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阿勒泰地区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hèng)  日()   那(chà) 风雪途(zài

B.奋(kàng)  立(zhù纶(jīng)  然而止(jiá

C.级(shí)    棱角(léng)  追) 弄巧成zhuō

D.论()   须(rán制(xiá) 义愤填yī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远而无所至极邪/弗学,不知善也

B. 海运则将徙南冥/庄子与惠子游濠梁之上

C. 求其能千里也/子非我,知我不知鱼之乐也

D. 苍苍,其正色邪/既已知吾知而问我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政策支持力度的大小,营商环境的好坏,是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B.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C.编入读本的这些生动的红色故事,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红军是再熟悉不过了。

D.近年来,威远城区投放了大量共享电动车,这给市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mò)     (tiáo)    然开朗(huò)

B. (liè)    (suì)  差披拂(cān)

C. (chuàng)   (wǎng)  无人(liáo)

D. (sù )    (wù)  淑女(tiǎo)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供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

B.这首诗第一节以描述开篇,运用写实的手法写秋风的威力以及自己的无可索何。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同样都是表现诗人现实关怀的作品,都运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没有直接抒情和议论。

D.这首诗第三节中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穷图苦痛的生活状况。

2概述这首诗所记叙的事件并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2)兼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

(3)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冥有鱼》中,写鹏鸟要飞到南海时飞翔状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名著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主人公保尔在______(人名)的影响下走向革命道路。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___________》,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____(国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作品,完成于1933年。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着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第二段中加粗的“跑”与第一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形?

2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是哪两项?请将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

A. 第一段第3句的“点”、“磕”、“退后”、“上前”等词生动地表现了少年们驾船技术的熟练。

B. 上文有三处写到豆麦,都是为了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

C. 第三段中的“他”指的是“那声音”,“那声音”指的是第二段中的“歌吹”。

D. 作者在第四段中用“果然是渔火”、“也不是赵庄”澄清了第二段所写的“渐望见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的猜测,表现了作者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

3从第一、二、三段中各找出一处直接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用“~~~~”标出;然后分别从括号里选出能恰当概括“我”的心理活动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第一段_____(活泼  轻松)

第二段_____(急切  焦虑)

第三段______(惘然  陶醉)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东西常常被忽略。比如:一声叮咛,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小数点,一道小程序,一次小错误,一处小破绽……忽略是常有的,后果有大有小。有些事情忽略了也无大碍,但有些事情忽略了却会造成遗憾,形成伤痛,酿成大错。有些时候,我们正在忽略的,可能就是最重要的。

请以“不该忽略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处填入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立意自定,不得抄袭。③内容具体,感情健康真实,标点正确,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