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邯郸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高中学生要学习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B.很多学校举行世界环境日教育活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

C.通过开展“羊城小书虫”名著阅读活动,使广州学生更加重视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

D.在中国航海博物馆举办了“碗礁一号”沉船主题展是迄今规模最大、文物最多的展览。

2、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作,地方色彩非常浓郁。

B. 《大自然的语言》主要讲物候现象。全文条理清晰,说明语言极具生动性、准确性和哲理性。

C. 《壶口瀑布》分别写了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节的不同特点,其中以独到的视角写枯水期的壶口瀑布,呈现其独特的景物特征。

D. 杜甫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古体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充分体现他心怀天下寒士的宽广胸怀。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防止斗殴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一带一路”建设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明互鉴的“软”助力。

C.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D.通过老师的辅导,使我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辱()   涡(xuàn) 家juàn)   装作样(

B.案(dànɡ) 艾hāo口(ài)   窗明净(

C.时(shà)   爆(jìn)   猎(shòu)   相形见chù

D.qiǎo制(è开(zhāo) 三其口(jiān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杜甫的《恨别》,完成问题。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1)与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一致的一项是( )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C.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D.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仁人志士追寻着一个个属于自己的“中国梦”:①古代先贤的中国梦是“选贤与能,________”的豪迈之情;②陶渊明的中国梦是《桃花源记》中“_______,并怡然自乐”的和谐之景;③杜甫的中国梦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之怀。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挫折和困难是人生的常态。面对人生路上大大小小的挫折,你藐视它、战胜它,你便是一个成功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是如何战胜困难,最终成为生命的强者的?

请结合具体事例,选一个故事情节进行分析。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各题。

任何时候,爱国情怀都不应被边缘

南方言

①不知什么时候,“爱国”在一些人眼中变成了一个陌生词语。有人觉得,国家很抽象,不如安心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爱国成了他们眼中的一句玩笑;有人抱怨,国家不够爱自己,他们以为身边所有的困难都要由国家包办,却经常忘记自己该履行的基本义务与责任;还有人以为,爱国是一种谄媚,对乐于公开表达爱国情绪的人们,他们往往加以嘲讽。

②每个时期都有消极避世者,什么社会都有利己主义,但这并不足以阻止大多数中国人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一些偏激、不理性的言论,之所以时而掩盖热爱祖国的正义言行,互联网在其中起到了放大作用。包容不同见解,传递各方观点,是互联网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海纳百川的包容力也带来了挑战,原本一些非主流的观念,个人看法,甚至偏见,在喧嚣的互联网中赢得了眼球。此时,利用互联网语言激发和传递“正能量”,就显得格外可贵。

③前不久,青年网络作家周小平、花千芳参加文艺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希望你们创作更多具有正能量的作品”,就是党的最高层对爱国情怀的直接呵护。尽管周小平等人的走红在网络引发了争议,但是,平日享受互联网自由氛围的争议者,在“集中火力”批评周小平时,大概遗忘了一个朴素的事实:周小平们的作品受到很多网友的支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网络对“正能量”的需求。

④不管时代怎么变,国民情感的“基本”是支持国家繁荣,因为但凡具有一定理性常识的人,都明白这一亘古不变的事实:只有国家繁荣发展,个人才有机会享受稳定的幸福生活。互联网上无论是批评的声音,还是赞扬的声音,只要是发自内心地希望推动国家的发展进步,相关思考都应该被容纳和鼓励。有些人看到一点对国家的衷心赞许,就恨不得大肆讥诮,进而打着民意的旗号加以反对。殊不知,这种所谓的“民意”其实是并不受欢迎,因为它忽略了家国情怀也是一种深沉普遍的价值观。

⑤爱一个国家,爱自己出生的这片土地,是一种朴素的情感。(A)当祖国遭受外来入侵,总有爱国志士对其不离不弃(B)当国家陷入困难,总有坚守者勇敢地相信未来。爱国情感是理性的,因为它超脱了一切短效、功利的价值,站在人类自我认知的精神高地;爱国情感也不是庸俗的,它是人们对国家不离不弃的眷恋。

⑥历史规律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下:往往是国家面临危难,民族兴亡千钧一发之时,爱国情绪得到凝聚和壮大;而当国家稳步发展,民族走向复兴的时候,爱国感情反而容易受到打击。你生活的这片土地能不能在历史转折的关键点继续前进,取决于在和平的、繁荣的时候,国民能不能齐心协力,攒足精神一起向前走。不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往往伴随着思想观念的开放乃至复杂化,但这不等于爱国情怀可以被边缘化。

⑦越来越多的人们呼唤社会上传递更多正能量,却很难说得清楚“正能量”包含哪些内容。网络上那些爱国的声音,或许给出了一点解答:只要你爱这个国家,就不怕国家不会爱你;你边缘了爱国情,你才会被时代边缘。我们弘扬爱国情,就是讴歌和传递属于时代的正能量,这是不辜负这个时代的题中之义。这种朴素情感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它将代表这个国家和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力量。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本文所谈论的中心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为第⑤段画线A和B处各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枫叶上,露珠红红地闪烁;在荷花上,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同为露珠,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位置上,会呈现出不同的风采。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人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绽放自己的光彩。

请以“找准自己的位置”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