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不同的河段存在不同的生态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有凌汛现象的河段是( )
A.甲、乙河段
B.乙、丙河段
C.丙、丁河段
D.乙、丁河段
【2】下列治理黄河的做法,最恰当的是( )
A.下游开挖新河道,使黄河改道入海
B.中游植树种草,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C.中游河段加固堤坝,兴修各支流水库
D.上游城市增加用水量,使河水减少
2、下列哪种做法不利于三江源的保护( )
A.全面禁猎
B.禁采砂金
C.休牧育草
D.乱砍滥伐
3、关于西北地区的地形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平原、盆地为主
B.内蒙古高原表面较平坦,风蚀作用显著
C.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
D.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内
4、一位网友结合各省区的自然和人文特色,给各省区设计了生动形象的图形文字标志。图形文字标志与省区简称的对应,不恰当的是( )
A.①—藏
B.②—云
C.③—甘
D.④—澳
5、我国山河壮丽,气象万千,既有雄浑挺拔的高原山地,也有沃野千里的平原;既有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也有郁郁葱葱的南国景象;既有滚滚东流的长江,也有奔腾咆哮的黄河……,多姿多彩的自然环境为我们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读我国沿32°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这幅图主要反映了我国的( )
A.地形特征
B.地势特征
C.轮廓特征
D.位置特征
【2】关于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地区,组合正确的是( )
A.①青藏高原
B.③塔里木盆地
C.④东北平原
D.⑤南海
6、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A.一年三熟 B.一年一熟
C.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7、下列各组中,属相邻的两个省级行政区的是( )
A.黑龙江省和辽宁省
B.云南省和广东省
C.甘肃省和重庆市
D.湖北省和江西省
8、环保旅游爱好者张明骑自行车进行了一次“自驾旅游”,他自驾旅行路线如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张明沿途遇到了很多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这些少数民族最有可能是( )
①回族 ②蒙古族 ③傣族 ④藏族 ⑤维吾尔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2】关于我国各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B.汉族人口遍布全国,有的县全是汉族人口
C.各民族聚居地区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和西南地区
9、据气候台预报:“未来两天有寒潮影响我市,届时气温将大幅度下降,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
A、人们的生活 B、工业生产 C、农业生产 D、交通运输
10、关于黄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套平原利用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 B.黄河水量不大,航运价值不高
C.黄河下游水能资源丰富,应建水电站 D.兰州至桃花峪一段,凌汛严重
11、下列省区,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 )
A. 广东,台湾 B. 浙江,江西 C. 山西,辽宁 D. 云南,贵州
12、下表为中国领土四端点的经纬度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端点 | ① | ② | ③ | ④ |
经纬度位置 | 49°N,135°E附近 | 40°N,73°E附近 | 4°N,112°E附近 | 53°N,123°E附近 |
【1】端点①是中国领土的( )
A.最东端
B.最西端
C.最南端
D.最北端
【2】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北跨度大
B.东西距离长
C.三面临海
D.海陆兼备
【3】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A.跨经度大
B.跨纬度大
C.海陆兼备
D.地势西高东低
13、2016年,我国不少省份普降暴雨,有些省份发生严重旱灾,旱涝灾害频发。造成我国旱涝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夏季风强弱不稳定
B.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C.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D.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14、夏季,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是山清水秀的景观,西北内陆的新疆是沙漠广布的景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15、“五一”小长假期间,王强同学在海口市街头看到某旅行团乘坐的一辆车牌号码为“贵A·56488”的旅游大巴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辆大巴车来自上海
B.车上的旅客沿途领略了椰树林
C.这辆汽车穿过了黄土地
D.旅客在途中看到了大片的茶树林
1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传统生活方式落后
B. 滥垦过牧,破坏地表植被
C. 黄土疏松,裂隙多
D. 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1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8、影响台湾岛交通线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
19、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跨东西距离最长,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分布最广
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向心状流向
D.北、东、南三面环绕着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
20、下列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措施恰当的是( )
A.四川盆地﹣旱地 B.西北、华北﹣林地
C.青藏高原的东部﹣草地 D.东北平原﹣水田
21、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农业具有东_____西_____、南_____北____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____西____的分布特点。
22、我国地势总特征是 ,呈 分布.
23、我国南方人的主食________ , 北方人的主食________ .
24、我国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_____院士,其科研成果使我国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5、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大约与400mm等降水量线一致,以东地区主要发展_________业,以西地区主要发展______业;东部季风区又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北主要为_________以南主要为______________。
26、北京建设的目标是“国家首都, 文化名城. 。”
27、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蕴藏着丰富的 ____、 __(矿产)。
28、我国与 个国家隔海相望。
A.3 B.4 C.5 D.6
29、南方地区在湿热的条件下形成了“ ”土地。
30、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我国的内海。
31、读我国四城市1月、7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是____,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大的是____。
(2)从图中可得出,我国冬季南北温差____(较大、较小),我国的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____(南方、北方)地区。
(3)由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
(4)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气候特征是____。
32、古今北京
资料一:2020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纪念,也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5周年。故宫的建造遵循中国古代“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营建规制,宫殿建筑以三大殿为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故宫的建筑空间变化丰富、外观壮丽,有主有从,显示出庄严肃穆目的宏大气势。
资料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中对北京的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人口规模要按照以水定人的要求,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城市规划既要充分考虑延续古都历史格局,又要面向未来着眼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资料三:北京市简图(图1)、故宫建成600周年宣传海报(图2)。
(1)北京地处____平原北部,北以燕山山脉与____高原接壤,东部通过____港与渤海相通。
(2)故宫是北京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华瑰宝。结合资料,说出故宫的建筑特点,说说北京还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列举两例)。
(3)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的要求,说出北京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4)城市职能往往通过各种活动或行政机关体现,请举例说明北京的城市定位。
3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________。
(2)我国水土资源地区匹配________(合理或不合理),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________(多或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________(多或少)。
(3)为解决华北、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国家兴建了________工程,把________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4)在我国少水带地区,农业生产适宜发展________业(种植业或畜牧业)。
(5)北京市水资源供需紧张;为缓解该市缺水的局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
3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史上灾害频繁被称为“中国的忧患”。图示为黄河流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来自①②③三个河段中____________河段所在的流域。
(2)①②③三个河段中,有凌汛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__。
(3)请选择代表下列内容的序号与方框中字母对应,完成“黄河忧患”形成的知识结构图(每框限选一个序号)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①泥沙淤积②围湖造田③夏季多暴雨④河道弯曲⑤地势低平
(4)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河水正在变清,列举其治理的具体措施有: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35、读“亚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洲Ⅰ和大洲Ⅱ的分界线是________海和________运河。
(2)海峡A是______(填名称),它是连接①______洋和②______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3)C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该山脉最高峰是________,其海拔约________米。半岛B是______半岛,该半岛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
(4)亚洲的地势是______高、____低,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______和______(填地形名称),呈___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