而他经历这种欢乐和盛誉却能宠辱不惊,平静美好。而相反,拿破仑被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能经受住成功的磨蚀,最终兵败滑铁卢,抱憾终身。世事也会如此,人们有时在严酷的环境经受磨折,能平安度过危机,反而在安逸的环境掉以轻心,酿成悲剧。由此看来,胜不骄也是一种磨。
⑤人生从来就是一场艰难的旅行,生活磨蚀着我们,我们必须承受生活的磨砺。因此不必为失败而抱怨,也不必为胜利而忘形。磨与承受磨的过程会痛,这种痛就是成长的内涵。在磨的过程中,我们失去了不谙世事、轻浮急躁,必然收获精明干练、成熟稳重,这种得失交换其实是值得的,更是生命的必然。好比练习芭蕾,只有经历过钻心的苦痛,才会成为真正的舞者,才会找到艺术的真谛,感受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人类正是历尽磨难而甘之如怡,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⑥泰戈尔曾说: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正如司马迁所述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珍珠的圆润光泽就是来自沙砾的磨蚀。这个世界上,也许尽如人意的事并不多,只有多一些忍耐,多一些等候,多一些磨折,才能有最醇厚的龙涎香。
(《青年文摘》2018第11期,有删改)
【1】请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④段画线句子除用了举例论证外,还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3】文章第③段和第④能否调换顺序?结合文本分析理由。
【4】请结合文章,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⑥段泰戈尔说的话的理解。
9、作文。
一场疫情让我们发现很多看似很平常的生活情景,我们在拥有时总会忽略或视而不见,或者认为理所当然,而一旦成为往事,或失去,或成为过去式,就会觉得格外清晰、美好而珍视!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当时只道是寻常”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600 字,不得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