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我国地理位置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我国领土跨寒、温、热三带
B.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C. 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D. 我国地跨东西半球
2、在横断山区人们常有“吊桥溜索猴子路”的说法,这说明了山区:
A.风景优美 B.资源丰富
C.交通不便 D.经济发达
3、“流量大,汛期长,夏丰冬枯,含沙量较小,不结冰”,这是对下列哪条河流特征的描述( )
A.黄河
B.塔里木河
C.长江
D.黑龙江
4、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 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 日零时整,全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 7%,65岁及以上人口占 13.5%。根据联合国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或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通常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迸入老龄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漫画中能反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是( )
A.
B.
C.
D.
【2】应对当前我国主要人口问题的措施是( )
①限制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定居 ②大量接纳外国劳动力移民中国
③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④调整完善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读长江中下游平原城市、人口规模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并找到武汉、长沙、南昌、南京、上海等城市,判断本区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
A.沿江分布
B.沿海分布
C.沿山脉分布
D.沿经、纬线分布
【2】读图,判断本区哪一城市的人口超过1000万人( )
A.武汉
B.南京
C.上海
D.杭州
【3】下列城市中,哪一个城市地处长江、汉江和京广铁路交会处,历来是“九省通衢”之地,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 )
A.长沙
B.武汉
C.南京
D.上海
【4】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布着我国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其中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
A.以沪宁杭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汽车、轻纺工业基地
C.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以长沙、株洲、湘潭为中心的电子信息、机械工业基地
6、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目的是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香港是( )
①世界自由贸易港 ②世界航运中心 ③国际金融中心 ④历史文化中心 ⑤重工业基地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2】港澳与祖国内地联系密切,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以下优势条件属于港澳地区的是( )
A.丰富的淡水资源
B.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
C.众多的廉价劳动力
D.充足的日常生活消费品
7、“我国既有世界最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也有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此叙述最足以说明哪一项地理事实?
A.国土面积广地形复杂多样
B.地势高低起伏大
C.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D.大江大河多由西向东流入海洋
8、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南大门”的条件之一是( )
A.地势低平坦荡
B.劳动力资源充足
C.农业发达
D.海陆交通便利
9、下图中汽车牌照显示该车的归属地为( )
A.四川省 B.重庆市 C.湖北省 D.贵州省
10、下列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阳光
B.淡水
C.土地
D.煤
11、以下主要聚居在吉林省的少数民族是 ( )
A.蒙古族 B.苗族 C.朝鲜族 D.回族
12、以前被称为“北大荒”,现在被称为“北大仓”的是 ( )
A. 华北平原 B. 黄土高原 C. 东北平原 D. 内蒙古高原
13、在春节晚会上,有两省送来的对联是“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观,两千里赤壁览黄鹤风流”,这两省是( )
A.江西、湖北 B.江西、安徽 C.湖南、湖北 D.河北、河南
14、我国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B.气候复杂多样
C.有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
D.台风带来的特大暴雨
15、范仲淹《岳阳楼记》“予观夫巴陵盛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夏秋季节,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为提高洞庭湖的调蓄能力达到“吞长江”的防洪效果,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打坝淤地
B.围湖造田
C.拓宽河道
D.退田还湖
16、在中国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中,有很多是少数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蒙古族木卡姆艺术
B.苗族的史诗《格萨尔王传》
C.高山族呼麦
D.侗族大歌
17、下列地区中,属于湿润地区的是( )
A.黄河中下游地区 B.长白山地
C.河西走廊 D.辽东半岛西部
18、下面省区、简称以及行政中心的连线,错误的是
A. 黑龙江——黑——哈尔滨 B. 吉林——吉——长春
C. 辽宁——宁——沈阳 D. 河北——冀——石家庄
19、某中学的外籍教师里格,她皮肤白皙,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里格属于(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20、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优势是( )
A.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B.交通方便,有利于经济发展
C.不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D.有利于发展林业、矿业、旅游业等
21、台湾省有位于我国东部最高峰_________;阿里山中的_________景色迷人。
22、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经过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铁路线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请任意写出本线路上两个主要铁路枢纽____、____________。
23、把一年中大于或等于10摄氏度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___________。
24、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__________。在地图上,把__________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
25、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是_____ 。
26、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 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地位.
27、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珠江三角洲在接受香港、澳门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 型工业;进入21世纪以来,重点发展了 产业。
28、我国有_____个温度带,海南岛属于_______带。
29、我国有________个省,________个民族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0、三级行政区划:包括_________(自治区、直辖市)、_______(自治县、县级市)、______(乡)三级。
31、读北京轮廓和气候类型图,回答问题。
(1)此区的河流大部分注入__海.
(2)由气候类型图可知,北京的气候类型为__,气候特征描述为__.
(3)列举北京两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__;__.
32、我国铁路分布有什么特点?
33、七年级地理上册“绪言”告诉我们:学习地理课程,要注重地图的运用,通过观察、调查、比较、分析和综合等方法,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地理学主要研究事物的空间变化),是什么,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空间因时间而丰富,事物在时间上的演变就形成了历史),还要多角度地观察事物和现象,探究地理事物的特征和成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客观事物具有多侧面性),为什么,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提出有意义的建议(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来源和归宿)。读“2008年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构成(按特征分类)”表,完成下列问题:
| 土地利用类型 | 面积比例(%) |
可利用土地 | 耕地 | 12.80 |
园地 | 1.24 | |
林地 | 24.83 | |
牧草地 | 27.54 | |
其他农用地 | 2.68 | |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 | 2.83 | |
交通运输用地 | 0.26 | |
水利设施用地 | 0.38 | |
难利用土地及其他 | 沙漠、石山、永久积雪和冰川等 | 27.44 |
(1)写出表中主要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
(2)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说出我国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4)说出我国的四大牧区和三大林区。
(5)从自然资源的可再生性看,土地资源属于______资源。
(6)我国耕地面积2000年为13004万公顷,2009年为12172万公顷。几年间我国耕地面积的递减速度约为______。2010年我国人口为133787万人,其时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约为______。
(7)列举一些造成耕地减少的原因或破坏耕地的现象。
(8)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确保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怎样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
34、读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的是我国水资源的________分布不均,主要是将________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
(2)中线工程从________水库引水,向北经________省的省会郑州,中线工程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的主要原因________。
(3)淮河是我国主要的地理分界线,从干湿状况来看,该河流以北的东部地区主要为________区。
35、如图示意黄河水系及年等降水量线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源头位于第________级阶梯。
(2)黄河河口—龙门段流向大致是________,该河段含沙量变化情况是________,主要原因是流经________高原,该高原________(生态问题)严重,治理该问题可采取的生物措施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