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归省(xǐng) 偏僻(pì) 糜子(mí)
B. 撺掇(cuān) 凫水(fú) 斡旋(wò)
C. 脑畔(pàn) 眼眶(kuàng) 铿然(kēng)
D. 怅惘(wǎng) 踊跃(yǒng) 皎洁(jiǎo)
2、下列句子中“于”字用法和意思不同于其他句子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C.达于汉阴 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3、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
A.《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杂文,“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文章借物寓意,寄寓了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悲愤之情。
B.《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略有修改,作者王叔远,明末嘉善人。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约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通称为“诗”,又称为“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
D.《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东汉经学家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 招徕lái 车胤yìng 铁铉xuàn 颤巍chàn
B. 腌蛋yān 隔阂hé 囿于yòu 门槛kăn
C. 馄饨húndùn 蹲踞jù 沉甸甸diàn 小钹bó
D. 苋菜xiàn 秸秆jié 门楣méi 吆喝he
5、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甲诗中“歧路”一词在本诗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甲乙两首诗歌表达情感的异同之处。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_,是急促的鼓点;________,是飞扬的流苏;________,是蹦跳的脚步;________,是闪射的瞳仁;________,是强健的风姿。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从童年到参加红军主要经历了哪些事,请概括至少三件事。
8、抗击疫情
材料一: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引发全球关注。作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的最初宿主,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蝙蝠因其超强的病毒携带能力被再次推到公众面前。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建立的全球蝙蝠病毒数据库显示,在全球69个国家,科学家已在近200 种蝙蝠身上发現超过4100种病毒,其中冠状病毒超过500多种,包括从蝙蝠身上最近新发现的200多种冠状病毒。蝙蝠无疑是最大的病毒库之一。
为什么蝙蝠会成为天然的超级病毒库?科学家推测蝙蝠种类多,喜欢群居,寿命长,而且具备长距离飞行能力,活动范围广,易于传播病毒。更关键的是大多数病毒并不能对蝙蝠造成致命损伤,甚至不会引发轻度症状,而这些病毒一旦感染动物或人类,则会引发致命性人畜共患病。而蝙蝠对大多数病毒易感又表现出较强的耐受力,可能与它们飞行能力以及特殊的免疫系统有关。
蝙蝠在飞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使得体温升高,类似“发烧”,可抑制病毒的复制。
同时,蝙蝠进化出了一些特殊的免疫机制,表现出较强的免疫耐受力。2018年5月,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细胞》杂志上报道称,他们在对一种埃及蝙蝠基因组测序后发现,这些蝙蝠免疫系统中先天性免疫反应被削弱,只会对入侵病毒采取较为温和的免疫反应,从而不会表现出强烈的免疫病理,并推测蝙蝠体内存在抑制性免疫反应,导致对病毒耐受力增强,可能是蝙蝠的主要抗病毒防御策略。加强蝙蝠携带和传播病毒的机制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疗蝙蝠病毒引发的人畜共患病至关重要。不过,目前关于蝙蝠对病毒耐受力的机理并没有形成定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验证。
当然,蝙蝠具有超强携带病毒能力,只是物种进化的自然选择结果,并非蝙蝠的过错。蝙蝠一般也不会直接将病毒传播给人类,而是先传播一些与之接触的野生动物,如果子狸、竹鼠等,通过这些病毒的中间宿主,最终才会传播到人类身上。2002 年的 SARS 和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可能给我们的一个教训,就是不要去打扰蝙蝠和其他野生动物,更不要把这些野生动物当成盘中餐,这或许是未来防止新的疫情发生最为有效的办法。
(选自《蝙蝠,地球上的超级病毒库》,有删改)
材料二:
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发表论文,首次揭示了新型冠状病毒进化来源,该病毒基因序列与2002 年流行的 SARS 冠状病毒和2012 年流行的 MERS 冠状病毒存在较大差异,相似性分别只有约70%和约40%,而且病毒传播所依赖的S蛋白变异较大,但是新型冠状病毒的S蛋白结构与人细胞上的关键受体非常匹配,显示其具有较强的对人感染能力;另外,新型冠状病毒与来源于蝙蝠的其他冠状病毒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研究人员推测蝙蝠也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
(节选自《腾讯新闻》,有删改)
材料三:
随着新冠病毒疫情的发展,公众对身边野生动物的担忧和关注度也不断升温。
近日,上海市绿化市容热线闵行平台就接到了市民这样一个电话:“哎呀,我家里出现了蝙蝠,怎么办呀?会不会传染病毒呀?”接到电话后,闵行区野保站联合镇野保部门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处置。从新闻里得知,这个春节,上海市野保部门很忙碌。仅仅在正月初十这天里,闵行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就出动了6次,都是上门驱赶居民在家庭周边见到的越冬蝙蝠。
看到蝙蝠就一味地恐慌,在目前的疫情阴云下,这或许是很多人共同的担忧。在王放看来,“实际上蝙蝠和蝙蝠之间的形态、习性差异简直天上地下,是否携带病毒、携带什么种类的病毒也天差地别。”
上海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部门给出建议:“蝙蝠正处在冬眠期,不去惊扰是最好的。”
(节选自《中国环境新闻》)
【1】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蝙幅是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最初宿主。
B.全球69个国家,科学家已在近200种蝙蝠身上发现超过4100种病毒。
C.目前关于蝙蝠对病毒耐受力的机理并没有形成定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验证。
D.新型冠状病毒与来源于蝙蝠的其他冠状病毒相似,蝙蝠也是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
【2】结合材料相关内容,说说蝙蝠为何拥有强大的病毒传播能力?大多数病毒为何不能对蝙蝠造成致命损伤,甚至不会引发轻度症状?
【3】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针对材料三中上海市民的担忧,请你结合选文相关内容给予解答,并对“驱赶越冬蝙蝠”的行为加以评价。
9、写作(下面两题任选一题)
(1)题目:生活中最__________的时光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2)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
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法)罗曼罗兰
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法)雨果
要求:①根据寓意,选好角度,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