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初一上学期一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孩儿枕”是宋代瓷枕的辉煌代表,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城市是

A.杭州

B.泉州

C.景德镇

D.广州

2、余秋雨的散文“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下列哪些史实符合都江堰( )

①早于秦始皇下令修长城之前,历史比秦长城悠久

②都江堰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③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

④都江堰充分反映出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集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以下属于“孔子的智慧”的是

A.万物运行有自然的法则,人应该顺应自然

B.注重文化知识教育,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

C.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D.注重民生,提出了“兼爱、非攻”等观点

4、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

B.青铜立人像

C.司母戊大方鼎

D.商代青铜豕尊

5、油条是大家喜爱的早点之一,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名称反映了百姓对某位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该历史人物是(     

A.岳飞

B.文天祥

C.秦桧

D.宋高宗

6、2017年,在中印边境对峙的紧张形势下,印度主流杂志《今日印度》某期封面竟公然挑衅,将中国版图抹去西藏、台湾。历史上,早在哪个时期,这两个地方已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7、明清时期,全国最有名的商帮是

A.晋商和徽商 B.川商和徽商 C.川商和晋商 D.晋商和盐商

8、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

9、“一位诗人延续千载的爱国情怀,一样食物属于中国人的温暖之味,一种文化坚守着永恒的纪念”。与该诗密切相关的传统节日是

A.清明节

B.春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10、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下列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涿鹿之战

11、下列远古人类,从其进化状况看,排列正确的是

A.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

B.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C.山顶洞人-北京人-元谋人

D.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

12、由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撰写,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学著作是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水经注》 D.《大明历》

13、晋惠帝“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的笑话让他在历史上获得“白痴皇帝”的称号。他在位时,手握重兵的诸侯王先后起兵争夺皇权,史称(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黄巾起义 D.南朝叛乱

14、标志着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治的历史事件是

A.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B.张骞首次出使西域

C.甘英出使大秦

D.东汉派班超经营西域

15、明太祖时,全国重大军政事务都由他亲自处理,忙得不可开交。这是因为他废除了(   )

A.锦衣卫

B.行中书省

C.三司

D.丞相

16、西汉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大一统”的局面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7、王铭是一名历史剧爱好者。在观看一部宋朝历史剧时,他发现剧中出现了一个历史错误,这个错误是(     

A.人们穿着棉布做的衣服

B.商铺门口贴有广告

C.人们在"瓦子"中观看戏剧《牡丹亭》

D.春节时,人们燃放鞭炮

18、楚汉战争历时4年多,战地之辽阔,规模之巨大,用兵韬略之丰富,前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史上“楚汉战争”的交战双方是(     

A.项羽、秦二世

B.蒙恬、项羽

C.刘邦、秦二世

D.刘邦、项羽

19、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过着定居生活 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小麦 ④会制造陶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宋代海外贸易频繁,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香料到泉州出售,他到达泉州港后,应该到哪里去办理手续并交税

A.市

B.坊

C.草市

D.市舶司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清朝_____创作的_____,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22、道教的兴起: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尊奉______和老子,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

23、唐朝时,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高僧是____。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____来华,看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史实。

(1)在___________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2)以___________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前80回的作者是___________

(3)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双方冲突不断。宋真宗时澶州之战后议和,签署宋辽盟约称“___________”,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和平局面。

(4)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形成一些大的商帮。山西商人组成的___________和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___________,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25、完成下面填空。

 

26、发明“侯氏制碱法”的我国近代科学家是________

 

27、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其功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运。

28、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_______;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_______

29、贞观初年,一位僧人从长安出发,历经磨难到达天竺,研习佛法,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这位唐代僧人是 ______ 。唐玄宗时期,扬州大明寺高僧 ______ 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克服重重困难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

30、请结合所学将下表填写完整 :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挟坚船利炮,先后对中国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迭遭破坏。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连线:

1842年   《马关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1年   《南京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1895年   《辛丑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写出春秋五霸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唐宋时期,经济繁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请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任务一:【图片解读——技术进步】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1)请分别写出三幅图片反映的发明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三这项发明带来的影响。

任务二:【史料解读——社会风貌】

材料二:唐太宗道:“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

——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贞观时期为实现“民衣食有余”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这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

材料三:宋朝时期,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据估计,11至12世纪,水稻产量增加了一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卷)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宋元时期,在工商业发达的基础上,海外贸易有所发展,由于当时西夏、辽、金、蒙古与宋对峙,宋军费支出浩大,不能不谋求广开财源,注目于发展海外贸易。南宋偏安江南之后,中西陆路交通几乎断绝,海外交通空前发达。

——摘编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4)请写出宋朝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依据材料指出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和海外交通发展的原因。

任务三:【历史解释——归纳原因】

(5)综上所述,你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