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为直线
,有下列结论:①
<0;②
<0;③
<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2、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A. B.
C. D.
3、已知的三边长分别为,
,
,
的两边长分别是
和
,如果
与
相似,那么
的第三边长应该是( )
A.
B.
C.
D.
4、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5、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图,在中,
,若
的长为4,
的面积为8,则下列结论:①
;②
;③四边形
的面积为62;④
与
之间的距离为14.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阅读理解】在求阴影部分面积时,常常会把原图形的一部分割下来补在图形中的另一部分,使其成为基本规则图形,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方法称为割补法.如图1,C是半圆O的中点,欲求阴影部分面积,只需把弓形BC割下来,补在弓形处,则
.
【拓展应用】如图2,以为直径作半圆O,C为
的中点,连接
,以
为直径作半圆P,交
于点D.若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8、甲、乙两人在笔直的湖边公路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匀速步行24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4分钟,在整个步行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①甲步行的速度为60米/分;②乙走完全程用了30分钟;③乙用12分钟追上甲;④乙到达终点时,甲离终点还有300米.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如图是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它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10、如图,△ABC中,AC=BC,点P为AB上的动点(不与A,B重合)过P作PE⊥AC于E,PF⊥BC于F设AP的长度为x,PE与PF的长度和为y,则能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11、如图,点A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一动点,过点A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与反比例函数
(
,
)的图象交于点B、点C,连接
,
.若四边形
的面积为5,则
________.
12、在中,
,
、
两点关于直线
对称,直线
交
于点
,交另一边于点
,且
,则
的长为______.
13、已知一组数据:2, 1,-1,0, 3,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
14、代数式有意义时,x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
15、如图,在扇形中,
,正方形
的顶点
在
上,使得
,点
在
上,点
在
的延长线上,当
时,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
16、如图,在矩形中,
,
,将矩形
沿
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点D落在点
处,则
的周长为___________.
17、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已经开始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各地产品质量监管部门也严抓质量,整顿生产,促进经济更好发展.某质量监管部门对甲、乙两家工厂生产的同种产品进行检测,分别随机抽取50件产品,并对产品的某项关键质量指标做检测,获得质量指标检测值,对数据整理分析的部分信息如下:
【1】甲、乙两工厂的样本数据频数分布表如下:
工厂 | 类别 | 合计 | |||||
甲工厂 | 频数 | 0 |
| 10 | 3 | 50 | |
频率 | 0.00 | 0.24 |
| 0.06 | 1.00 | ||
乙工厂 | 频数 | 3 | 15 | 13 | 18 | 1 | 50 |
频率 | 0.06 | 0.30 | 0.26 | 0.36 | 0.02 | 1.00 |
其中,乙工厂样品质量指标检测值在范围内的数据分别是:
100, 98, 98, 99, 102, 97, 95, 101, 98, 100, 98, 102, 104
【2】两工厂样本数据的部分统计数据如下:
| 平均数 | 中位数 | 众数 | 方差 |
甲工厂 | 97.3 | 99.5 | 96 | 78.3 |
乙工厂 | 97.3 | 107 | 135.4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 ,
,
;
(2)已知质量指标检测值在内,属于合格产品.若乙工厂某批次产品共1万件,估计该批产品中不合格的有多少件?
(3)若质量指标检测值为100时为优秀,偏离100越小,产品质量越高.现有一家公司需大量采购该种产品,根据题目给定的数据,你认为选择哪家工厂的产品更好?请说明理由.
18、(1)计算:
(2)解方程:x2=3x
19、解不等式组请按下列步骤完成解答:
(I)解不等式①,得 ;
(II)解不等式②,得 ;
(III)将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IV)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
20、对于自变量为的函数,当
时,其函数值也为
,则称点
为此函数的不动点.若函数
图象上有两个不动点
、
,
.
(1)若,
,
,求函数
的不动点坐标;
(2)求证;;
(3)若函数,
,
,当
时,
①求证:;
②求证:.
21、在ABC中,CA=CB,∠ACB=90°.点P是平面内不与点A、C重合的任意一点,连接AP,将线段AP绕点P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DP,连接AD,BD,CP.
(1)如图1,求的值及直线BD与直线CP相交所成的较小角的度数;
(2)如图2,若点E、F分别是CA、CB的中点,点P在直线EF上,当点C,P,D在同一直线上时,求的值.
22、如图,一条直线分别交轴、
轴于A、B两点,交反比例函数
=
(
≠0)位于第二象限的一支于C点,OA=OB=2.
(1)= ;
(2)求直线所对应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根据(1)所填的值,直接写出分解因式
+
+7的结果.
23、如图,在直角梯形OABC中,OA∥BC,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13,0),B(11,12).动点P、Q分别从O、B两点出发,点P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x轴向终点A运动,点Q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BC方向运动;当点P停止运动时,点Q也同时停止运动.线段PQ和OB相交于点D,过点D作DE∥x轴,交AB于点E,射线QE交x轴于点F.设动点P、Q运动时间为t(单位:秒).
(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ABQ是平行四边形.
(2)△PQF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求出△PQF的面积s关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若不变,请求出△PQF的面积.
(3)随着P、Q两点的运动,△PQF的形状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试问何时会出现等腰△PQF?
24、为了更好地利用“大课间”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某校围绕着“你最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是什么(只写一项)?”的问题,对在校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得到一组数据,绘制如下的统计图表:
(1)该校对多少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2)请分别在图1和图2中将“抖空竹”部分的图形补充完整;
(3)已知该校共有学生1000人,请利用样本数据估计全校学生中最喜欢踢毽子运动的人数约为多少?