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字母是( )
A.A B.B C.C D.D
2、读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以直接得出的信息是,我国( )
A.地形类型多样
B.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C.人均林地广阔
D.山地比例最小
【2】②和③类型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 )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沿海大陆架
3、2021年12月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粮食产量数据,今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8285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 )
①小麦 ②水稻 ③马铃薯 ④大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下列活动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种植小麦
B.呼伦贝尔——发展畜牧业
C.横断山区——毁林开荒
D.洞庭湖区——围湖造田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下列有关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依靠科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B.开发后备土地资源,扩大耕地面积
C.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D.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4、贝贝和玲玲到香港和澳门旅游后,向同学讲述了自己的见闻,下列说法中,不可信的是
A.香港和澳门都是人多地少,均采取填海造陆的方式来扩充土地
B.香港被称为“购物天堂”,澳门城市环境优美,是“海上花园”
C.香港的博彩业十分发达,开设了很多赌场
D.我们从珠海拱北口岸进入澳门,游玩澳门后,乘船到香港
5、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是( )
A.高原
B.山地
C.盆地
D.山脉
6、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A.昆仑山——巴颜喀拉山
B.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C.秦岭——淮河一线
D.长白山——武夷山
7、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
A.朝鲜、韩国、日本 B.越南、菲律宾、文莱 C.缅甸、越南、文莱 D.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韩国
8、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
A. 普遍低温 B. 南高北低,气温差别很大
C. 普遍高温 D. 西高东低,气温差别很大
9、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位于
A.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B.欧洲西部、大西洋东岸
C.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
D.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10、“1949年以来的六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没有一个县的居民是由单一民族组成的”这句话表明我国的民族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
A. 小聚居 B. 均匀分布
C. 大散居,交错杂居 D. 聚集居住
11、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宣,合理布局。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剖面图”,回答问题:
【1】该地区有可能是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珠江三角洲
【2】阿拉伯半岛的地表景观以沙漠为主,而纬度相近的长江以南地区却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长江以南地区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主要得益于( )
A.气候复杂
B.大陆性气候
C.季风气候
D.地形影响
12、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中,有京广和沪昆两条铁路线经过的是( )
A.兰州 B.郑州 C.徐州 D.株洲
13、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不同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半干旱区适合森林的生长
B.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以耕作业为主
C.南方湿润区的耕地主要以早地为主
D.北方半湿润区的居民爱吃面食
14、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降水明显不同,主要因为( )
A.地形的影响
B.纬度不同
C.距海远近不同
D.河湖的影响
15、以摔跤这项体育项目闻名的少数民族是( )
A.朝鲜族 B.蒙古族 C.高山族 D.傣族
16、每年自然灾害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达几千亿元人民币,其中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是( )
A.洪涝
B.寒潮
C.台风
D.干旱
17、有“黑土地”、“白山黑土”之称的是:
A. 东北地区 B. 黄土高原 C. 长江三角洲 D. 珠江三角洲
18、下列各组地理界线,与秦岭-淮河一线大致相一致的是( )
①1月0°C等温线东段 ②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东段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19、我国从1953年至2020年,共进行了七次人口普查。读“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从数据统计图可知( )
A.全国人口总数持续增加
B.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C.人口年均增长率持续下降
D.1982年以后,全国人口逐渐减少
20、我国海岸线漫长曲折,总长度为( )
A. 1.8万千米 B. 1.4万千米 C. 14万千米 D. 2.2万千米
21、画出表示北风的箭头 。
22、甘肃省的简称是_______或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
23、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 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地位.
