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朦胧的月光,实在照不了多远”和“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句中的“朦胧”都是形容词。
B.短语“尊师重教、赴汤蹈火、扬眉吐气、粉身碎骨”和“卧薪尝胆”结构完全相同。
C.“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句中“这种魅力”作主语。
D.兴,也叫起兴, 朱熹《诗集传》中解释:“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回延安》中“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就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2、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手把文书口称敕(chì),回车叱(chì)牛牵向北
B.《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
C.高者挂罥(juān)长(cháng)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ào)
D.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之间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喷薄(bó) 契合(qiè) 驾驭(yù) 熏陶(tāo)
B.犀利(xī) 瘦削(xuē) 幌子(huăng) 蓦然(mò)
C.侍候(shì) 哄笑(hōng) 附和(hè) 诡谲(jié)
D.顷刻(qĭng) 诘难(jié) 侦缉(jí) 拘泥(nì)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
A.9月24日,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天涯共此时”中秋音乐会,活动内容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B.受台风“山竹”影响,深圳出现大风大雨天气,多处街道有大树被吹倒,令人叹为观止。
C.留学生张雨晨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
D.有些人很是冷漠,对于一些公益活动,通常无动于衷,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也往往是袖手旁观。
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注),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曛:昏暗
【1】下列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两首诗都是唐诗,其中第一首是律诗,第二首是绝句。律诗为八句,绝句为四句,两者的偶数句都要求押韵。
B. 王勃诗的首联点明送别地点和朋友要去的地方,一个“望”字已经透露诗人对朋友远行的关切之情。
C. 王勃诗的尾联描写二人在即将分手的岔路口挥泪告别、泣下沾襟的情境,表达了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
D. 高适诗的三、四句是对朋友的安慰和勉励,格调昂扬向上,情感积极乐观,与王勃诗的第三联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别董大》一诗的前两句。
6、默写。
(1)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猿鸟乱鸣;___________,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_?(《诗经·邶风·式微》)
(5)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9)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___________ ,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0)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1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12)《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3)《小石潭记》中与《朱元思书》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语段: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会这样欣赏他,理解他。”
这段文字出自《傅雷家书》。这本书是傅雷写给儿子________ 和_______的,在这本书中,作者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_______________的问题。选文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家。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在沙漠里不但光线会作怪,声音也会作怪。唐玄奘相信这是魔鬼在迷人,直到如今,住在沙漠中的人们还有相信的。群众把会发生声音的沙地称为“鸣沙”。现在宁夏自治区中卫县靠黄河有一个地方名叫鸣沙山,即沙坡头地方,科学院和铁道部等机关在这里设有治沙站。站的后面便是腾格里沙漠。沙漠在此处已紧逼黄河河岸,沙高约一百米,沙坡面南座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涌出,这块沙地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据说,每逢夏季端阳节,男男女女便在山上聚会,然后纷纷顺着山坡翻滚下来。这时候沙便发生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两年前我和五六个同志曾经走到这鸣沙山顶上慢慢滚下来,果然听到隆隆之声,好像远处汽车在行走似的。据一些专家的意见,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摩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的道理来说明的。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2】通过这段文字的说明,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文中说明“鸣沙”的成因,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文中还用了其他的说明方法,请举一例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4】文中划线句中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5】以前,一提到“沙漠”,很多人会用“酷热、荒凉、贫瘠、恐怖、神秘”来形容,要改变人们的这些看法,你认为政府部门应该怎样去做?请提几条建议。
9、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令人心暖的人、让人感动的事,在这样的人事中感受着人间的美好,净化了自己的心灵。
请以“点赞”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任选一个角度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抄袭、套作给分为10分以下。如果抄袭前面阅读材料,为0分。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