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二项是( )
A.一场春雨之后,那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斑斓的美丽。
B.和外形小巧而“肚量”超大的电子课本相比,笨重的传统图书只好甘拜下风。
C.每年钱塘江涨潮时,许多世界的冲浪高手,都选在风口浪尖上展现高超的冲浪技艺。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归省(xǐnɡ) 行辈(hánɡ) 欺侮(wǔ) 争讼(sòng)
B. 家眷(juàn) 怅惘(chàng) 模样(mú) 怠慢(dài)
C. 助兴(xīnɡ) 糜子(méi) 撺掇(cuān) 眼眶(kuāng)
D. 恬静(tián) 锵然(qiāng) 冗杂(rǒnɡ) 渺远(miǎo)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冗杂(rǒng) 欺侮(rǔ) 怅惘(wǎng) 戛然而止(gá)
B.亢奋(kàng) 漩涡(xuàn) 追溯(sù) 挑拨离间(jiān)
C.妩媚(wǔ) 祈祷(qí) 苍劲(jìng) 目眩神迷(xuàn)
D.瞭望(liáo) 彷徨(páng) 襁褓(qiáng) 怒不可遏(è)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告诫/机械 斡旋/漩涡 绚丽/目眩神迷 佁然不动/怡然自乐
B.赋予/干预 抉择/演绎 襁褓/强词夺理 沓无消息/纷至沓来
C.脑畔/羁绊 嘹望/缭绕 行辈/行将就木 拾级而上/俯拾皆是
D.驰骋/聘请 枯燥/浮躁 褶皱/熠熠烁烁 不修边幅/名副其实
5、阅读《登岳阳楼(其一)》,完成小题。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是全诗写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最后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
B.诗的颈联以含蓄的方式,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
C.这首诗通过登楼所见,抒发诗人辗转江湘之苦,国家破败、中原动荡之忧。读之让人感慨万分。
D.与杜甫的《春望》《石壕吏》等诗相比较,能看出此诗的老杜风格。诗人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布控精巧,情思绵绵,自成一格。
【2】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景,“一东”“一西”,点明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帘旌不动夕阳迟”,描绘出一幅静谧的夕阳入山图,烘托了诗人登临时的悠闲、平静的心情。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
【3】对这首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融于一体。
B.抒发了诗人颠沛流离之苦、对国家的无限忧愁,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C.表达了作者晚年面对国破家亡的困境而产生的得过且过之感。
D.这首诗以虚写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国运好转的期盼。
【4】与本诗颈联结构最相似的一项是( )
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D.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古诗文默写。
(1)已是黄昏独自愁,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是故谋闭而不兴,________________,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5)《马说》中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写出带“云”字的上下连续的两句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_____
(2)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英国文学的译介工作。_____
(3)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先读书,次成家,终立业。_____
8、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各题。
任何时候,爱国情怀都不应被边缘
南方言
①不知什么时候,“爱国”在一些人眼中变成了一个陌生词语。有人觉得,国家很抽象,不如安心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爱国成了他们眼中的一句玩笑;有人抱怨,国家不够爱自己,他们以为身边所有的困难都要由国家包办,却经常忘记自己该履行的基本义务与责任;还有人以为,爱国是一种谄媚,对乐于公开表达爱国情绪的人们,他们往往加以嘲讽。
②每个时期都有消极避世者,什么社会都有利己主义,但这并不足以阻止大多数中国人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一些偏激、不理性的言论,之所以时而掩盖热爱祖国的正义言行,互联网在其中起到了放大作用。包容不同见解,传递各方观点,是互联网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海纳百川的包容力也带来了挑战,原本一些非主流的观念,个人看法,甚至偏见,在喧嚣的互联网中赢得了眼球。此时,利用互联网语言激发和传递“正能量”,就显得格外可贵。
③前不久,青年网络作家周小平、花千芳参加文艺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希望你们创作更多具有正能量的作品”,就是党的最高层对爱国情怀的直接呵护。尽管周小平等人的走红在网络引发了争议,但是,平日享受互联网自由氛围的争议者,在“集中火力”批评周小平时,大概遗忘了一个朴素的事实:周小平们的作品受到很多网友的支持,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网络对“正能量”的需求。
④不管时代怎么变,国民情感的“基本”是支持国家繁荣,因为但凡具有一定理性常识的人,都明白这一亘古不变的事实:只有国家繁荣发展,个人才有机会享受稳定的幸福生活。互联网上无论是批评的声音,还是赞扬的声音,只要是发自内心地希望推动国家的发展进步,相关思考都应该被容纳和鼓励。有些人看到一点对国家的衷心赞许,就恨不得大肆讥诮,进而打着民意的旗号加以反对。殊不知,这种所谓的“民意”其实是并不受欢迎,因为它忽略了家国情怀也是一种深沉普遍的价值观。
⑤爱一个国家,爱自己出生的这片土地,是一种朴素的情感。(A)当祖国遭受外来入侵,总有爱国志士对其不离不弃;(B)当国家陷入困难,总有坚守者勇敢地相信未来。爱国情感是理性的,因为它超脱了一切短效、功利的价值,站在人类自我认知的精神高地;爱国情感也不是庸俗的,它是人们对国家不离不弃的眷恋。
⑥历史规律有助于我们认清当下:往往是国家面临危难,民族兴亡千钧一发之时,爱国情绪得到凝聚和壮大;而当国家稳步发展,民族走向复兴的时候,爱国感情反而容易受到打击。你生活的这片土地能不能在历史转折的关键点继续前进,取决于在和平的、繁荣的时候,国民能不能齐心协力,攒足精神一起向前走。不错,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往往伴随着思想观念的开放乃至复杂化,但这不等于爱国情怀可以被边缘化。
⑦越来越多的人们呼唤社会上传递更多正能量,却很难说得清楚“正能量”包含哪些内容。网络上那些爱国的声音,或许给出了一点解答:只要你爱这个国家,就不怕国家不会爱你;你边缘了爱国情,你才会被时代边缘。我们弘扬爱国情,就是讴歌和传递属于时代的正能量,这是不辜负这个时代的题中之义。这种朴素情感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它将代表这个国家和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力量。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本文所谈论的中心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为第⑤段画线A和B处各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吃过晚饭,科奇坐在书桌前准备复习功课。这时,墙角的扫地机器人小艾突然说话了……
请你以上面这段文字为开头,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一个故事。不少于600字(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立意;②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如用,一律用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