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其作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朱自清。
B. 《永久的悔》的作者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
C. 《大堰河——我的保姆》选自《艾青诗全编》,其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艾青。
D. 《长城谣》选自《无怨的青春》,其作者是台湾诗人纪弦。
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项是( )
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正如文化给人的力量一样,“无用”的阅读给人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
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
①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 ②虽然它是“无用”的,然而切都有痕迹
③它内在的文化含量并没有因表面的“无用”而打折扣
④我们沉重的肉身会因某些时刻“无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
⑤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人的存在,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
A. ①⑤③②④ B. ①③⑤②④ C. ②①④③⑤ D. ②④①⑤③
3、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作者是朱光潜。主要讲述了十二封作者旅欧洲期间从海外寄到某一家杂志社登载过的信。
B.《骆驼祥子》这部作品描写了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并终于坠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C.《西游记》 是我国古代长篇科幻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和护送唐僧取经的故事。
D.《名人传》这本书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徘徊(huí) 惧惮(dàn) 褶皱(zhě) 怒不可遏(è)
B.寒噤(jìn) 晦暗(huì) 亢奋(kāng) 气喘吁吁(xū)
C.俯瞰(kàn) 瞭望(1iáo) 拾级(shè) 纷至沓来(tà)
D.冗杂(rǒng) 雾霭(ǎi) 连翘(qiáo) 诸如此类(zhū)
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_______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2】请对诗歌颈联进行赏析。
6、古诗文默写。
(1)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3)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卜算子·咏梅》)
(5)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感谢恩师徐怀中先生,可以说有了徐怀中才有了莫言。这让我们想起《马说》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通过写景渲染自己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诗人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卖炭翁》中突出交易的不平等,揭露了宫市、封建统治阶级对百姓的剥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阅读下面一段书信,回答文后问题。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弹起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
这段文字选自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的名著《_____ 》,是______写给儿子__________的,这是一部 _____集。
8、阅读下列选文,完成各题。
我与父亲的夏日联考
①少了臭氧层防护罩,太阳窃笑,夏暑发威,火烤台北盆地,行人如蝼蚁,纷纷走避,就怕烫脚。
②想起父亲,特别怕热,夏天赤膊,仍汗如雨下。但联考这天,(A)他偏要在汗衫之外,又加了件正式的衬衫。路远迢迢,搭公交车给我送午饭。
③那是个高中需要联考的年代。而更早的年代,父亲在军旅生涯中患了中风,身体右侧无力,走路一瘸一拐,这才提前退役。我对父亲的记忆,多半从那时候开始。
④记忆很深,夏日炎炎。
