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市初二上学期二检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读图a和图b,完成下面小题。

【1】图a中①、②、③与图b中甲、乙、丙三地的组合最贴切的是(     

A.①为乙地,②为丙地,③为甲地

B.①为甲地,②为丙地,③为乙地

C.①为丙地,②为乙地,③为甲地

D.①为丙地,②为甲地,③为乙地

【2】关于图b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线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B.B线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C线我国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D地位于热带地区

2、下列省区中,位于南部沿海的是( )

A. 四川   B. 青海   C. 湖北   D. 福建

 

3、某国家2009年初共有人口500万人,该年内出生并成活婴儿4.85万人,死亡人口5.2万人。据此回答题下列问题:

【1】目前该国面临的问题可能是:(       

A.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过大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环境恶化,住房紧张

D.劳动力过剩

【2】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A.南亚地区

B.非洲南部

C.欧洲西部

D.南美洲

4、我国南方水田与北方旱田的分界线大致是

A.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 长江

C. 秦岭-淮河一线   D. 海河.

5、下列灌溉方式属于节水农业的是( )

A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采用大水漫灌自流灌溉的灌溉方式   D选择耗水量大的农作物

 

6、关于我国人口、民族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 B.少数民族中苗族人口最多

C.我国有56个民族 D.人口分布东南多、西北少

7、下列省(区)的名称、简称与行政中心的组合,正确的是(   

A. 福建省—闽—厦门   B. 广东省—广—广州

C. 贵州省—贵—贵州   D. 山东省—鲁—济南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大西洋

C. 我国既有辽阔的陆地国土,又有广袤的海洋国土

D. 钓鱼岛、赤尾屿及南海诸岛一直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9、我国纬度最高和最低的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

A.内蒙古、藏 B.黑、澳

C.新、台 D.黑、琼

 

10、小麦成熟的时间受热量的影响。读“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分布及收割顺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冬小麦主产区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该区域的主要耕地类型为(     

A.水田

B.草场

C.旱地

D.林地

【2】对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影响最大的农业技术是(     

A.麦种培育

B.无人播种

C.智能收割

D.粮食储运

11、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湿热   B光热充足   C高寒 D冬冷夏热

 

1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人口政策的又一大调整,许多省市陆续实施普遍二孩政策,实施普遍二孩的主要目的是

可以迅速提高人口素质   可以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  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13、山脉构成地形“骨架”,很多地形区镶嵌在山脉间,下图中的地形区位于第三级阶梯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4、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增强北京的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

①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②规划和建设重点功能区

③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的发展

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A.①

B.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下列关于我国铁路运输网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国分布非常均衡   B. 东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

C. 西南部地区铁路网密度大   D. 东北部地区铁路网密度小

16、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②位于亚洲东部,西临大西洋③地跨亚欧两大洲

④南北跨纬度广,地跨热、温、寒三带⑤东临太平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⑤

17、下列关于我国名山的分布,搭配正确的是(     

A.武当山——江西省

B.黄山——安徽省

C.泰山——福建省

D.华山——云南省

18、下列关于我国民族概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集中分布在云南省

B.我国维护和发展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

C.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

D.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俗,如蒙古族喜欢摔跤,藏族喜欢跳锅庄舞

19、我国领土东西端的晨昏差异比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A.东西跨经度大 B.地方时差异明显

C.南北纬度相差大 D.疆界长,邻国多

20、下列农业区的灌溉水源来自同一条河流的是

①天山山麓 

②河套平原 

③松嫩平原 

④宁夏平原 

⑤河西走廊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⑤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东北平原的耕地多为_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种植的小麦、玉米、________(油料作物)品种优良。同时,这里还是有名的________(糖料作物)基地。

22、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深受气候的影响,请举3个例子说明:可从衣、食、住、行来说明

例子: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因纽特人修筑冰屋来御寒。(例子不能当做答案)(6分)

 

23、我国大陆海岸大致以_______为界,以北山地平原交错分布,以南基本为山地海岸。

24、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是  

 

25、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四大渔场中,最大的渔场是________ 渔场.

26、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_______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这些纵横交错的运输线,构成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27、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

28、青藏高原雄踞我国西南,平均海拔在   米以上.

 

29、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0、写出如图中各大洲的名称.

A   ;B   ;C   ;D  

 

三、解答题(共5题,共 25分)

31、读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呈______________分布。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是______________,注入_______________洋。

(2)第一级阶梯地形以_____________为主。第一阶梯上有我国最大的湖泊____________湖和被称为聚宝盆的____________盆地。

(3)图中第二级阶梯所处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高原,与该高原地处在同一级阶梯的有内蒙古高原和_____________高原。

(4)图中的第三阶梯所处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平原。

(5)黄河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的地段时,河流的____________大,水流速度快,形成丰富的____________资源。

 

32、图为我国西南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区域为三江源地区,ABC三处中,代表长江源头区的是____,源于我国流入东南亚的国际性河流是____。(填字母)

(2)在建的川藏铁路东起四川省省会城市____,西至拉萨。与青藏铁路相比,起止城市间相对高差较大的是____

(3)D处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这里气温偏高,土质较____,适宜喜温凉的____、小麦等作物的生长。

33、读“中国地形示意图”和“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特征是____,呈____分布,福建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上。我国地势特征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是____

(2)字母D代表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____高原。

(3)字母A、B所示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其中,山脉A大致的走向是____;山脉B的名称是____;福建省与江西省交界处的山脉是____

(4)图中山脉G和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山脉G的名称是____。该线意义众多其中有一点是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字母F所在的西北地区属于____气候。

34、读“北美洲示意图”和“南美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海陆位置看两者东临____洋。

(2)两图中,西部山脉都属于____山系,该山系的形成原因是____。由于该山系的阻挡,使得该山系西海岸的气候呈____分布。

(3)北美洲中部天气变化剧烈,原因是____

(4)甲、乙两河流,流量较大的是____(填河流名称),位于____(填地形区)。

(5)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填国家名称),其使用的语言是____

(6)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都属于____人种。

35、小华和小静暑假从北京出发分别沿图中①②两条线路旅行,读图回答问题。

(1)小华沿线路①乘坐火车经____线来到广阔的东北平原,他发现在____的环境下,发育出肥沃的土壤。因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____

(2)沿线路①一路向北,沿途可以看见这里的耕地以____为主,作物熟制从两年三熟变为____,沿途居民大都以____ 为主食。

(3)小静沿线路②先经过华北平原,越过太行山脉,进入黄土高原后便被其所震撼,“____”可以形容其地表特点。

(4)黄土高原土质疏松,缺乏植被保护,易遭受流水侵蚀,形成塬、梁、____、川等黄土地貌景观,其中____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5)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人们常说“跳进黄河洗不清”,这与黄土高原严重的有关系。造成这一现象的人为原因是____(写出一点即可)。

(6)河流A是松花江,上右图为该江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图,可知M、N两汛期出现的季节分别是____,并解释M汛期形成的原因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