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多种多样,高原面积广大
B.我国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
C.中间高、四周低,呈放射状分布
D.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柴达木盆地的美称是( )
A、鱼米之乡 B、天府之国
C、聚宝盆 D、塞外江南
3、下列省区既临海又有陆上邻国的分别是( )
A. 辽宁 广西 B. 云南 广东
C. 台湾 福建 D. 内蒙古 新疆
4、读下列各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各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住竹楼,过泼水节
B.②——傣族的传统节日是火把节
C.③——在草原举办那达慕大会
D.④——锅庄舞和手鼓舞
【2】据图分析,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民族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
C.②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D.③省级行政区分布有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5、几位外国游客来中国十日游,没有登高却感受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据此判断这几位外国游客途经的铁路干线可能是
A.陇海——兰新线 B.京哈——京九线 C.宝成——成昆线 D.浙赣——湘黔线
6、图甲中,对①②③城市的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
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多雨期最长
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D.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
7、因为南方温度高,所以我国临近冬季时成排的大雁向南飞,你知道影响南、北方气温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纬度因素 D、洋流因素
8、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山东丘陵
9、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 )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C.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D.东海、南海、渤海、黄海
10、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描述中没有穿过该线的是( )
A.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1月份0℃等温线
11、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为解决粮食问题,必须( )
A. 不再种植油菜、棉花、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全部耕地都用于种植粮食作物
B. 大力开垦荒地,以增加粮食产量
C. 大力开垦草原,扩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D. 坚持走科技强农之路,提高农业生产力
12、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主要地形是:( )
A.高原、盆地和丘陵
B.山地、盆地和丘陵
C.山地、高原和盆地
D.高原、平原和盆地
13、当哈尔滨晨光熹微时,乌鲁木齐依然夜色深重,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我国( )
A.东西跨度大
B.南北跨度大
C.海陆兼备
D.位于北温带
14、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经济模式中“店”的是( )
A.上海
B.香港
C.台湾
D.深圳
15、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是 ( )
A.回族 B.哈尼族 C.藏族 D.朝鲜族
16、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的根本原因是( )
A. 距海远近不同 B. 地势高低不同
C. 纬度高低不同 D. 昼夜长短不同
17、我国产量最大的油料作物及主要产区是( )
A. 花生 黄河流域 B. 花生 长江流域
C. 油菜 长江流域 D. 油菜 珠江流域
18、生活中、我们接触到很多事物都蕴含着丰N富的地理知识。图中汽车牌照的属地为( )
A.四川
B.湖南
C.河南
D.重庆
19、下列地区中,主要分布的宗教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 )
A. 亚洲东部 B. 亚洲西部 C. 非洲北部 D. 非洲东部
20、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 )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渤海、南海、东海、黄海
C.东海、渤海、黄海、南海
D.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21、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最大的湖泊是 .
22、根据下图,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地区)分布规律:
我国降水的空间(地区)分布规律:_______。
23、我国共有________个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 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
24、被称为“黄土地”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和________。有“黑土地”之称的平原是______。
25、我国面积最大沙漠是____________,最长的内流河是____________。
26、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 (陡或缓)。
27、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可将我国划分四类干湿地区。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干湿地区 | 降水量(毫米) | 植被类型 | 耕地类型 | 农业类型 | 农作物 | 民居 | 分布地区举例 |
湿润区 |
|
|
|
|
|
|
|
半湿润区 |
|
|
|
|
| ||
半干旱区 |
|
|
|
|
|
|
|
干旱区 |
|
|
|
|
|
28、北京是全国的 中心、 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还有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
29、亚洲面积广大, , 复杂多样,河湖众多是世界上自然环境最复杂的大洲。
30、我国年降水最多的地方是________,最少的地方是________。
31、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地形复杂多样的国家。共享单车在我国的许多城市普及,某机构选取图中所示城市做市场分析。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未参与此次市场分析的直辖市是____,参与的城市中不是直辖市或行政中心的城市有____。这些城市中,共享单车市场份额最大的是____。
(2)图中这些城市均位于____(填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名称)以东的地区,此线以东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____。
(3)参与调查的城市中,昆明市场份额最低,请从地形角度分析昆明的共享单车使用率不高的原因:____。
32、318国道东起上海人民广场,西至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友谊桥,是中国目前最长的国道。拥有惊、险、绝、美、雄、壮的景观,被称为“中国人的景现大道”。结合国道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西跨度大:它东起上海市,向西经江苏省、________(简称)、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最后到达西藏。
(2)地形角度:318沿线地形类型丰富、地势落差巨大。比较成都与上海冬季气温的差异,并从地形影响的角度分析原因。
(3)气候角度:318国道与30°纬线大致平行,跨越了我国________气候区和高原山地气候区,温度、湿度差异显著。
(4)甲地被誉为我国的“鱼米之乡”,请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该美誉形成的原因。
(5)川菜以麻辣味为特色,是因为当地( )
A.气候寒冷 B.物产丰富 C.气候湿热 D.海拔较高
(6)我国横断山区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景观,试分析其成因。
传统藏袍多用耗牛和藏羊的皮毛为原料
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穿法独特:白天气温高时,将长抽退去系于腰间;夜晚,宽腰肥大的衣服还可以当被盖,保温防寒。
(7)藏族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通过藏袍的原料可以看出当地农业以________为主;藏袍独特的穿法适应了当地气温的________特点。
(8)青藏地区的种植业面积狭小,且分布分散,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原因是________
(9)318国道的建设有利于( )
①保护长江生态环境②推动科技进步③开发沿途区域的旅游业④加强东部和西部的经济联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国际上普遍认为: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7%.2010年7月3日-4日,中国人口学会年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在讲话中指出“十二五”时期末我国人口总量达到13.9亿,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2亿,
(1)1840年至1949年我国人口增加了_______亿.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里,我国人口每增加1亿人的时间,大致是逐渐________ (延长/缩短)。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_________的人口政策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我国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开始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年份大致为(_____)
A.1995年 B.2000年 C.2010年 D.2025年
(4)人口老龄化会使中国和世界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是(_____)
A.就业困难 B.劳动力充足 C.儿童入学难 D.社会养老压力大
(5)2016年1月,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为“全面实施二孩”,该政策有利于(_____)
A.迅速提高人口素质 B.降低人口出生率
C.调整性别比例 D.维持社会持续发展
34、2019年12月4日我国第一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哈尔滨—大连)迎来7周岁生日。全长921公里的哈大高铁累计运行4320万公里,经受住了2500多个日夜。依据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1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________ 海域B:______
(2)请解释哈大高铁“高寒”的含义。
(3)高铁成为中国发展的一张新名片,缩短了城际、省际的距离,例如从山东到东北三省仅需9小时,坐火车进行长途旅行不再是难熬的事。来到东北雪乡发现当地的民居如图4所示,请分析当地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俗话说“龙江熟,天下足”。五常大米成为哈大高铁餐车上的首选。东北三省与华北平原都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据图2与图3分析,为什么东北三省能够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5)根据所学知识及图文资料,分析归纳两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共同优势以及存在的主要自然灾害。
| 优势条件 | 自然灾害 |
东北三省 |
|
|
华北平原 |
|
35、读我国南水北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 )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西北、华北地区。
(2)三峡工程建成后,将作为中线方案的调水源头,将长江水经汉江上的( )水库、河南省省会市、河北省省会市,最终调到京津唐地区。
(3)东线方案主要利用( )运河,实现( )、( )、( )、四大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按自南向北的顺序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