⑤我在考场,中午急忙交了卷,就往校门口跑,只为寻找中风的父亲。但我其实没怎么寻,就已经看见他在走廊的尽头,翘首等待我的出现。
⑥父亲一等我跑到身边,马上说:“我找到了一个凉快的位子。”我加快脚步,他拖着无力的右脚在后面赶,就怕好不容易找好的位子给人占了。
⑦一到位子,他马上摊开报纸铺好,让我坐下,免得裙子沾尘。然后打开饭盒,放好水果,又从水壶中倒了一杯水,再拿起扇子帮我扇凉。父亲一向不多话。等我差不多吃完了,他才说:“刚刚进校门,遇见邻居,他说要带儿子去吹冷气的餐厅吃饭。你看……唉……”
⑧他指的是住在巷子底的邻居,邻居也是当兵退役的,之后不久就考取医师执照,进入中产阶级行列。邻居是看了艾亲手拎便当,汗涔涔地赶路,才得意扬扬地抛下这句话的。我知道父亲对我有说不出口的抱歉,但我脑海里绕不开的是父亲拐着腿被挤缩在公交车的角落,仍紧紧握着便当的身影。公交车上没有冷气,父亲要塞车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考场,衬衫早已被汗水浸透。
⑨我继续安静地吃着父亲切好的水果,感觉这顿饭是他亲手做出的最丰盛的午餐,在有冷气的餐厅吃饭根本比它不上。在那个紧挨教室的墙角,我们席地而坐。前方的几株花树上,蔷薇开得正好、阳光把枝叶的影子拖移到墙边,散落在我身上,香甜甜的味道荡在空中。我从心底泛起一片清凉。
⑩高中三年过去,又到了大学联考。这次要赶赴陌生的台北应试,父亲决定全天陪我应考。天微微亮,我们赶早挤进客运巴士,走到最里边,虽然他右侧手脚不便,但会用唯一有力的左手抓住车顶垂下的手环,再用身体护着我,让我稍稍紧倚座椅,得以换脚休息,因为从桃园到台北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⑪一路塞塞停停,七点钟才抵达台北车站。我们随着鱼贯的人群下车,父亲让我先行,他殿后。当时忠孝东路挤满上班上学的人,而我刚刚下车,司机还没等父亲中风的脚站稳,就开足马力急驰离开。瞬间父亲应声倒地,待我回身看时,他正困难地挣扎着爬起。那时年少的我因害怕别人射来的异样的目光而并未上前搀扶,甚至像个陌生人一样,退后几步,将自己深深隐在人群中,冷冷看着这一幕,当作不认识他。
⑫父亲起身后,蹒跚步向我,我们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继续往考场前进。
⑬有些事,当下错过,便永远也弥补不回来。他无助地倒在人来人往的街头,(B)那个穿汗衫加正式衬衫的身影,成了我多年来心底最深的痛。
⑭考上了大学后,晚上也会有课。每天夜里十一点多回到桃园车站,无论刮风下雨,下车一定看见父帝在等我。从车站走到家要经过小山坡,步行十多分钟,他不放心。昏黄的路灯,将他穿汗衫的斑驳的身影拉长又缩短,缩短再拉长……
⑮后来父亲病重,无法行走,全身瘫痪卧床。我一边忙于工作,一边照顾父亲,常常苦于被现实羁绊,无法随侍在侧。十年后,父亲离世。
⑯之后有好多年,我常梦到他,(C)汗衫之外又加一件正式的衬衫,在一个个的夏日,陪我赴一场又一场的联考。梦中的他,笑容安静,神情祥和。我会小声地对他说:“怕热就别再穿那件正式的衬衫了。慢慢走,有我在,跌倒了也不用害怕……”
⑰至今,舍不得父亲的梦还在,我知道父亲也一直舍不得我。他始终用一颗很温柔的心待我,就像高中和大学联考酌陪伴。
⑱记忆很深,夏日炎炎。
(选文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为“我”做了哪些事?
【2】选文第⑦段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⑨段画线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好处?
【4】赏析选文第⑪段中加点的词语。
退后几步,将自己深深隐在人群中,冷冷看着这一幕,当作不认识他。
【5】对父亲衣着的描写在选文中多次出现。结合上下文,分析A、B、C三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态度或情感?
(A)他偏要在汗衫之外,又加了件正式的衬衫
(B)那个穿汗衫加正式衬衫的身影
(C)汗衫之外又加一件正式的衬衫
【6】选出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A.第①段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天气的酷热。
B.第⑧段是插叙,交代邻居家境、父亲给“我”送便当不容易,都为表现“我”的孝顺。
C.结尾以“记忆很深,夏日炎炎”收束全文,突出中心,照应前文,令人深深地回味。
D.本文以第一人称叙事,亲切、自然、真实,表现了“我”和父亲之间的深挚情感。
9、作文
在流逝的时间里,在成长的岁月中,总有一些东西会牢牢地留在你的记忆里,如同定格的相片,永远不会褪色……
请以“__________已在心中定格”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作文内容要真实,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本试卷中的材料。(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班级;人名,如不可避免,请用化名。(4)书写要工整,卷面要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