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中山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二则》选自《庄子集释》,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本课第一则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

B.《<礼记>二则》选自《礼记·正义》,《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东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D.《卖炭翁》选自《白居易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六一”儿童节,孩子们在北湖广场上载歌载舞,引得行人驻足观赏。

B.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雕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

C.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忘乎所以,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

D.为人处事,应作一名谦谦君子,不要飞扬跋扈,锋芒毕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一句是(   )

A. 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B. 《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动了无数观众,它成了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

C. 6月1日晚,搭载400多人的“东方之星”游轮在长江湖北监利段沉没。这一消息如晴天霹雳,令人无法接受。

D. 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每组都不相同一项是()

A./事   偏/复   然/帷 原/云雾

B.怀/沉   丽/船   奋/气 嘎/然而止

C./角   哗/晕   级/重/三年五

D./起   脚/陪   欺/隔/挑拨离

二、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辅”气势宏大,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望”字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B.颔联是劝慰朋友的话,意思是说既然离乡“宦游”,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

C.尾联中的“儿女”指的是男子和女子,我们在分别时不必像他们那样哭哭啼啼。

D.此诗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绪,表现出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

2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简述其中所蕴涵的哲理。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共 5分)

6、默写。

(1)知不足,________;知困,________ 

(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景渲染诗人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中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共1题,共 5分)

7、阅读下面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选段,回答问题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的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本文段描写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段心理活动,请根据文段描写并结合小说内容对他的心理变化过程做出简要分析。

五、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那座军营  那群士兵(节选)

①他们来到当年的“点名台”前。张嵩山整了整衣冠,缓缓走上了“点名台”。看着排列整齐的方阵,望着一头头的白发,一张张沧桑的脸庞,张嵩山眼前幻化出一张张英俊的面孔,一个个鲜艳的、火红的领章、帽徽,仿佛回到了三十五年前……“连长好!”一声震天响的呼喊把张嵩山拉回到现实中,这一声亲切的、久违的呼喊,蕴含着当年那血浓于水的连队亲情。两行泪珠从眼帘飞驰而下,这就是连队,军人一生一世都难以忘却的灵魂的故乡、青春的故乡;虽然部队解散了,他们的豪气未散,心未散……张嵩山清了清嗓子,开始点名:“孙雅雅。”年近七十的老连长除了身体略显佝偻外,声音还是那样洪亮,还是那样有力,丝毫不减当年。

②张嵩山又叫了一声:“孙雅雅。”“到!”“曲高远。”“到!”“牛飞鸣。”“到!”

③“张文英!”这是张嵩山点的最后一个人。现场一下子沉寂了。

④“张文英!”张嵩山提高了声音。

⑤现场一阵沉默。

⑥这时,杨伊洛站了出来:“战友们,去年夏天,几个小孩来到九龙湾游玩,当时天热,他们就跳进黄河洗澡。黄河下边暗流很多,卷走了一个小孩。当时,张文英正在岸边种菜,听到呼救,没有半点犹豫,一下子跳进了黄河,把孩子推到岸边,但他却没出来。”

⑦杨伊洛走到张嵩山身边,解释道:“我怕大家一路上开车分心,在微信上没有说明。”

⑧张嵩山点点头,眼角又一次飞出泪花。

⑨这时,站起来一个孩子。他说:“我是兵兵,张叔叔就是为救我牺牲的。”张嵩山走上前,紧紧抱住了兵兵。

⑩杨伊洛说:“我看了张文英生前的日记,知道他有百年后把骨灰的一半埋在城垛山的愿望……可惜他出事后,尸体一直没有打捞上来。今天就带来了他的一双鞋子,等会儿我们上山,做个衣冠冢吧,好了却他一辈子的军人情结。”

张嵩山看到那双鞋子是手工做的布鞋,似乎还没有上过脚。是张文英的老娘做的?可是,听说他的娘早早就去世了啊。

墨春秀上前一步,看着那双鞋,迟疑了一下,缓缓说道:“这是当年俺娘给他做的。”

张嵩山记得,当年这个村的妇女给部队的战友每人做了一双鞋,他的,也没有舍得穿,一直摆放在他的办公室桌,直到退休他才收拾回家,锁进箱子里。

没有人提议,也没有人说话,大家带着兵兵,带着张文英的那双鞋,朝城垛山走去。同行的人,除了张嵩山的战友,还有“鱼水新村”的全体村民。

 不知道是谁先带的头,唱起了那首《城垛谣》:这万万块秦砖吆,是咱一代代的骨头连骨头!这万里城墙吆,是咱一代代的血肉筑就!俺在关外头,您在关里头。十三雄关忠魂守,家园万代无边忧……

这歌,似云,在每个人心中漂浮着;似雨,在每个人眼帘中飞落着……大家都跟着唱起来,每个人的心似乎也沉醉起来……

在城垛山上,选坟茔的时候,张嵩山选了个地势较高的地方。他说:“得让张文英瞧得见咱的老营盘。”

从未落过泪的杨伊洛,此刻泪水伴着话语:“兄弟们,我和老张明年就七十了,你们也都奔六十了,就让文英兄弟代表咱们,永远看护着老营房,永远呵护着城垛山吧。”

新坟隆起,全体默哀,天空阴雨四合,飘起了小雨,淅淅沥沥,无声无息。忽然,孙雅雅走出队列,朝着山下,朗诵起来。声音低沉,沙哑,是那么豪气,又是那么悲壮:“……啊,祖国,是军人心中的恒星;军人,是祖国忠勇的卫星……”

雨,哗啦啦,大起来。这雨,似唱,似说,似乎在为九泉之下的张文英哭泣,似乎在向坟茔前的人嘱托着什么,似乎在为城垛山歌唱,似乎在为“鱼水新村”的未来欢呼……

(《奔流》2018年第9期、10期连载)

1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文以退伍战士回到老营盘为主线,带出众人为张文英举行葬礼的情节,赞美和平年代退伍军人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

B. 文中地名的设计颇具匠心,“城垛山”“鱼水新村”,无不使人联想到战争和军营的氛围。

C. 文中叙述了当年“鱼水新村”的妇女们给战士们做鞋,旨在表现了军民一家亲。

D. 选文语言简洁明快,富于变化和气势。全文以抒情的表达方式为主,用议论点题。

2第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加点词和画线句。

这歌,似云,在每个人心中漂浮着;似雨,在每个人眼帘中飞落着……大家都跟着唱起来,每个人的心似乎也沉醉起来……

(1)赏析画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加点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张嵩山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写出两点即可)

5文中第段画线句蕴含了哪些情感?请概括。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甜的意思是像糖或蜜的滋味感觉。笑容的甜,声音的甜,味道的甜……使人久久不忘。甜也用来比喻美好的心理感受。被关爱的甜,拥有快乐的甜,助人为乐的甜,收割奋斗成果的甜……带给我们无限的幸福与满足。

请以“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