24、读下图,在下列表格中填上正确的地形区名称。
山脉 | 山脉两侧的地形 | |
西侧 | 东侧 | |
横断山 | 青藏高原 | _______ |
巫山 | _______ | 长江中下游平原 |
太行山 | _______ | 华北平原 |
大兴安岭 | 内蒙古高原 | _______ |
山脉 | 山脉两侧的地形 | |
南侧 | 北侧 | |
天山 | 塔里木盆地 | _______ |
昆仑山 | _______ | 塔里木盆地 |
25、我国的五个自治区是指________。
26、黄河发源于_______山脉,流入_______海,是我国第_______长河。
27、世界雨极________,世界干极________。
28、将下列干湿地区与其对应的植被类型匹配起来。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
29、填下表
30、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城镇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1】用无人机航拍a处,我们会发现这里( )
①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②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③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④河网密布,水田成片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2】该省级行政区域的城镇主要分布在( )
A. 河谷地带 B. 绿洲地带 C. 矿产地附近 D. 国界线附近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统计,我国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旱灾又约占气象灾害的50%。旱灾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旱灾形成的重要基础。阅读与分析“我国旱灾出现频次示意图”(图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图2)及“中国旱灾频发区各地降水季节分配表(占年总量的百分比)”,完成相关要求。
地区 | 春雨 | 夏雨 | 秋雨 | 冬雨 |
甲 | 11 | 43 | 39 | 7 |
乙 | 22 | 45 | 18 | 15 |
丙 | 9.8 | 73 | 13 | 4.2 |
丁 | 32 | 29 | 10 | 29 |
(1)从图1可知,旱灾发生最频繁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珠江三角洲。(填地形区)
(2)旱灾在我国不同地区出现的季节不同,在甲、乙、丙、丁四个地区中,全年比较干旱的是________地区,丙地区旱灾最严重的是________季。
(3)结合图2可知,旱灾多发生在________气候区,该地区降水时间变化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特点的形成原因。
(4)列举青岛应对旱灾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32、河南省信阳市是中国茶叶之乡,种茶历史悠久。信阳毛尖是“中国名茶”之一。下图为河南省地形图、信阳市地图和信阳茶园景观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信阳市位于河南省____部,____线和宁西线交汇处,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
(2)描述信阳市地形特征。
信阳市气候资料表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平均气温/℃ | 2.2 | 4.3 | 9.0 | 16.1 | 20.9 | 24.8 | 27.4 | 26.4 | 21.6 | 16.2 | 10.0 | 4.6 |
平均降水量/毫米 | 29.2 | 42.4 | 69.4 | 80.0 | 126.0 | 154.0 | 183.9 | 159.5 | 107.8 | 51.2 | 50.9 | 21.5 |
降水天数/日 | 7.2 | 7.9 | 10.7 | 9.9 | 11.5 | 11.0 | 12.6 | 11.9 | 10.5 | 10.2 | 7.6 | 6.2 |
(3)依据图表资料,说明信阳市种植茶叶的优势条件。
当地把“茶区变景区、茶因变公园、茶山变金山”作为发展目标,以“一片小茶叶”助力大别山革命老区脱贫致富。
(4)请你为当地依托茶叶发展经济提出合理化建议(至少两条)。
33、“人间处处皆风景”,不必去游览什么名胜古迹,只要你用心去看看我们的周围,那么你就会相信一句话:美景就在我们身边。结合四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1反映出的我国地势特征及对气候和河流流向的影响。
(2)图2省区位于甲地区,写出所在地形区独特的地表特征;写出A处我国最大的湖泊名称;B河是重要的国际性河流,写出B河在我国的名称及注入的海洋。
(3)写出图3省区的省会城市名称;写处C处山脉的名称;写出D处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至少两条)。
(4)图4是丙地区的气候资料图,写出该地冬季适宜开展冰雪运动项目的自然条件;写出丁海域的名称。
34、[案例分析]
主题: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
资料:资料一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7月22日赴吉林考察调研。吉林所在的东北地区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高度关注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考察调研,从改革到创新,为东北振兴谋划未来。
资料二东北地区交通及资源分布图.①平原与全国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对比图
思考:
(1)分别写出图中A山脉和①平原的名称。
(2)分析①平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3)东北地区是我国铁路网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分析铁路修到甲、乙两地的可能原因。
(4)②工业基地的发展历程是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缩影。1990年以来,②工业基地的许多城市面临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品结构单--等问题。请你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合理的建议。
35、读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为________,走向是________,试举两条它的地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____(填字母及名称),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还有________、________。
(3)山脉E是________,其西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_,该地形区的地表形态是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
(4)河流④是________,发源于________北麓,最终注入________。
(5)我国第二级阶梯主要地形为________和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